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263章 平辽大将军
    朱慈烺接了过来又开始了狼吞虎咽。

    这时,崇祯却陷入了沉思。

    正吃着,朱慈烺似乎是想起什么似得说道:“对了,父皇,你给杨若虚封了个什么官啊,我看她挺高兴的。”

    崇祯回过神来说道:“平辽大将军。”

    “噗!咳咳咳!”

    朱慈烺一口气噎住,随后连忙拿起旁边的水碗喝了一大口。

    这时崇祯微笑了一下再次开口道:“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朱慈烺顺了半天才缓过气来,他摇头道:“父皇,杨若虚虽然有点小聪明但是当平辽大将军确是万万不行的。”

    “为何?”崇祯道。

    兵法上的事情,朱慈烺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他抓耳挠腮想了半天最终说道:“父皇,现在平辽大将军和辽东经略的人选只有一个,那就是于谦。”

    “杨若虚虽然深通兵法,但是终究只是个女人,有陛下和儿臣管束她还能刷些小聪明,但是如果让她平辽,那估计五年之内辽东必乱!”

    兵法这种事情极其复杂,可以当将军的有很多,而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干一场仗就能让他们休息很久,所以从崇祯上台以来,他所提拔的基本上都是将才。

    如曹文昭、洪承畴、袁崇焕等人,他们在单独战场上表现优秀,十分勇猛,获得的战果也是相当耀眼。

    但是缺乏大局观,他们总是以获胜为目的,缺乏长远的计划,统筹,战略,所以每次打仗都是打赢了之后,对方没多久就缓过来了,还得接着打。

    而崇祯一朝,有这种统帅能力的只有两个。

    能力最强的自然是关宁防线的构造者——孙承宗先生。

    他天启年间构建的关宁防线,一直用到现在,后金死都进不了。

    其次便是杨嗣昌,他的四正六隅战略,在崇祯九年几乎将国内流贼全部办挺。

    他们都挺厉害,但是现在都死了,目前真正的统帅就只有于谦一个人了,而关羽和朱慈烺二人并列统帅的第二梯队。

    至于杨若虚,如果论谋略和军事指挥她比朱慈烺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如果要论大局观的话,还差太多,而且是个女人,比较感性,万一脑子一热出兵去和多尔衮死磕。

    到时候,哭都没地方哭去!

    崇祯听到朱慈烺对她的评价之后,微微点头。

    “那,朕已经许诺出去了,你认为应当如何?”

    朱慈烺也很无奈,他开口道:“父皇,这样吧,您赐于谦平辽督师的职位,专门管着杨若虚,如此一来,既可以让她去辽东为国出力,又不至于扰乱辽东,如此可好?”

    听到这句话,崇祯开始了思索。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朱慈烺已经回来,光明正大杀掉杨若虚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了,就算强行出手也容易造成父子反目的局面。

    而辽东这个地方,平时死都没人去,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阵亡率都是极高,让杨若虚去,到时候死了最好,就算不死,如果没有战果,到时候自己想办法治她的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里,崇祯微微点头:“嗯,如此也不错,就按着你的意思办吧。”

    “是父皇。”应下之后,朱慈烺又开口道:“父皇,如今六万关宁军即将来到北京,再加上现在北京的兵力,相信李自成已经不敢再出击了,所以儿臣打算休整一下便回宁远,哪里的战事已经快要到最后关头了。”

    听朱慈烺这么说,崇祯心中颇有几分伤感,毕竟这儿子刚来就又要走,任谁心里也会有些不舒服的。

    但是,国事为重,所以崇祯只是点了点头说道:“嗯,去吧!记住保重身体,开战的时候留在中军,冲锋也不差你一个。”

    这句话自然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朱慈烺扒拉完饭菜,随后磕头跪拜:“儿臣告退,愿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下吧!”

    朱慈烺迈步退出御书房。

    等走出一段距离之后,朱慈烺才长出了一口气,此时他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刚才崇祯说出门当户对四个字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对劲。

    之后,他越想越觉得害怕,想来想去,也只能先把杨若虚带到辽东了,因为只有在哪里才是他能够完全掌控的,最安全的地方。

    匆匆走出宫门,朱慈烺直接便找到了于谦的家中,此时杨若虚正在收拾东西,看到朱慈烺她横了一眼说道:“哼,本姑娘已经是平辽大将军,比你这个太子也不差几分,你……”

    杨若虚话还没说完,朱慈烺便一把抓住她的手说道:“若虚,什么都不要收拾了,现在马上带着伯母和我一起走。”

    朱慈烺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杨若虚也顾不得耍威风了,她忙问道:“怎么了?”

    朱慈烺自然不好说崇祯要杀她,于是只能解释道:“目前大明和后金的决战一触即发,你既然是平辽大将军,就更应该亲临前线指挥,不然的话等你到了,人家都打完收场了。”

    一说打仗,杨若虚的眼睛亮了起来。

    辽东战事他也知道,目前全国的资源都在向辽东倾斜,这一战关乎国运,如果战败,大明在关外就再无立足之地,而且大明最后一口积蓄也会彻底沦丧,到时候必定亡国,如此决战杨若虚自然是想尽快到场的。

    于是,她也顾不得和朱慈烺算账了。

    “好,咱们现在就走,不过我母亲就留在京城吧,辽东实乃苦寒之地,我怕她经受不住。”

    朱慈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头道:“将领出征,亲属都要随军的,这是惯例,你不要搞特殊,你在守城的时候得罪了那么多人,现在那些人都盯着你犯错误呢,所以还是一起去吧。”

    那些言官铺天盖地的口水还历历在目,杨若虚虽然不怕,但是也不想被骂,于是她只能点头道:“哦!好吧。”

    其实,朱慈烺这句话就是胡扯了,越是高级将领出征,家属就越要留在北京,名义上是方便照顾抚恤,其实就是当人质。

    就比如吴襄的家人,现在全在北京,不然的话,这一家子估计就直接投降了。

    而杨若虚初来乍到,根本不懂这里的规矩,听朱慈烺这么说,她也就这么听了,将东西打包,将老妈等人接上马车之后,杨若虚猛的想起两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