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排行通历史:盘点史上十大猛将 > 第一百六十九章 阎应元一步登天,江阴百姓免赋十年
    说到这里,张煌言刻意停顿了一下,让江阴百姓感受了一下他们到底有多厉害。

    听了张煌言的这番话,江阴百姓确实十分自豪。

    他们这才发现,原来清兵南侵以来,给清兵造成最大损失的不是吃着俸禄的南明军队,而是他们这些苦哈哈的江阴百姓。

    他们开始自发议论起来,并且越说越骄傲。

    汤小二笑道,“原来我们江阴百姓这么厉害啊。就是不知道朝廷有没有什么奖励呢?”

    药商徐君用低声说道,“汤大郎,你这回可能要做官了。你杀了一个清狗的将领呢。朝廷肯定会有奖励。”

    “是吗?”

    一听说自己可能会做官,汤小二的眼睛里冒出了向往的光芒。

    张煌言咳了一声,止住百姓们的议论,随后再次高声说道,

    “你们的功劳,不但隆武帝看在眼里,通天博士也看在眼里。有功者赏!这是天经地义的事。阎应元接旨!”

    阎应元赶紧单膝跪地。

    “时逢乱世,正需英雄奋戈!力挽狂澜,自当破格提拔。

    现任命阎应元担当南直隶都指挥使,负责指挥南直隶境内军兵,全权负责与清寇的征伐之事!”

    什么玩意儿?

    除了一些不知道南直隶都指挥使是几品官的老百姓十分淡定,陈明遇冯厚敦等人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

    因为南直隶都指挥使乃是正二品高官,与兵部尚书平级!

    要知道明朝的南直隶面积极大,包含了现在的江苏安徽上海还有浙江的一些地区。

    阎应元同样也听傻了

    根据见面后的话语,他认为朝廷可能会对自己重赏。

    他认为朝廷可能会让自己执掌江阴千户所,顶天了也就是把自己提拔为常州总兵。

    他怎么也没想到朱以海竟给自己封了个正二品。

    这是位高权重的一方大员啊。

    对阎应元来说,这已经不是一步登天了,这是一步登上了银河系。

    阎应元赶紧说道,

    “督师大人,阎某不过一个无品的前任典史,何德何能担当如此重任?还望陛下重新斟酌。”

    张煌言笑道,

    “阎大人不要妄自菲薄。如果一切都要按着规矩来,韩信又岂能由一个逃卒变成汉王封坛拜将的大将军呢?”

    阎应元还想推辞,张煌言突然正色说道,

    “阎大人,如今清兵占据了天下十之七八,南直隶正是抵挡清兵的前沿阵地。如果你不来担当都指挥使,让其他的废物担当此任,他们只会望风而降啊。

    你千万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一番苦心。”

    阎应元被张煌言的这句话一下子给点醒了,当即沉声说道,

    “督师大人既然说到这时在,阎某就当仁不让了。阎某虽然没十足把握击退南直隶境内的清兵,却有把握让清兵损失惨重。”

    张煌言笑道,

    “陛下和通天博士都认为你做得到。”

    接下来张煌言又念了朱以海给江阴诸人的封赏。

    陈明遇与冯厚敦这两个阎应元的好搭档,则被任命为南直隶的都指挥同知,从二品的高官。

    武举人王公略则被任命为都指挥佥事,正三品的高官。

    无品无级的书生许用也被破格提拔为常州知府。

    就连那个孤儿汤小二,因为斩杀了佟养真这个清兵悍将,也被张煌言就地封了个百户的军职。

    朱以海之所以不把江阴这帮子人分开,也是出于日后的权力制衡。

    如今隆武朝的精兵,基本上全都归忠贞营统领,这当然不符合权力制衡的要义。

    朱以海想让江阴三公,领着江阴这帮子强悍的义兵,慢慢打造出一个强大的野战军团,将来好与忠贞营相互牵制。

    除了封赏阎应元等人,朱以海当然也不会忘了封赏江阴城的十万百姓。

    张煌言站在城头,大声告诉江阴百姓,

    “各位江阴父老,你们不会以为今天的封赏已经结束了吧?你们不会以为隆武皇帝忘了你们的抗清义举吧?当然不会。

    没有你们的同心协力,阎大人陈大人冯大人就是霸王再世,也杀不了几万清兵。

    所以,你们也有大功!

    隆武帝本想给各位父老赏点白花花的银子,但现在朝廷初立,财政紧张,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

    所以隆武帝决定江阴百姓免赋十年!”

    张煌言说完这句话后,江阴百姓全都沉默下来。

    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儿。

    他们怀疑自己听错了。

    阎应元等人的封赏虽然让江阴百姓激动,但他们也不眼红。在这些百姓看来,他们之所以能挡住清兵一个多月,靠的就是阎应元等首领。

    他们不相信朝廷会把江阴百姓的功劳也放在心上。

    张煌言本以为会引起免赋十年的优抚政策会让江阴百姓一片欢呼,没想到却没激起任何反应。

    张煌言有点尴尬地站在城头上,不知道江阴百姓为何如此冷淡。

    阎应元等人毕竟做惯了小吏,深知百姓根本不相信有免赋十年的天大好事儿。

    阎应元赶紧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各位父老,隆武帝给我们江阴百姓免赋十年。也就是说,十年之内,江阴百姓不需要交纳任何赋税!你们难道不感谢隆武帝吗?”

    江阴百姓这才明白原来不是自己听错了,而是朝廷真的给江阴百姓送来了天大的实惠。

    一时间百姓们纷纷跪在地上,大声感谢隆武帝的恩德。一些人甚至喜极而泣。

    十年免赋啊!

    有了这十年免赋期,江阴百姓绝对能过上好日子。

    张煌言把朝廷给江阴城的所有封赏宣读一遍后,又命人把被五花大绑的刘良佐押上城头,绑在旗杆上,施以凌迟之刑,以祭奠被刘良佐杀害的数十万百姓。

    随后众人移步城外的军营,开始商议江阴百姓的迁徙之事。

    若是按照朱以海的想法,江阴百姓最好连夜转移。

    毕竟江阴离金陵不过三百里,清兵肯定会源源不断地进攻此地。

    如果江阴百姓不转移,早晚也会被清兵杀光。

    张煌言与李来亨同样认为江阴不可久守。

    阎应元却说出了不同的意见。

    阎应元沉声说道,

    “张督师,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弃掉江阴。我们应该以江阴苏州湖州松江为据点,以太湖为水域,在这里驻扎十万大军,直接威胁清狗的金陵府。

    一旦我们在这片地方扎下根基,清狗就不敢放手攻略其他地方。

    他们只能派重兵,与我们在太湖周边展开拉锯战。

    太湖乃水米之乡,物产富足,百姓殷富,若我们弃而舍之,只会被清兵大肆掳掠。

    那样的话,清兵会得到更多的钱粮。

    我们的仗也会更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