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排行通历史:盘点史上十大猛将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历代的帝王将相都认为戚家军名不符实?
    崇祯皇帝朱由检:

    “太祖爷爷,秦将军已经太老了,恐怕打不过势力已成的张献忠了。”

    朱元璋:“不管打过打不过,让秦良玉节制西南四省兵力。她绝对不会比邵捷春陈士奇之流打得更差。”

    崇祯皇帝:“对呀!太祖爷爷英明。”

    朱元璋:“你啊,多长点心吧!”

    1640位面的大明朝。

    崇祯看完对秦良玉的盘点后,当即八百里加急,传下诏旨,把杨嗣昌这个湖广督师直接拿下来,由秦良玉接任。

    并准许秦良玉在事急之时,可以取大明各地藩王的家资作为军饷。

    此时秦良玉手里还有最后一批能战的白杆军,再加上儿子马祥麟还在襄阳,她们母子二人很快就稳住了湖广和四川岌岌可危的战局。

    再加上李昊赏了秦良玉一枚增寿丹。

    秦良玉服下后,脑筋立即恢复了四十多岁时的清明果决。

    随后在川东的竹菌坪阻击战中,秦良玉率领以白杆军为骨干的数万兵力,与张献忠的十万农民军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鏖战。

    最终张献忠不敌,想退回湖北,又被马祥麟兜屁股来了一下,最终大军再次溃散,进入了河南境内,与李自成罗汝才三家争霸去了。

    然而,被授以大权的秦良玉给了崇祯皇帝一个大大的惊喜,时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却给了崇祯皇帝一个大大的惊吓。

    他看到李昊在盘点秦良玉的最后说自己成了满清鼎定天下的最大功臣,知道以崇祯皇帝的气度和心胸,是绝对不会重用自己的,所以盘点视频刚刚结束,洪承畴竟然直接带着十几员亲将,裹挟着万余陕西兵,十分果断地出了山海关,投到了皇太极膝下。

    皇太极看到自己建立的大清最后真的鲸吞了大明,早就喜出望外,面对洪承畴这个在未来替大清立下泼天大功的文官,更是给予了比范文程更高的礼遇。

    洪承畴为报皇太极的知遇之恩,全心全意地为他谋划灭明之事。

    吴三桂马科等辽东将门子弟,见大清最后得了天下,更是三心二意,与皇太极等人眉来眼去。

    幸亏这个时候,松锦之战还未发生。大明境内,还有十余万精兵。

    所以在短暂的时间内,大明依然没有亡国之忧。

    此时卢象升已经战死。大明最后的擎天柱孙传庭正在坐天牢。

    崇祯皇帝亲自去天牢,替孙传庭释去枷锁,加封孙传庭为蓟辽总督,并让他带着曹变蛟等猛将,赶赴山海关,防备满清叩关南下。

    而在“数风流人物”聊天群里,却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争论。

    很多人都在质疑戚家军的真正战力。

    甚至连朱元璋朱棣这两个老朱家的马上皇帝都提出了质疑。

    朱元璋@李昊,“贤侄,自从你盘点十大猛将,我就不止一次听你无比推崇戚继光,甚至把戚家军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但咱要说句实话。

    单就浑河之战的表现来说,戚家军虽然也称得上是强军,但离你的推崇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不客气地说,他们的战斗力,根本比不上白杆军。”

    朱棣:“咱老爹说得对。我说李昊大哥,你可能是因为太喜欢戚继光了,所以爱屋及乌,才把他训练的军队捧到了天上。

    其实戚家军的战斗力也就一般。

    咱也不是吹牛,我麾下的悍将朱能绝对能以同等兵力击败戚家军。”

    李昊:“朱棣,谁是你大哥?”

    朱棣:“你不是与我大哥朱标结拜了吗?你是他的大哥,当然也就是我朱棣的大哥。对了,大哥,咱听了你的教训,没把铁铉那些人的后辈打入教坊司。

    虽然各为其主,但他们都是我大明的忠臣义士。”

    李昊没想到杀性极重的朱棣竟然也改弦易辙了,不由略感快慰。

    李世民:“老朱小朱说得都对。李老弟,你把戚继光吹得太高了,依我看,战力也就一般般。

    如果他们没有火器,用冷兵器搏杀的话,朕只需要同等数量的玄甲军,就能击溃他们。”

    张飞:“小老弟,嘿嘿,俺老张也认为你吹得有点过了。”

    关羽:“嘿嘿!”

    反倒是情商最高的刘秀给了李昊一个台阶。

    “通天博士绝对不会错的。但咱们都是领兵打仗之人,应该知道换帅如换刀。戚家军再能打,也需要高明的统帅指挥。戚金的指挥本领中规中矩,一点也不突出。

    如果换了戚继光将军指挥呢,结果肯定完全两样。”

    李昊突然发了一个流泪的表情。

    “秀儿此言差矣。就算让戚继光将军重生,来指挥浑河岸边的这支戚家军,也绝对不会出现奇迹。”

    刘秀:“……”

    刘秀心里说话,通天博士,我给你找了一个台阶,结果你自己把台阶给踹了。老哥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李昊突然反问三连: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吗?你们知道那支百战而无一败的真正戚家军去了哪里吗?你们想知道那支戚家军是被谁消灭的吗?”

    朱元璋的心里升起了不祥的预感。

    “贤侄,莫非戚家军……”

    李昊没有回答朱元璋的话,而是很快在光影投幕上打出了二行字。

    “戚家军从巅峰到覆灭的一曲悲歌:且看大明的昏君奸臣如何自毁长城!”

    这二行字一出现在万历位面,万历皇帝和一群臣子都感觉脸上一热。

    万历不服气地嚷嚷道,

    “朕怎么可能是昏君叫?朕打赢了三大征啊。”

    以王保为首的一群勋贵武将更是不服。

    “一群由农民和矿工组成的臭丘八也配称为长城?真是笑死咱了。”

    李昊才不理会这帮子昏君奸臣的自嗨,他用视频的方式展示了这支戚家军的全部历史。

    1555年,戚继光被朝廷任命为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指挥几千卫所兵,负责宁波,绍兴,台州三郡的抗倭战事。

    当时的卫所兵制早已腐坏不堪,卫所兵基本毫无战力。

    1556年,数百名倭寇进犯台州。

    戚继光领着几千卫所兵迎战倭寇。

    倭寇那边几十个骁勇之士向前一冲,几千卫所兵撒丫子就跑得不见踪影,把戚继光一个人晾在了海边。

    幸亏戚继光临危不惧,跳上一块大石头,摘下背上大弓,连发三箭,射死了三个冲在最前面的倭寇猛卒。

    倭寇锐气一泄,不敢再往前冲。

    看到倭寇被自己的箭法震住,戚继光跳下大石,不慌不忙地向远处退去。

    他那走路的悠闲身姿,似乎身后埋伏着数万精兵。

    倭寇被戚继光临危不惧的气势给吓住了,戚继光才逃过一劫。

    经此一役,戚继光算是彻底对卫所兵死了心。

    他知道卫所兵已经烂到了骨子里,压根儿不可能再练成精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