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306章 告饶
    徐胜年说完,那些大臣们纷纷开始议论起来。

    见自己的发言有效果,于是他接着说道:“这还只是平时,如果是战时,那些士兵脑袋别再裤腰间,根本不知什么时候会死在建奴刀下。”

    “如果死后,他们的妻儿老小又有谁来照顾?”

    “根据,我朝规定,反战死沙场者,只可免一人赋税,抚恤银六十两,这六十两银子,又怎么能抚慰那些妻儿老小的心灵?”

    “然而,这狗贼居然连六十两银子都不给发放,我看他是存心想要激起辽东士兵的兵变!”

    陆万龄连忙辩解道:“我不是不想发放,我只是想要核实清楚。”

    徐胜年眼睛一瞪接着问道:“核实?边关汇报战功、伤亡、斩首两个月有余,敢问你陆万龄可核实过一人姓名?”

    “远的不说,京营士兵多从昌平顺义等地征集,你可去过那些烈士家属家中慰问?”

    “若是朝廷所有官员都如此冷血,你让那些幸存下来的士兵如何看待朝廷,又如何看待皇上?下次多尔衮再来攻击,他们又是否会为了你们这些狗贼与之死战?”

    “陆万龄,你今日阻拦陛下抚恤那些阵亡将士,怕不是受了多尔衮的指使吧,到时候国家不抚恤士兵,下次多尔衮再来进攻,士兵们无心恋战,弃城而逃,建奴直接长驱直入,兵临城下,到时候你再出城投降,向多尔衮表述你对建奴的丰功伟绩,我想多尔衮八成会封你个尚书吧。”

    冷声说完,徐胜年对着崇祯下跪说道:“陛下我看现在就应该让锦衣卫好好去搜查这个陆万龄的家,看看他有没有和建奴的通信,如有异常,应立即将他凌迟处死,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陆万龄连忙磕头:“陛下,臣冤枉啊,臣只是想……”

    “你想干什么?”徐胜年声嘶力竭的嘶吼起来:“陆万龄,你不过是想要混乱国家罢了,今日我恨不得将你碎尸万段,以解我心头之恨。”

    说道此处,徐胜年的怒火已经喷到了房顶上,恨不得一刀砍死眼前这个家伙。

    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于是救火队员朱慈烺上场了,他站到前面说道:“徐胜年,慎言。”

    见朱慈烺说话,徐胜年连忙拱手退后两步。

    随后,朱慈烺对崇祯说道:“父皇,儿臣认为,徐胜年所说甚是有理,但是若要说陆万龄是通敌卖国之人,儿臣也是不信的。”

    陆万龄闻言连忙磕头:“谢殿下信任,谢殿下,谢殿下。”

    朱慈烺微微一笑,然后接着说道:“辽东一战,乃是儿臣亲历,死伤人数和歼敌人数,儿臣虽然没有亲自统计,但是大体上还是差不多的,所以儿臣恳请父皇先按着于谦所汇报上来的名单发放赏银和军饷。”

    “不过为了避免陆万龄所说的吃空额出现,还是要一边发放一边核实的。”

    “所以,儿臣大胆谏言,就让这陆万龄去辽东发放军饷,他一边发放,一边核实,如此一来,即能安定军心,又能免去朝廷的负累,实在是一举两得。”

    朱慈烺和崇祯早就商量好了,准备把这些朝廷的顽固分子全都放出去,所以在听到朱慈烺的建议之后,他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陆万龄朕升任你为辽东布政使,专门发放军饷,安排辽东百姓恢复生产,你可愿意。”

    “臣……臣……”陆万龄憋了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话来。

    本来他就是为了拍侯询马屁才跳出来骂于谦的,顺带还能刷刷存在感,谁想到,这下把自己玩进去了。

    辽东是什么地方?在辽东当官,十个有九个半都是回不来的,去辽东当布政使,那不是去送命吗?

    但是这个提议他还没办法拒绝,毕竟这事确实是自己提出来的,而让自己亲自发放军饷也合情合理。

    想到这里,陆万龄也只能耍无赖了,于是他心一横开口道:“陛下,臣是言官,不懂军事。”

    崇祯皱眉:“朕也没让你主管军事,就是让你去辽东主管民事,顺带发放军饷,看看有没有你所说的吃空额的现象,怎么你不想去?”

    陆万龄眉头紧皱,他的一对眼睛乱转起来。

    这时,徐胜年又加了把火说道:“陛下,臣还是觉得此人有奸细的嫌疑,还请陛下将他抓入诏狱,审讯过后再做定夺。”

    崇祯闻言叹了口气道:“唉,陆万龄看来你确实是不想去辽东为朕分忧了,既然如此,那就委屈你去诏狱待几天吧,放心,朕会下令不让他们动刑的,只要你说明情况,让徐爱卿信服即可。”

    崇祯此话一出,陆万龄更慌了。

    和诏狱比起来,显然是辽东好多了。

    当年杨链、左光斗等东林党人被魏忠贤迫害的时候,曾经被钉子钉进了耳朵,全身皮肉被刀刮落,手指脚趾全部被打飞,如此酷刑,让人听起来就毛骨悚然。

    而多尔衮呢,横竖也就是一刀,如果运气好被俘虏了,搞不好自己投降还能继续当官。

    所以,陆万龄连忙跪拜道:“陛下,臣愿意去辽东发放军饷。”

    见他答应,崇祯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你便是辽东布政使了,但是辽东兵力实在太多,一些士兵实在等不起,这样吧。”

    “刘弗兰、冯小宁、安靖西、赵元任……”

    崇祯一口气说出来十几个名字,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上书的时候全都说了辽东战功有问题。

    “你们这些人也都怀疑过辽东之战战绩的真假,索性你们全都去吧,陆万龄为主,你们为辅。”

    “尔等到达辽东之后,一定要说明情况,告诉那些士兵们,并非朝廷不给发放军饷、赏银还有抚恤,实在是你们觉得辽东的战功有问题,所以要一边调查一边发放,都听明白了吗?”

    崇祯此话一出,那些被点到名字的官员脸都绿了。

    大家上书只是凑凑热闹而已,真刀真枪的去辽东那估计得让建奴砍死。

    而且,崇祯还让他们明说,并不是朝廷不给发钱,而是他们从中作梗,要是真这么说了,不用建奴过来,那些苦大兵们就能把他们碎尸万段,到时候法不责众,自己死都白死。

    想到这里,这些人纷纷跪下求饶。

    “陛下,我等只是道听途说,实在做不得真,还请陛下按着于谦大人所请发放军饷。”

    “是啊陛下,老臣年老体衰,实在去不得辽东啊!”

    “陛下,我也有腿疾,去辽东苦寒之地,怕是就回不来了!”

    “陛下,我等都是听陆万龄所说,才一起上书的,让他一人去辽东即可,我等信任于谦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