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650章 交易开始
    诸如此类的批评有很多,但是就我看来,存在即是合理。

    在那种乱世,如果不用重刑震慑住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想要在短时间内让这两省恢复秩序,那是不可能的。

    这些重刑虽然对那些罪犯很不善良,但是对那些真正老实本分的人,确是最大温柔。

    至于那些犯罪分子,给他们善良作甚?

    然而,当徐尚真将这一切的基本盘稳定住之后,正常秩序也终归还要建立。

    首先便是各地县衙官府,毕竟士兵们收税的工作还是干不来,需要这些官府来做,之后便是将那些各级官员派遣过来。

    知府、知县、布政史、按察使、巡抚……

    每个县、府都要有一大堆领导班子,这些人自然不可能是由徐尚真指派,也不可能由朱慈烺一个个挑选。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新考中进士的举人,或者是在京城中碌碌无为的官员。

    将这些人送到地方上来,就是为了让他们尽快建立正常秩序,为大明王朝提供资源支持,以及税收。

    徐尚真在的时候,因为各地军营还有他的眼线,而他又是总督,主管军政,所以这些官员们也不敢过分。

    可是,现如今徐尚真已经离去,于是这些人便真正的露出了自己的爪牙。

    对于北方四省受灾这件事,崇祯自然是知道的,但是具体到什么程度,他确是不清楚的,于是他下令北方四省的赋税减免一半。

    然而,对于那些官员来说,所谓的一半完全是让他们自己掌握的,反正天高皇帝远,当年又没有互联网,一般农民连自己村子都出不去。

    指着这些人上访,是不太可能的。

    至于进京告御状,更是只有话本小说中才会出现的情节。

    总之一句话,在一个县里面,县太爷就是皇帝,县太爷说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有个好知府压着或许还能好点,如果知府,乃至巡抚都是一样的,那……

    千里做官为了钱,一些学子寒窗苦读几十年,为的就是权利和钱财,这些人穷的叮当响,就像是饿急了的豺狼虎豹,面对这些连呻吟都不能出声的绵羊,自然是不会客气。

    从知府,到知县,上下一心,誓要将整个河南的民财搜刮一空。

    和河南相比,山西也是有过之尔无不及。

    自从徐尚真走后,陈家的触手便又伸到了整个山西的各个角落,现如今,除了大同以及河套部分军事重镇之外,整个山西也是一片水深火热。

    山东、河北两地同样如此。

    对于这些情况,崇祯就不太清楚了。

    尔朱慈烺也只能在海瑞的信件中,了解一些片面的情况,并不能知道全貌。

    事情就这样一步步的发展了下去,怒火在挤压,隐患在填埋,仇恨的种子已经播种而下,终究有一天,天崩地裂。

    盖州。

    现如今已经到了俘虏交接的日子,朱慈烺、徐尚真、徐胜年、刘汉勇、杨若虚等明朝大将全都来齐了。

    因为俘虏交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需要分辨身份,同时,还要防备这些人突然发动袭击。

    清军中负责交接的是济尔哈朗,而朱慈烺也对等的派出了自己的大将徐尚真和袁杰申上前谈判。

    盖州城外,朱慈烺带着五万大军在城外广袤的平原上摆出了战阵,总计八百七十二们佛郎机大炮,严阵以待,周围制高点全都在大明军队的控制之下。

    大炮后方,则是上万明军精锐骑兵。

    这阵势摆来,只要清军胆敢下令攻城,保证会在第一时间,被打成筛子。

    另一边,济尔哈朗待的人也不少,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正蓝旗,以及洪承畴带领的五万汉八旗的军队,全都来到了盖州城外。

    之所以来这么多人,济尔哈朗也是怕朱慈烺这家伙不守信用,说好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结果却突然搞偷袭。

    当然,带二十万俘虏过来,如果人少了也管不住。

    很快,徐尚真和济尔哈朗便来到了谈判桌上。

    济尔哈朗对徐尚真拱了拱手说道:“我们已经将俘虏全都带过来了,你们查收一下,然后将多铎和豪格放出来吧。”

    徐尚真淡然道:“不急,我等需要验明正身,然后再释放俘虏。”

    “还有,范文程呢。”

    提到这个名字,济尔哈朗目光中闪现出了一丝愤怒,他摆了摆手,一旁的士兵随即带出来一个人来。

    此人穿着囚服,一头白发披散,看不清面容,徐尚真上前将头发拨开,只见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年人正低着头。

    “你是范文程?”徐尚真皱眉问道。

    这老年人木然的点了点头。

    徐尚真见状看向济尔哈朗:“我说,你们大清朝怕是混了头了吧,这家伙能是范文程?你们忽悠谁呢?”

    济尔哈朗言之凿凿道:“此人就是范文程,只不过被我们抓起来之后,受了一些刺激,现如今已经疯了。”

    徐尚真狐疑的看着那个老头又问道:“回话,你到底是不是范文程。”

    这时,那范文程才开口道:“将军,小的就是范文程,如假包换。”

    听到这话,徐尚真已经确定他是假货了,他看向旁边的袁杰申。

    后者随即上前对徐尚真耳语了几句。

    济尔哈朗竖起耳朵想要听清,然而,这二人交谈的声音确是极低,他根本听不清。

    这时,徐尚真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他点了点头说道:“好了,明白了,先将他带回去吧,稍后我会按着约定将多铎送过来的。”

    听到这话,济尔哈朗在心中暗笑。

    “什么大明名将,不过是个酒囊饭袋罢了,连这点小事都弄不清楚。”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徐胜年等人,也开始了俘虏的验收工作。

    工作包括看面容,是不是汉人,然后就是问籍贯,曾经是哪里人,有没有同乡互相证明。

    如果是非辽东人的话,还需要说一些家乡话来,比如山东话,河北话,山西话,都需要说出来。

    同时,负责验证身份的人,还会提问一些汉人的基础问题。

    比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之类的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是人尽皆知,只要是汉人,哪怕一本书没读过都能知道一些。

    当然,如果能够说出来你们家乡发生的大事,也能作为证明。

    男人还要检查身体,身上如果完好无损,没有一点伤痕,也要划上问号。

    尤其是手脚的冻疮,去年天寒地冻,这些奴隶如果没有冻疮几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