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377章 势如破竹
    第二个收到消息的自然是李过。

    他倒还算是冷静,并没有出击,而是下令全军加强戒备,防止蒙古大军前来偷袭。

    最后收到消息的自然是河南的田见秀,当初从西安出城之前,一行人相互约定,如果发生战事要全力援助,这约定他可没忘。

    所以田见秀也当即下令道:“留守一半兵力驻守河南,剩下的全力支援大同!”

    最后收到消息的反而是大顺的皇帝李自成。

    当李自成看到这军报的时候,忍不住暗自庆幸起来。

    “幸亏老子早有准备,将刘宗敏掉到了大同,不然的话,现在大同已经失陷了。”

    失去大同,太原也就岌岌可危了,到那时整个山西就会在蒙古骑兵的覆盖范围之下,自己势必元气大伤。

    想到这里,李自成下令道:“传令,所有铁甲骑兵集结,我要御驾亲征,亲自和林丹汗过过招!”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蒙古骑兵厉害,还是后金骑兵厉害!”

    一声令下,李自成的铁骑开始集结。

    就这样,整个大顺所有的兵力开始向着大同集结而去。

    这一幕正是朱慈烺想要看到的。

    他的战略意图很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引蛇出洞、调虎离山、围点打援。

    他手下的部队善于防守反击,攻城略地并不擅长。

    当你遇到一件不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如果不想头铁硬撞,就需要把这件事情变成你擅长的事情,朱慈烺做的就是这些。

    他借助林丹汗大军入侵的力量,以四两拨千斤的态势将李自成所有的兵力全都吸引到了大同。

    如此一来,便完成了引蛇出洞和调虎离山。

    打攻城战朱慈烺不在行,但是野战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只要对方出城和自己野战,朱慈烺就有把握一招制敌。

    而他本人所处的位置又极其巧妙,能够随时进攻大同的同时,也能够观察那些支援部队来临的情况。

    就这样,李自成的大军钻进了朱慈烺布置下的圈套,接下来就是后者的表演时间了。

    不,应该说是朱慈烺手下那些将军的表演时间。

    最先发动攻击的是刚刚抵达战略位置的张煌言和陆文龙,二人虽然没有合兵一处,但是消息也是互通有无。

    当得知田见秀率领大军北上支援大同的消息之后,二人火速雷霆出击。

    陆文龙从菏泽出兵,仅仅两日便连下五县兵临开封城下。

    城中守军望风而逃,第三天开封光复。

    与此同时,张煌言带领南京精锐两万有余,通过上次和后金军的决战,张煌言不再专注于纯正的长枪兵,而是采用长枪兵、骑兵、步兵三兵种结合的战法,重新训练了南京兵。

    有了骑兵之后,张煌言的机动性大大增加,他从亳州、阜阳两路并进,一路攻破周口、信阳、南阳、许昌等大县,最终和陆文龙合兵一处,屯兵开封。

    当田见秀得知开封失陷之后,大惊失色,此时他也顾不上大同的兄弟了。

    “全军听令,跟我回开封!”一声令下,五万大军立马回援开封。

    与此同时,张煌言和陆文龙也率领大军出了开封城,因为他们所得到的命令是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潼关以及函谷关两个要地,切断陕西和山西河南三省之间的联系。

    就这样双方兵力来到了官渡镇,官渡之战打响了。

    公元二百年,一代枭雄曹操和袁绍各自带领自己的全部兵力在官渡展开了一场厮杀。

    两军之中名将辈出。

    颜良,文丑,许褚,张辽,荀彧、郭嘉、许攸、田丰等将星云集。

    双方打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终曹操获胜一举奠定北方局势,并为后来赤壁之战打下了基础。

    然而现在一千多年过去了,曾经纵横沙场的名将早已化为了尘土,可是官渡依旧在这里。

    一场大战又将再次发生,和上次的官渡大战不同,这次战争中,除了张煌言之外,其他人名气都不大。

    而战争的过程和结局也和一千多前的那场惊天大战没有任何可比性。

    一千多年前,曹操以弱攻强,费劲了心思,双方反复争夺,最终火烧乌巢才奠定了胜局。

    而这场战斗完全是一边倒的形式,根本没有任何可说的。

    具体过程就是,陆文龙率领山东军冲击对方左翼,张煌言率领南京兵冲击对方右翼。

    经过辽东血战淬炼的这两支军队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对敌军阵营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

    田见秀麾下的士兵,仗着人多,欺负欺负那些知县还可以,真要和大明朝的精锐部队干,也以后被干的份。

    双方刚一接触,田见秀的士兵就开始四散奔逃,张煌言简直不敢相信对方会如此不堪一击,为了保险起见,他还特意下令暂缓攻击,然而没过多久,陆文龙便将对方战阵杀了个透彻。

    对方的五万多人全部崩溃,开始四散奔逃,看到这一幕,张煌言再也没有任何疑虑,他下令全军冲锋。

    就这样,田见秀麾下五万多人全军覆没,他们少部分被杀,大部分投降。

    田见秀本人也被张煌言麾下的骑兵抓住。

    至此,河南全境直接光复。

    灭掉田见秀之后,陆文龙和张煌言又马不停蹄的全力向西进发准备一举夺下函谷关。

    函谷关,这个地方很出名,之所以如此出名主要还要归功于【老子】他老人家西出函谷关,留下三千道德经传世,自然是经典中的经典。

    但是对于兵家而言,上善若水实在是一种遥远的梦想,毕竟敌军不会像水一般善良。

    所以,函谷关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军事要地。

    春秋战国时代,秦朝就是守着这个函谷关,任由六国联军攻伐,就是打不进来。

    之所以如此坚挺,除了秦朝士兵比较能打之外还要归功于这里的地形。

    函谷关坐落在黄河干流上,北边是山区,南边是秦岭,西边便是陕西高原,东边便是广袤的中部平原。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点,而且依山傍水易守难攻。

    最要命的是,你想要去陕西,或者从陕西到中原,要么从陕西北部山区绕上几千里,要么就得从这里走。

    也就是说,这里是唯一的干道,此路不通别无他路。

    潼关在函谷关西方二百里的地方,地势差不多,二者互为犄角,明末名将孙传庭就在潼关战死之后,李自成才能够长驱直入中原兵临北京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