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314章 太监
    当然,问题还是有的。

    徐胜年拱手道:“陛下,如果林丹汗乞和的话,那他们公主嫁进来算是什么位份呢?”

    这个问题也挺尖锐的,人家公主嫁过来,你总不能当个宫女吧,可是当皇后的话,目前还没有外族人当明朝皇后的先例。

    就算明孝宗的皇帝,那位土司女儿出身的纪姑娘也是死后追封的。

    没有先例就不能干,而且找个蒙古人当未来的皇后,就是崇祯也不同意。

    于是崇祯想了想说道:“就算过来也只能是太子嫔,绝不能是太子妃。”

    于谦点头道:“对,最多只能是嫔,可是那乌云又是谁?”

    徐胜年道:“这个乌云是阿脱里不花的女儿,听说是貌美如花,相当漂亮,而且擅长骑射武艺超群,而阿脱里不花就这一个女儿,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终阿脱里不花的部族,要传给他的女儿和女婿的。”

    “按着林丹汗使臣的说法,阿脱里不花似乎是将女儿许配给了太子殿下。”

    于是三人陷入了思索,而朱慈烺看着正在为自己终身大事操心的三人,也是一阵无语。

    身为皇家子弟,尤其是在这乱世之中,婚姻自由是不可能的,朱慈烺也不指望自己老爹不搞政治联姻,但是他心中也有个底线,那就是无论如何,杨若虚都在首位。

    过了好半晌,于谦开口道:“殿下,我看这草原,你不妨去一趟吧。”

    徐胜年忙道:“于大人慎言,太子殿下万金之躯怎可以身犯险,去草原出使,我去便行。”

    崇祯也点头道:“蒙古人奸诈无比,经常出尔反尔,皇儿去太过凶险,还是让徐爱卿辛苦一趟吧。”

    然而于谦却摇了摇头道:“陛下,臣认为,无论是林丹汗还是阿脱里不花这次都是真心求和,并无二心,殿下去,虽然凶险了几分,但是却是利大于弊。”

    徐胜年坚持道:“于大人,这些事情我去便可,完全不用劳费太子大驾。”

    于谦闻言反问道:“本次出使,三分和亲,七分军事,和亲只事你可以谈成,但是联盟抗击后金的事情,你能谈成吗?你对边关兵力了解多少?如果林丹汗和阿脱里不花在签署盟约的时候,坐些手脚,让我军地位处于劣势,你能分辨出来吗?”

    “这……”徐胜年哑然。

    随后,于谦又对朱慈烺道:“殿下此去蒙古,一来代表咱们大明对他们的重视,同时还可以探清他们军事力量的虚实,为咱们彻底剿灭后金做准备,所以臣请陛下恩准。”

    听完于谦的解释,崇祯也才反应过来,这次谈判的主要目还是商量结盟的事,听于谦的讲述,似乎朱慈烺去才是最合适的,但是目前从全国局势来看,朱慈烺实在是有些重要。

    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改革,又或是治理地方,朱慈烺都能起很大的作用,如果这次去蒙古有什么不测,大明国本都将动摇。

    似乎是看到了崇祯的犹豫,朱慈烺上前一步道:“父皇,此去蒙古儿臣有把握完成重任,更有把握全身而退。”

    本来朱慈烺对去不去蒙古报的是无所谓的态度,但是现在看来,如果去了蒙古的话,似乎又可以将成亲的事情拖上一段时间了。

    听到朱慈烺的请求,崇祯终究还是点了点头。

    算了,和后金交战这么凶险的事情,皇儿都毫发无伤,去蒙古吓唬那些散兵游勇,就更加没什么问题了。

    见崇祯点头,朱慈烺连忙道:“谢父皇,儿臣这就去准备。”

    然而,朱慈烺那点小心思,崇祯哪能不知道,只见他摆了摆手道:“不急不急,先把婚礼办完了再说。”

    “啊!”朱慈烺愕然。

    这时,徐胜年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他开口道:“陛下,太子妃选定之后,应该安排在那座宫殿,又应该挑选那些宫女太监伺候呢?”

    本就没好气的朱慈烺听完当即呵斥道:“伺候什么,父皇都没有宫女太监伺候,她一个太子妃还想着要伺候?”

    这时,于谦也上前道:“殿下,陛下虽然节俭,但是皇宫之中一直没有太监宫女伺候,也确是不成体统,去年财政紧张,再加上辽东战事耽搁,也就没腾出银子来,今年无论如何也要腾出些银两来招募一些宫女太监,不然的话,有损国体啊!”

    朱慈烺懵逼,怎么于谦也开始张罗着给崇祯找宫女太监了?

    而且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时机也有问题,去年财政紧张,今年财政就不紧张了?而且宫里那些宫女太监有个屁用,尤其是太监,没几个好人,招募他们还不如招募点士兵。

    就在朱慈烺想要反驳的时候,崇祯也点头道:“确实,那些兵士伺候的虽然不错,但是他们总归不能久留宫中,还是要找些太监伺候。”

    崇祯此话一出,朱慈烺也懵逼了。

    在他这个现代人眼中,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都是封建社会的糟粕,应该摈弃,他早就打算等自己登基之后直接消除什么三宫六院之类的,把那些太监宫女全部打发回家。

    然而,他却忽略了一个道理——存在即合理。

    太监之所以诞生,绝对不是有人闲的蛋疼捣鼓自己,而是有某种特殊意义。

    皇宫之中宫女自然是伺候人的,但是有些活太重女人确实干不来。

    而又因为皇帝老爷有很多媳妇,而他老人家日理万机,又不能天天陪着那些媳妇,万一那个媳妇耐不住寂寞,到时候丢人就丢大了。

    就算管好后妃,那些宫女又不可能时时看着,所谓一入侯门深似海,宫女们也都是怀春的年龄自然也会有些别的想法。

    万一哪天皇上临幸了一个宫女,而皇上一时性急又忘了验守宫砂,而那个宫女又凑巧之前和别的男人那啥过,到时候生下儿子,是谁的种?

    所以,为了避免皇上被戴绿帽子,皇宫之中不能有男人。

    女人干不了活,男人又不行,就只能用不男不女的了。

    太监就这么应运而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后来这些人妖还成立了一个党派,即阉党,这些人在皇帝的纵容之下掌控着国家权力,对国家而言,起到的正面作用没多少,负面作用一大堆。

    而崇祯不喜欢太监,也并没有给太监太多的权利,但是总归还是要有人伺候的,毕竟两千多年都这么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