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排行通历史:盘点史上十大猛将 > 第一百九十七章 蒙古南征
    如果不是真德秀的人头和躯体分了家,血淋淋地躺在朝堂上,单凭陈胜这句话,满朝文官就会把陈胜喷得怀疑人生。

    有了真德秀的前车之鉴,这些文官只敢心中腹诽,嘴上却不敢说出反对的话。

    陈胜震住了这些文官,当然也会安抚一下他们受伤的心灵。

    “从即日起,文官不得指挥战事。文官唯一的任务就是镇守地方,安抚百姓,为前线的军士调配粮草。

    再传旨!

    十一月之前,江南各地必须要筹集一百万石粮草运到三京。

    筹集粮草之事由郑清之全权负责。

    郑爱卿,如果你完不成这项任务,就休怪我的宝剑锋利。”

    郑清之大声说道,

    “老臣一定竭尽全力。完成筹集粮草的任务。”

    陈胜不再理会这些胆小如鼠的文官,他看着那排有点猥琐的武将,心中暗叹,不过嘴上还是大加鼓励,

    “诸位将军,你们应该也听清楚了。

    从今日起,文武分家。文官不得干涉任何军事。

    你们到底有多少本领,可以尽情使出来了。

    传谕天下!

    告诉我皇宋的英雄好汉,壮士豪杰,蒙古人即将大兵压境,凡有心报国者,有心为国出力者,都可踊跃参军。

    凡是参军之人,皆可得十两银子的安家费用。

    诸位将军,你们要在三个月之内为朕征募十万男儿,赶赴三京。

    今年冬天,我皇宋与蒙古决一死战。

    胜则复河北,败则失天下。

    此番决战,不死不休!”

    为了激起武将心中的血性,同时也激起皇宋男儿的血性,陈胜不但废除了参军要往脸上刺字的脑残规定,还直接把孟珙徐敏之全子才三人由候爵再度加封为公爵。

    除此之外,还给孟珙封了一个枢密副使的官职,让他节制河南江淮荆湖的所有军队。

    陈胜还当着满朝文武宣布,若有大将能收复河北州郡,即可封王!

    陈胜的一系列新政传遍天下时,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那些有雄心壮志的武将纷纷开始整训军队,试图在战争开启后挣一个公爵或王爵。

    那些混吃等死的武将也振作起来,试图博一个封候之赏。

    因为有了十两银子的安家费用,募军的将领们很快就招募够了十万丁壮。

    在这十万丁壮中,有一多半来自荆湖与江淮。

    这两个地方位于宋金拦锯战的前沿,一百多年来,磨练出了无数敢打敢杀的猛士锐卒。

    在这些参军的丁壮中,有一个名叫余玠的逃犯。他是湖北蕲州人,平日里正事不干,就喜欢吹牛皮。

    因为在吹牛皮的时候,被一个卖茶的汉子嘲笑。

    一怒之下,打了汉子一拳,却把这汉子打死了。

    无奈之下,只能逃亡在外。

    看到皇宋募军的告示,余玠大喜,赶紧加入了军队,成了一个小小的步卒。

    新兵们在一起自然会互相吹牛。一些新兵都说自己要杀几个几个蒙古兵,成为一个统制官。

    余玠一张嘴就说出一个大目标。

    “做个统制官有什么牛的?我此番入军,一定会收复河北,搏取那个异姓王的爵位。”

    其他的新兵听了这句话,顿时都哑了下来,静静地看着余玠。

    余玠问道,“你们怎么了?怎么不说话了。”

    新兵们突然哄堂大笑。

    “姓余的,你可真会吹牛皮。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叫你余大嘴了。”

    余玠怒道,

    “你们这帮胸无大志的家伙,懂个屁呀!”

    端平元年十月初,蒙古使节抵达临安,送上了蒙古向大宋宣战的国书。

    陈胜接过国书看了看,笑了笑,直接在国书背面写了六个字。

    “要战就战!”

    蒙古使节看到这四个字,顿时气炸了。

    因为这六个字与成吉思汗写给花剌子模国王的战书很像。

    可能是之前的宋朝皇帝表现太过软弱,所以蒙古使节在朝堂上咆哮起来。

    陈胜也不说废话,直接命人把蒙古使节的耳朵割下一只,舌头切掉半截,然后轰出了都城。

    蒙古使节回到哈拉和林,面见窝阔台,口齿不清地哭诉了半天。

    窝阔台大怒,抽出腰间弯刀,向着南方一指,冷声说道,

    “以成吉思汗之名!我宣布,此番南征弱宋,不留俘虏,杀尽南人。”

    蒙古众将齐声高喊,

    “以成吉思汗之名!殄灭无遗!以死之!以灭之!”

    蒙古众将喊的这句话正是成吉思汗攻破西夏时喊出的一句话。

    蒙古人也说到做到了。

    除了最早投降的十几万党项军队,他们把几百万党项人杀得毛都不剩。

    端平元年十一月,窝阔台在哈拉和林誓师,自率三十万蒙古大军,大举南征。

    这三十万蒙古大军,蒙古精兵八万,探万赤军十万,汉兵(金国降兵)十二万。

    行至燕云,窝阔台把大军分为东西两路。

    西路军共十万人,蒙古兵二万,探马赤军三万,汉兵五万。

    主帅是窝阔台的次子阔端。

    前锋军是金国降将,巩昌军大帅汪世显。

    金国灭亡后,汪世显本想投降宋朝。

    但他屡次向宋朝乞降,因宰相郑清之与川蜀制置使赵彦呐不和,不想赵彦呐立下大功,就拒绝了汪世显的求降。

    汪世显无奈之下,只好投靠了蒙古人。

    这一次南征,汪世显明显憋着一肚子火气。

    他决定施出浑身本领,让宋朝的昏君奸相庸臣们看看他汪世显的本领。

    他率领五万北地汉儿,以急行军的速度杀至陇上,直扑天水军。

    川陕防线向来就是以三关为门户,五州为藩篱。

    三关是仙人关,七方关,武休关。五州则是成州,凤州,天水军,阶州,西和州。

    如果让赵彦呐来指挥,他会轻率地做出弃五州守三关的脑残决定。

    导致五州不战而失,五州之地的百姓被蒙军屠杀一空。

    但是这一次,负责川陕防线的是名将曹友闻。

    曹友闻是大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十一世孙,他虽然出身将门,却是文进士出身。

    典型的文武双全。

    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大军,曹友闻并没有一味坚守不出。

    他看出了汪世显立功心切,遂派弟弟曹友万率一万精卒坚守天水军。

    自带三千甲士绕到了汪世显的侧翼,趁夜黑风高,发起突然袭击。

    一战击溃了汪世显的中军大营。

    杀敌近七千。

    汪世显趁乱逃脱,长子汪德臣死于乱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