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开局逆天系统 > 第0230 举办九科科举!漠西蒙元四部现身!
    第二日清晨,因为今天要举行早朝,所以三女强撑着疲惫给朱慈烺梳洗打扮一番后穿上了上朝接见文武大臣的龙袍。

    朱慈烺倒是一副神清气爽的样子。

    事实上,修炼了神功之后,即使他彻夜不睡也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

    只不过这么多年的习惯,朱慈烺习惯了晚上入睡而已。

    “你们接着休息吧,朕去去就来。”

    “臣妾谢过陛下!”

    朱慈烺转身上朝以后,三个美人立刻沉沉睡去,就是身体强健的索菲亚和沐剑屏都不例外。

    ……

    “臣等参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太和殿上,大明的文武群臣对着朱慈烺大礼参拜。

    今天不是大朝,参加的大佬人物不多,也不用在奉天门举行。

    “有事禀报,无事退朝!”

    东厂督主曹正淳和西厂督主雨化田齐声喊道。

    他两个都是内力深厚的大高手。

    两个人一起出声,足以让整个大殿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陛下,臣有一本!”

    礼部尚书王守仁站出来说道。

    “王爱卿有何事禀报啊?”

    朱慈烺问道。

    “启禀陛下,自陛下给出了新的科举课本之后,内阁和六部精选精通各科的士子攻读,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士子达到了精熟的程度。微臣恳请陛下开启科举,广纳贤士。”

    王守仁说道。

    “哦?这么快就有人精通九科科举了?”

    听到王守仁这么说,朱慈烺也略有些惊讶。

    大明教育进步以后,科举从单纯的儒家八股变成了儒法兵工理医农商杂九科。

    要想参加这九科科举,必须太学毕业,而要太学毕业,则需要学习朱慈烺亲自编写的《国学》、《算数》、《几何》、《博物》、《格物》和《杂学》六门课程。

    其中的难度可是比原来的以八股评价成绩要复杂了很多。

    朱慈烺本来以为至少也要等两三年,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有士子达到了可以参加科举的水平了。

    “阳明,参加科举的士子不会全部都是儒科的吧?”

    朱慈烺问道。

    如果全是儒科士子的话,那么这次科举就比自己想象中发挥的作用相差甚远。

    “启禀陛下,九科之中,确实是儒法兵三科最多,理商农三科最少,其他工医杂三科都相差无几。”

    王守仁说道。

    “是吗?将名单呈上来给朕看看。”

    朱慈烺诧异地说道。

    各科报考比例和他原本预想的一样。

    九州历代王朝其实都是外儒而内法,所以原来的士子对这两科精通是应有之义。

    至于兵科,恐怕报考的大部分都是武将和功贵的子弟。

    理科太抽象,而从商一直在大明被认为是贱业。

    至于农科,这些读书人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怎么懂得农作物的耕作?

    所以报考这三科最少也可以理解。

    可是奇就奇在这些人学习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万岁爷,这是报考士子的名单。”

    曹正淳从王守仁手里接过士子名单,毕恭毕敬地递给了朱慈烺。

    本来按照大明科举的规则,这些士子的名字在参加殿试之前都应该是糊名的。

    但是考虑到这次报考的士子数量少,而且个个都有大用,所以规矩也就没有以前那么严苛了。

    朱慈烺接过名单一看就乐了。

    报考儒法兵三门的士子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

    报考理商农三科的就有意思多了。

    参加理科考试的士子大多来自东南沿海诸省。

    那里风气开放,有不少西洋传教士生活。

    这些报考理科的士子大多数都和这些西洋传教士学习过天文数学。

    至于报考商科和农科的士子大多数是各大世家的旁门支脉。

    这些旁门支脉无望继承家主之位,家族也不培养他们参加科举。

    无奈之下,这些人只好负责家族内的经商和务农。

    这些人精通文字,又熟悉商务和农务,自然就参加了商科和农科的科举。

    没想到自己的教育进步,居然阴差阳错地给这些大家族的旁门支脉找到了一条踏上仕途的道路。

    真是有意思。

    朱慈烺再往下看了看。

    参加医科科举的大多是些杏林世家或者太医院御医的子弟,没什么稀奇。

    不过最后的工科和杂科就有意思多了。

    让朱慈烺意想不到的是,参加这两科考试的士子居然以宗室子弟居多。

    比如朱慈烺就在参加工科科举的士子名单上发现了辽王的五十个子嗣。

    杂科名单上,湘王的全部子嗣也在上面。

    除了湘王和辽王,其他参加这两科的士子也以藩王子嗣居多。

    “既然如此,那就举行科举吧。叔大,你和阳明一起列个章程出来。”

    朱慈烺点头说道。

    “老臣/微臣领旨!”

    张居正和王守仁说道。

    “诸位爱卿还有什么是要禀报啊?”朱慈烺问道。

    “报!启禀陛下!西域急报!西域急报啊!”

    突然,太和殿外传来了通政司大佬人物急促的喊声。

    西域急报?

    听到通政司大佬人物的声音,朝中的文武大臣全部一愣。

    虽然大明在嘉峪关以西设立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和哈密这关西七卫。

    但是这七个卫所都是羁縻卫所。

    从卫指挥使到下面的护卫全是生活在西域的蒙元人。

    说白了,就是给了这些承认大明的蒙元部落一个合法的官方身份。

    可是这些蒙元部落桀骜不驯,并不十分听话。

    从嘉庆年间起,就完全和朝廷断了联系。

    大明的最西端也就从西域缩减到了现在的嘉峪关。

    可是这西域急报又是从哪里传来的呢?

    朝中的文武大臣都露出了不解的神情。

    “把急报呈上来看看。”

    朱慈烺说道。

    很快,来自西域的急报交到了朱慈烺的手上。

    急报的发出人居然真的是以前大明册封的关西七卫的指挥使!

    原来摆脱了大明的控制以后,关西七卫的蒙元酋长做了好一阵子西域的土皇帝,称王称霸好不快活。

    但是很快,他们就遇到了大麻烦!

    因为关西七卫被漠西蒙元四部给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