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645章 教书育人
    朱慈烺沉思片刻开口道:“现如今,也只能减轻负重了。”

    “将蒸汽机变小,同时增多数量,让蒸汽机发挥人工的力量,去完成一些费力的事情。”

    “与此同时,也不要放弃改进,告诉工匠们,如果有创造性的发明,我直接奖励一千两银子。”

    “是殿下。”宋应星应了一声。

    从这间大房子中走出,朱慈烺便向了远处的矿山。

    哪里是石灰石矿山,因为积雪已经融化,所以现如今人更多的还是需要用人力来运送矿石。

    不过,一些简易的铁轨已经制作完成了,配合铁车,从山上到山下,能够省下很多力气。

    想要将这里变成大明的重工业基地,交通肯定要放在最首位的。

    目前因为铁轨的质量和平行线等原因,这东西还不能大规模生产,只能在局部地方使用。

    目前更多的还是要依靠水泥路,当然,最好的材料还是沥青。

    只不过,大明不是中东,挖个窟窿就有石油,而且石油提炼也是个问题。

    这玩意涉及化学等多种学科,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开发出来的。

    所以,目前来说用水泥路也就足够了,反正目前还没有超载的情况,如果真的有人能够造出来将水泥路面压坏的大卡车,那朱慈烺估计做梦都能笑出来。

    目前,最先规划修建的公路是盖州到金州的一条。

    由工部的工匠亲自勘探道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扩建水泥公路,原本工部的工匠一咬牙一跺脚将公路的宽度定为了十米,然而计划报到朱慈烺这里,当即就给骂了回去。

    按着朱慈烺的规划,这条公路的宽度应该达到三十八米,左右两条车道,外面还要有行走战马的道路。

    总共宽度至少要上百米,外面还要植树造林,防止风沙,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原因很简单,金州作为盖州的后方,以及朱慈烺规划的重工业基地,未来将作为要塞贯通整个辽东半岛。

    等到真正有一天和后金的决战来临,明军的大批援军都可以直接在金州登陆,然后马不停蹄的向着盖州进发直插辽东平原。

    如果一条路扣扣索索的到时候,等到真正打起来了,怕是要出大麻烦。

    而且,之后这条路也将作为关内通往关外的主干道进行修缮。

    到时候,江南、山东、江苏等地的各类商船便可以从这里到达关外,而关外的各种重工业产品,也能走海路一直延伸到江南沿海各省。

    这条路如果走陆路的话,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浪费时间,需要转很久,而且关税也更多。

    当然,建造者上百米的高速公路,所需要的银子也是海量的,尤其是混凝土,这玩意完全不够用。

    还有就是工人,需要大量民工,目前朱慈烺手头上根本没有。

    所以,现如今也只是规划了一下,在那附近画了一天线路,真正动工,还得等多尔衮的俘虏都给弄过来之后。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盖州到金州一带没有什么人口,土地也基本上都是无主的。不然征地将又是一场大的花销。

    金州城。

    此时的金州城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池扩建一直到了海边,城墙高度足有五十多米,城墙外皮,也全都是坚硬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这玩意别说刀劈手凿,就是拿大炮轰,怕是也轰不出来什么。

    看着周围风平浪静的样子,朱慈烺突然有些后悔将这城墙建造的这么坚固,毕竟金州两翼都是坚城,这里估计短时间内遇不到什么强硬的对手。

    进入城中,城中的房屋建筑大部分都已经完工了,各种商铺也全都开业了。

    毫无疑问,这些商铺全都是袁杰申出资建造的,里面售卖的东西,也基本上都是他从关内弄来的。

    一条主街之后,城中的房屋就比较稀疏了,毕竟这里人口不多,很多人还没有能力和资本在这里建造房屋。

    策马游行来到自己的府衙,这里上书三个大字,辽王府。

    门口的建筑风格还是按着古代衙门的建筑风格,飞檐,红柱,朱门,门外有四名士兵在把手,士兵旁边则是两头石狮子。

    而周围的院墙则是内用红砖烧制,外面用水泥贴着瓷砖制作而成的。

    瓷砖的制作也十分讲究,上面全都是用统一的菱形花纹,全都贴上去之后,十分华丽。

    其实,朱慈烺也想弄些更加高级的花纹,比如弄个清明上河图之类的东西,只可惜现在技术不够,如果真的弄成了,怕是要花几万两白银。

    综合来说,没必要。

    朱慈烺绕着自己的房子转了一圈,随后便将胯下的紫金赤兔马放开,让他自己去玩去了。

    这段时间朱慈烺整天骑着这马转悠,整个金州的人,都知道这马是辽东王的,自然也没人敢找这马的晦气。

    而这马也很通人性,不会主动攻击人,只要朱慈烺将他放开之后,这马要么就去道路上奔驰一圈,要么就回军营和军营中的那些战马一起抢草料吃。

    而每天清晨,这马就会回到王府门前,等待着朱慈烺的召唤。

    将院落检查无误之后,朱慈烺踏步来到了院子之中。

    刚进门,便听到院子之中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是王府的外院,有着四间明亮的大房子,房子窗户上装的是透亮的玻璃,阳光直直的射入房间内,将整个房间照的透彻明亮。

    这其中有两个房间里面正传来了阵阵的读书声,这些人都是本地的女孩子,古代男尊女卑,女孩子们没有上学的权利,而国子监的那几个书呆子们也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给女孩子上课。

    女孩在工作上也有一定优势,曾有明言:妇女能顶半边天。

    现在朱慈烺缺的就是人口,他自然不会让这一半的人口白白浪费。

    论体力他们不如男人,但是教会他们算学等学科,让她们当文职工作也是可以胜任的。

    对于教育工作,朱慈烺则懒得和国子监的那几个书呆子扯皮,于是他直接将那些适龄的女孩们全都接到了自己的王府之中。

    反正女孩子也没多少,在古代女孩子十三四岁就能结婚,穷人家的孩子为了省口饭吃,十二岁结婚的也不奇怪。

    朱慈烺拢吧拢吧也就弄过来了不到一百多适龄儿童,他将其分成了两个班,先教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基础学科,之后再是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