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374章 火炮紧缺
    五万多名士兵的声音响彻天地,直冲九天。

    随后,刘汉勇、徐尚真、陆文杰三人手持军旗纵马冲杀,那些士兵全都跟在他们身后,跟随军旗的律动,做出冲杀,防御,进攻、分散等各种各样的动作。

    五万多名士兵整齐划一,丝毫不乱。

    看到这一幕,朱慈烺终于放心了。

    在边关的士兵确实和哪些内地士兵不同,他们就算是武备再松弛,但也是见过鲜血淋漓的大场面的,只要稍加引导,就能化身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王者之师!

    就在这时,远处一匹飞马奔驰而来,他身上穿着明军军服,背上还有两支小旗子,不一会便绕过那些战阵冲到了宣府城下。

    “急报,林丹汗出兵了,快去告诉太子殿下!”

    一声呼喊,朱慈烺对旁边的传令兵说道:“鸣金收兵!”

    ……

    宣府总兵府衙。

    陆文杰将刚刚统计好的宣府库房内所有的物资清单呈了上来。

    百出佛郎机十三门。

    五雷神机三十二把。

    火铳七十七条。

    虎蹲炮十七门。

    大将军炮两门。

    炮弹十箱,火药两担。

    寒碜,十分寒碜。

    当年张居正时代,明军宣大蓟辽四大防区,守得跟铁桶一般,后来人死政息,这四个地方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崇祯十七年,这些玩意还能再仓库里吃灰,而不是被当废铁卖掉,已经是不容易了。

    此时,朱慈烺终于明白为什么皇太极等人能够轻而易举的攻破宣府、大同等地,劫掠关内了。

    就这些家当,还没朱慈烺守觉华岛的零头多。

    看着这些东西,朱慈烺也是头皮发麻,他什么都算到了,就是没想到宣府的火器居然如此稀缺。

    他皱眉问道:“这些火器是不是全都是些经久不用的东西?”

    陆文杰尴尬道:“确实如此,这些火器材质低劣,很容易炸膛,所以士兵们宁可用弓箭,也不用这些东西。”

    这就怪不得陆文杰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刚上任没多久,单熟悉人头整备军资就够他忙的了,贪污受贿,他估计还没那功夫。

    朱慈烺犹豫了一下说道:“将这些火铳火炮全都拉出来看看吧。”

    说完,朱慈烺又补充了一句:“直接拉到城外,别拉到校场了。”

    ……

    城外,一些破铜烂铁就这么摆到了地上。

    因为缺乏保养,这些东西全都锈蚀了,还有几个火铳都黏到了一起,一个士兵上前踹了两脚,那火铳竟然直接断了。

    看到这一幕,朱慈烺一摆手道:“火铳全部送到铁匠铺,让他们回炉重铸。”

    而那些大炮卖相也不好,佛郎机的子母铳全部锈到了一起,看那样子起码十年没动过了,再看上面的铭文。

    嘉靖五年,工部监制!

    算算时间,这玩意都快一百岁了,想想也合理。

    那些卖相好的估计早就被那些蛀虫卖掉了,剩下的这些破铜烂铁纯属当样子的。

    朱慈烺手再一挥说道:“也送去铁匠铺吧。”

    最后就是那虎蹲炮和大将军炮了。

    相比而言,这两样东西还算保存良好,虽然有锈迹,但是结构简单,都是前装炮,只要不炸膛就能用。

    朱慈烺对陆文杰说道:“装上试试。”

    陆文杰吩咐士兵装填弹药,牵出引线,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那士兵回头说道:“殿下,总兵,您二位还是离远点好,这炮要是炸膛了,炸死我不要紧,要是伤到您二位我可是百死莫赎啊!”

    士兵年纪得有五十多了,看样子挺老实的一个人。

    朱慈烺随即问道:“这炮经常炸膛吗?”

    士兵点头:“十有九炸。”

    朱慈烺:“……”

    “再把引线拉长一点,点燃了之后你就往城里跑。”

    炸药这玩意谁也说不准,朱慈烺也没有装逼的打算,万一真要是运气不好,把自己炸死了,那还不够丢人的。

    于是朱慈烺等人统统回到了城内。

    而那个老兵在点燃了那引线之后,迅速向着城里跑去。

    那动作,和朱慈烺小时候放二踢脚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关上城门,朱慈烺足足等待了一分钟,只听城外一声巨响。

    Duang!

    听到这声音朱慈烺就明白,完了,真炸膛了。

    正常开炮是“轰”的一声,声音沉闷,而这声音真的和二踢脚差不多,直接炸的那种。

    当然,朱慈烺还不敢出去,因为刚才点燃的是两根引线,还有一个没炸呢。

    然而又等了三分钟,外面还是没有动静。

    陆文杰忍不住了,他对着城楼上呼喊道:“喂,城外那大炮什么情况?怎么没响?”

    城墙上那士兵当即回到:“响了,刚才突突的冒白烟呢,不过没炸,估计是火药受潮哑火了。”

    听到这话,朱慈烺说道:“打开门。”

    城门打开,只见一个虎蹲炮成了开花的铁皮,一个则得道成仙,腾云驾雾的几乎要飞到天上去。

    看着这两个大宝贝,朱慈烺是绝望了。

    “将这些废铜烂铁,还有火药炮弹全部销毁。”

    说完,他又觉得不对,于是又补充道:“那两个大将军炮留下,再找人新做些炸药和实心铁球。”

    大将军炮,明朝的红衣大炮。

    说是红衣大炮,其实二者只是威力差不多,而无论是材质,还是产地,又或者是使用情况,都没法和进口的红衣大炮比。

    这东西,威力大,造价低,前有准星后有照门,射的也准,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那就是炸膛。

    火炮这玩意说白了就是用炸药炸前面的炮弹。

    因为炮筒是个密闭空间,所以,炸药在爆炸的时候,向周围的力量,会被炮管堵住,所以大部分的力量都会推向前方。

    但是如果炸药放多了,炮管承受不住爆炸的威力,炮管就会炸开,即炸膛。

    而如果填少了,炸弹威力不够,铁坨子飞不出去,那就白费力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炸药的力只想前方推,而不向周围扩散。

    从正常人的思维来说,这是个悖论。

    但是,外国人解决了,他们造出来了可以打很远的红衣大炮。

    而明朝人没有解决,所以他们只能加厚炮管,让炮管能够承受更大的爆炸力,从而增加射程,这就是大将军炮。

    但是古代的炼铁技术,就算炮管再厚也是不行的,所以这大将军炮,经常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