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581章 见崇祯
    崇祯今年三十五岁,理论上应该是春秋鼎盛,然而,朱慈烺确是依旧有些担心,因为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也才四十二岁。

    所以,朱慈烺不敢大意,他说道:“我要去探望一下父皇。”

    听到这话,王承恩有些为难,他面露愁容说道:“殿下,陛下下旨让您早去辽东的,您现在过去,怕是要……”

    什么都按着圣旨办那,朱慈烺就不是朱慈烺了。

    他并没有搭理王承恩,而是直接向着后宫走去。

    而朝廷的各级官员自然是看在眼里,在他们看来,朱慈烺应该是去宫中找皇帝解释去了。

    所以这些人也没有多想,他们各自打道回府,享用着他们这段时间的劳动成果去了。

    毕竟几大家族给的银两是相当丰厚,比朝廷给的俸禄多几倍不止。

    ……

    从大殿一路闯进宫中,不停的有侍卫或者太监阻拦,朱慈烺理都不理。

    一直到御书房,朱慈烺才被李君羡拦了下来。

    “殿下,陛下正在午休,还请不要打扰。”

    李君羡是自己人,朱慈烺开门见山道:“父皇病情如何?太医怎么说?”

    见朱慈烺如此焦急,李君羡脸色有些古怪:“只是一些风寒而已,并无大碍,殿下是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了吗?”

    “殿下,殿下慢些。”二人说上两句之后,王承恩才上气不接下气的来到了这里,他匆匆的来到朱慈烺面前,然后捂着肚子说道:“殿下,李将军和您是自己人,您不信……不信咱家,应该相信他吧。”

    就在三人交谈之际,院落之中突然传来一声清咳。

    “是皇儿回来了吗?”

    这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是听着中气充足,并没有什么虚弱的样子。

    听到这话,朱慈烺也才放下心来,他连忙在御书房门口跪下:“父皇,儿臣朱慈烺回京复命,给父皇请安,愿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恭恭敬敬的行礼,而屋子之中的崇祯则带着几分埋怨的说道:“不是说让你直接去辽东,不用来看朕了吗?”

    “算了,既然来了,就进来吧。”

    吱的一声,御书房的房门打开,两个小太监站在两旁分别跪下道:“见过辽东王殿下。”

    朱慈烺看了二人一眼,没有说话,而是踏步而入。

    这时,王承恩上前将二人拽了出来,一人抽了一个嘴巴子。

    “谁告诉你们他是辽东王的?”

    两个小太监岁数不大,被王承恩抽的一脸懵逼,眼泪啪嗒啪嗒掉了下来。

    “陛下前两天才改封的嘛?您为什么要打我们?”

    王承恩面色冷酷道:“还敢顶嘴。”

    说话间又是几巴掌抽了过去。

    朱慈烺见状忍不住说道:“算了,本来就是辽东王,为难他们作甚?”

    听到这话,王承恩才狠狠地瞪了那两个太监一眼,随后一挥手道:“滚吧。”

    那两个小太监连忙向外跑去,这时李君羡将其拦住。

    “等等。”

    小太监被王承恩抽的找不着北,见李君羡招呼,他们两个以为还要挨打,于是连忙跪下。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李君羡并没有抽二人,只是递上了两块碎银子说道:“回去买点药敷上,以后记住,大明没有辽东王,只有太子,知道了吗?”

    听到这话,那两个小太监才明白过来,他们两个磕头如捣蒜的给李君羡道谢。

    “谢将军,谢将军。”

    说罢,连银子也没敢要就跑了。

    而朱慈烺则已经进了御书房之中,此时的崇祯正用手绢擦着鼻涕,显得有些狼狈。

    他的面前,还摆放着一套茶具,里面的茶水滚烫,还冒着热气。

    “怎么,扁你成为辽东王,心中有怨气,非要找我发泄一番?”

    看着自己的儿子,崇祯开口说道。

    朱慈烺闻言咧嘴一笑:“父皇说的哪里话,最近两年南征北战,一直在忙碌,根本没有时间休息,现如今,天下初定,我也终于有时间休息一下,折腾折腾自己的事情了。”

    “就算父皇不将我封为辽东王,我也想着找个由头去辽东待上个一年半载的了。”

    朱慈烺说的是实话,这两年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和时间赛跑,东西南北到处乱转,完全可以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兵戈马上行。

    现如今,大明朝只差时间用来恢复元气,之后,再慢慢将天下重新夺回来就是了。

    而朱慈烺,也终于能够在这个空挡之中,搞一些自己的东西了。

    比如一些现代的科技产物,尤其是各种火器类的东西。

    如果真的能够引动明朝来一波资本主义改革,以及工业革命,到时候,明朝将一跃成为整个地球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到时候,也就不用和李自成他们在这里打来打去了。

    而是直接碾压。

    崇祯自然不会理解朱慈烺的想法,他喝了两口茶水之后,喉咙稍微舒服了一些。

    “之前,朕就感觉到了有股势力一直在掣肘着朕的政策。”

    “当年,陕西连年旱灾,朕曾经从内库之中,拿出来了十万两白银去赈灾,然而,这十万两白银,从朝廷到地方,层层剥削,到最后,连五千两都没落到灾民手里,全都被中间的官员士绅搜刮去了。”

    “而朝廷的采办用度,也基本上都要经过这些士绅的手,层层剥削之下,这些人,全都赚的盆满钵满,只有朝廷和百姓,才是真正的受苦者。”

    其实,崇祯这话还是有些偏差了点,不是朝廷和百姓受苦,而是崇祯本人和最底层的百姓受苦。

    所谓的百姓,实在太过笼统,那些士绅们也是百姓,可是,这些人掌握着话语权,能够指使朝廷官员上书给自己说话。

    每当崇祯想要收税的时候,那些官员们都会跳出来说什么:不可与民争利,要休养生息。

    结果当陕西连年灾荒的时候,朝廷没钱赈灾,还要崇祯自己拿内库中的钱填窟窿。

    再加上当年,崇祯治理阉党的时候太过火,将锦衣卫和东厂基本上都干废了,以至于后来一直被文官集团忽悠。

    本来没啥大事的地方上报灾荒,大肆敛财,而有的地方灾荒不断,为了政绩一些官员就是压着不报,以至于反贼四起。

    在没了锦衣卫和东厂之后,皇帝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只有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