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163章 宁远被围
    这个主意当然是徐胜年想出来的,他和海瑞一同在北方赈灾,干掉的贪官污吏无数,每次遇到,海瑞总是嫉恶如仇的将其赶尽杀绝,所以徐胜年断定,当海瑞遇到这种欺压百姓的问题,而又无能为力的时候,肯定是会想通的。

    到那时,你就算赶他走,他估计也都不走了。

    接下来就是应付北京的那些疯狗了,虽然海瑞已经免疫弹劾了,但是朱慈烺可不免疫,那些言官他早就想找个机会收拾一下了。

    于是,朱慈烺一边向着北京赶路,一边给朝廷上书详细介绍了一下南京保卫战的具体情况,以及海瑞宁死不屈,大骂张献忠的事实。

    他的上书刚递上去随即就有人开骂。

    兵科给事中白涛上书大骂海瑞欺世盗名,大奸似忠。

    随后,户部主事李苗根上书,大骂海瑞贪赃枉法,祸害乡里。

    山东临沂,收到那些奏折副本的朱慈烺差点没把桌子掀了。

    “这帮言官,整天就知道胡言乱语,海瑞欺世盗名,我看你白涛才是欺世盗名之徒。”

    徐尚真拱手道:“殿下不必生气,我已经给徐胜年他们写信,帮忙给海瑞大人辩解了。”

    徐胜年虽然文章写的不错,骂人也很有章法,但是此时的他还忙着砌砖头呢,估计就是辩解也出不上太大的力气。

    想到这里,朱慈烺站起身来说道:“徐尚真,这一万多大军就交给你了,我现在回京,我就不信了,白的他们真能说成黑的不成?”

    此时他已经到了山东境内,如果骑上赤兔马日夜不停的赶路,最快明天就能到北京,而徐尚真经过上次战争之后,现在稳重了不少把军队交给他,朱慈烺也挺放心的。

    然而,徐尚真却不放心他一个人去北京,他连忙拱手道:“殿下息怒,您就算要去北京也要带着五千骑兵去,您一个人属下实在是不放心,要是有什么闪失,大明朝可就完了。”

    如果之前,朱慈烺肯定会嗤之以鼻,但是经过南京一战,他也更加稳重,于是考虑考虑一会,朱慈烺说道:“带两千即可,太多了我带着费劲,而且你没了骑兵行军和没穿裤子的有什么两样。”

    徐尚真还想坚持,然而就在这时营帐外突然跑来一人道:“报,殿下,兵部八百里加急文书送达。”

    一听八百里加急,朱慈烺连忙道:“快进来。”

    一名士兵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递上了封着火漆的信件。

    信封上面有着兵部的署名,火漆上也有着兵部的特殊印章,确认无误之后,朱慈烺才拆开了信件。

    “急报,后金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多铎、济尔哈朗、豪格、阿济格等数十名大将,以及精兵十八万,已经将宁远围困,现在正在向山海关进军,请朝廷尽快支援并多做准备!”

    后金军进攻宁远在朱慈烺的预料之中,但是来这么多人确是朱慈烺万没想到的。

    后金这几年虽然闹腾的挺欢,但是占据的面积也就是东北三省而已,人口、粮食发展能力十分有限,十八万大军基本上已经是后金军的全部兵力了。

    再说将领,摄政王多尔衮,是后金祖宗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孩子。

    根据某些电视剧中讲的,努尔哈赤很喜欢多尔衮,但是皇太极使坏,抢了多尔衮的皇位,这种话虽然比较扯淡,但是也能从侧面反应出来这家伙是相当有才能。

    他八岁就开始参政议政,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努尔哈赤挂掉了,他的母亲被逼殉葬。

    十六岁,跟随皇太极进攻蒙古,屡立战功。

    十七岁,即崇祯二年,跟随皇太极打到关内,在广渠门外击败了袁崇焕和祖大寿的援军,后来,又在蓟门大破明朝军队。

    十八岁,皇太极从北京撤离,又是他和莽古尔泰带头攻破明军各处城关扬长而去。

    十九岁领吏部尚书,同年在大凌河击败祖大寿,逼迫其诈降,后来又在锦州击败明军。

    之后,又数次征讨蒙古,攻击大明,大明朝没有一位能够与之对敌的将领。

    崇祯十一年,多尔衮率领豪格入关抢掠,连破山西,济南,杀卢象升,然后又北扫天津,来回抢掠数千里,劫掠人口二十余万,抢劫金银财宝,粮食牲畜不计其数。

    崇祯十五年,又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击败了洪承畴,让明军从此以后一蹶不振。

    多铎、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就不过多说了,战绩虽然比多尔衮差些,但是也是个顶个的能打。

    这些人全来了,就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后金军准备玩命了。

    此时关羽已经回到了北京,而山海关又极其坚固,他们破山海关进攻北京的可能性不大,可是,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宁远,如此劳师动众又有些说不过去。

    朱慈烺脑中飞速旋转就在这时,他看到了最后的落款。

    李贤。

    这信怎么是李贤发出来的?朝廷首辅是于谦,兵部尚书也是于谦,他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李贤发这封书信啊,难道京城有什么变故?

    想到这里,朱慈烺忙对那送信人问道:“这信是从哪里拿来的?”

    送信人一脸懵逼,他开口道:“小的是驿站人员,军报都是驿站接替传递的,具体谁送过来的,小的不清楚。”

    朱慈烺也是昏了头,这么长的距离,一人一马跑过来,估计得累死。

    朱慈烺刚想发问,门外又传来一名通报:“报,殿下,八百里加急文书送达。”

    “快进来。”

    又有一封信送了进来,这次朱慈烺连验看都没有验看,直接将其拆开。

    “皇儿,后金围困宁远的消息你应该已经知道了,朕已经派遣关将军带领大军驰援山海关了,而于谦在前几个月的时候申请去巡边,如今刚到宁远已经被围困,我还派出了一些军队开始往宁远运送物资以及兵力,你在南京安心治理南方七省,北方的事情就不要管了。”

    看着这信,朱慈烺心中一痛。

    崇祯这是打算让自己在南方稳定局势了,万一山海关守不住,或者李自成突然进攻,北方沦陷之后,还有南方可以图谋发展。

    这个想法虽然不错,但是长远来看确是大错特错。

    明朝守着一个山海关还能和后金过两招,山海关要是没了,就算是朱慈烺也没有把握在这广袤的平原上阻挡后金军的骑兵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