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490章 摊丁入亩
    朱慈烺看着那些农民久久没有说话。

    此时他已经开始庆幸,之前收回那些王爷土地的时候,并没有将那些土地直接划分给那些农户,而是接住户部的名义将那些土地承包给了农户。

    农户只有种植的权利,没有转卖的权利,不然的话,那些好吃懒做的农户,十有八九又要为了几十两银子将这安身立命的根本卖掉。

    士人不纳税这规矩毫无疑问是一条弊政,士人凭借着这条规矩,可以以低于或者等于朝廷赋税的价格收地租,同时,他们在花钱买来更多的土地。

    对于那些最底层的农户而言,谁收地租无所谓,只要算下来合算就行。

    再加上很多官员在收税的时候,层层加码,让那些普通农户根本没有活路。

    这样一来,就是那些士人不给银子,他们也会拼了命的将地卖给士人。

    如此一来,士人获得了土地,他们可以当地主收税,而国家的税收就会减少,为了磨平这一点,那些官员们还会将减少的那部分税收,压到其他人的头上。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而那些掌握住大量土地的地主们,到最后,便可以控制地租,他们可以将地租提高到两成,甚至三成,反正你不租我的地你就要饿死。

    自古以来,农民就是在这锅里熬着,等到什么时候锅熬干了,也就是农民起义的时候了。

    良久之后,朱慈烺沉声说道:“马宁远,我最近想了一个新的税法,希望在你这里推行一下,你今年给我试试,如何?”

    听到这话,马宁远连忙答应道:“听殿下的,殿下说如何就如何。”

    朱慈烺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对马宁远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便去丈量各家土地,然后告诉他们,从今以后,所收税赋,全部按着土地进行收税,人头税免收。”

    “土地多的多缴税,土地少的少缴税。”

    听到这话,马宁远脸色大变,他连忙说道:“殿下,如此一来这淳安县的税收,怕是要少一半啊!”

    朱慈烺摇头道:“没关系,土地税按十抽一来计算,有多少地就收多少税,户部和吏部那边你不用管。”

    听到这话,马宁远才缓了口气,毕竟明朝官员的政绩之中,收税绝对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向。

    当年张居正推考成法的时候,他手中就有一个账本,每个省,每个县都有指标,完不成就降级,省长(布政使)完不成就变市长(知府),市长完不成任务,就变县长(知县),当县长再不行,就滚蛋。

    当时的情况确实是让万历年间的经济繁荣了一段时间,让各级政府懒政怠政的问题一扫而空。

    不过带来的危害也是显著的。

    比如,今年浙江收两百万担粮食,各级摊派,到了杭州是三十万担,再摊派,淳安就是八万担,这八万担粮食,县长自然不可能交,最终还是要农民交。

    因为土地兼并,农民十抽一肯定交不够这八万担,所以就只能提高税率,不然的话,老子这知县就干不成了。

    提高税率之后,有的农民吃不上饭,就只能去讨饭,当流民。

    如此一来,国家自然出现了很多流民,这也违背了张居正的初心。

    他死后考成法被废,后来又折中来了一下,将收税问题不作为官员升迁的唯一指标了,不过也规划了界限,比如不能低于一个限度,不然的话也得滚蛋。

    朱慈烺将人头税纳入土地税之后,虽然土地税增加了,但是淳安很多人都是不交税的,而那些真正缴税的人,所上交的税钱肯定是不如之前的。

    所以收的税肯定要减少。

    不过,有朱慈烺兜着,马宁远自然也放心下来了,他开口道:“好的殿下,我这就去派人丈量土地,张贴告示。”

    说罢,马宁远退了下去。

    一旁的王子昂见状开口道:“殿下,如果想要推行摊丁入亩,就必须要将士人不纳税的政策改革掉,不然的话,朝廷税收怕是要腰斩啊!”

    在农耕社会,朝廷税收的主要来源就是土地税,如果土地税腰斩,整个社会都将动荡不堪。

    朱慈烺庆幸道:“幸亏没有直接全国推广,不然的话,这天下就乱了。”

    “只不过,想要让士人纳税,这事情好像并不好办。”

    明朝很多皇帝都曾经想让士人纳税,然而每当皇帝提出来之后,下面的官员就会狂吠。

    这些满嘴的仁义道德之中,夹杂着无数的利益和欲望。

    到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毕竟,你就是收税,到最后,也是那些官员们收税,自己拿自己家的钱送给国家?有病不是?

    然而,到了现在,已经是不改革不行的了。

    朱慈烺思虑良久后说道:“我要给父皇上书,阐明情况。”

    王子昂闻言道:“殿下,要不要商量一下,这件事可是关系到国策啊!”

    朱慈烺摇头:“不用,我只是和父皇说一下,又不是要现在推行,今年只是在这一个县中收取这一个季度的粮食。”

    “就像马明金说的那样,想要彻底推行这改革方法,至少需要十年,我们必须得等得起。”

    随后,朱慈烺看向王子昂道:“你去跟着他去丈量土地吧,我想在这河堤上静静。”

    “是,殿下。”王子昂退下之后,朱慈烺便一个人在河堤上蹲坐了下来。

    他看着这些土地,心中千万个想法生成,随后又为之破灭。

    任何的法则,任何的道理,任何的规矩,都有一定的时限性,在明朝这个地方,想要推行现代化社会的那一套是不太实际的。

    所以,他必须要绞尽脑汁想出来一条属于现在的明朝这个社会能够走出的路来。

    这条路有可能能够贯穿一个国家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构想,是绝对的大战略路线,绝对绝对马虎不得。

    “算了,这次先看看究竟和正常收税的比例差多少。”

    “之后再将所有人都召集起来思考办法吧,毕竟这时代目前还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绝大多数的人都还摆脱不了土地的束缚。”

    “如果等以后大明遍地都是工厂,农产品价格跌到谷底的时候,这土地估计也就能随便摆弄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估计得百年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