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864章 争吵
    这也是李贤等人丝毫不慌的底气所在。

    在崇祯驾崩的消息刚穿出来的时候,这群人便找到了李君献,让他帮忙控制京营和禁军。

    当得到肯定答复之后,这些人才敢下一步行动。

    虽说处去传送命令的人,并没有回来,但是京营和禁军确是已经完全掌握在了李贤等人的手中。

    当然,京城还有一支部队,那就是李国贞的五城兵马司。

    不过,这些抓土匪强盗的二流民兵,和京营禁军相比也就是个仪仗队。

    看到李君献,朱慈炯先是大吃一惊,随后,他镇定下来之后说道:“李君献,先帝立储,都是圣心决断,怎么会告诉你?”

    “那你,就把诏书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如果确是没有问题,那我们当跪拜新皇!”李贤不急不缓的说道。

    说话间,两支卫队来到了大殿之中,这些人身穿盔甲手持兵器。

    来到之后,便面无表情的看着城中的所有人,一股肃杀之气回荡在这大殿上面,让所有人的深情都紧张了起来。

    到了这一步,侯询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他幽怨的看了李贤一眼,那意思是,有这么强力的底牌,怎么现在才亮出来?

    然而,李贤确是面无表情,不仅如此,他目光之中还隐约有些愁容。

    另一边,眼见着这些士兵上殿,朱慈炯的手已经开始颤抖起来。

    对方刀子都亮了出来,看这个情况,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这皇位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现在张成功的兵力还没有来到京城,所以想要正面与之对拼确是不可能的。

    所以,朱慈炯盯着李君献说道:“李君献,先帝待你不薄,现在他尸骨未寒,你就让你的人带着兵器来到这大殿之中,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君献冷冰冰的说道:“请殿下将先帝遗诏公之于众,之后我自当请罪。”

    说到最后,李君献的语气猛然间高亢起来,感受着李君献的声音,他手下的那些士兵至今将手中的兵器拔了出来。

    “杀杀杀!”

    此时,如果是朱慈烺,肯定是毫无畏惧,然而从未经历过真正战场的朱慈炯确是被这冲天的杀气吓得两股战战。

    就在这时,李贤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直接将那诏书抢了过来。

    还不等朱慈炯反应过来,他便打开诏书看了一眼道:“此诏书是假的,根本不是先帝所书写。”

    “定王,你拿着假的诏书,想要蒙混过关,究竟是何居心?”

    “左右,给我拿下!”

    李贤一连串的命令下达,几名士兵当即上前想要将朱慈炯准拿起来。

    然而,朱慈炯敢站在这里,自然也是有所依仗,旁边几名太监当即站了出来拔出腰刀将朱慈炯护在了身后。

    看到这一幕,李应高声呼喊道:“李贤、李君献、先皇尸骨未寒,难道你们就要血洗大殿吗?你们这不是造反是什么?”

    一声大喝,所有人的手都停了下来。

    确是,如果在这里打起来,那和真正的造反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现在如果朱慈烺在这里还好说,有他主事,一切都没有问题。

    然而现在确是只有朱慈炯,如果将他杀了,那就算朱慈烺回来之后再怎么样,这罪过也绝对不可能免去。

    而且,现在还远没有走到这一步。

    现在,只要将朱慈炯的这遗诏打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标签就足够了。

    双方停下来之后,朱慈炯的勇气也重新提了起来,他上前一步说道:“李贤,这遗诏乃是父皇亲手给我的,怎么可能是假的?”

    “你不要血口喷人!”

    听到朱慈炯这么说,李贤更是笑容满面,他拿起遗诏说道:“陛下的笔迹,我想很多大臣同僚都见到过,这遗诏上面的文字,究竟是不是陛下写的,一看便知。”

    “虽然,这笔迹很像,但是却还没有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就算你们看不出来,不敢做出决断,那咱们也可以将先帝曾经批改过的奏疏拿出来比对一番。”

    此话一出,朱慈炯哑口无言,这书信是他模仿崇祯的笔迹写来的。

    崇祯虽然是皇帝,但是爱好书法,笔锋不错,他想要完全模仿出来,还得练上几十年。

    然而,他也不是没话说。

    “哼,先帝在弥留之时,已经神志不清了,这遗诏是由先帝口述我书写,最后经过先帝查验之后,再交到我的手中的。”

    听到这话,一旁的李贤确是仰天大笑:“哈哈,当时的情况根本没有人看见,也没有人听见,又有何人能够佐证?”

    “再说了,就算是草拟遗诏,也轮不到你来,我们内阁中人自会有人草拟。”

    遗诏,和遗书类似,都是死后分配遗产的东西,不过皇帝的遗诏之中一般只分配一种遗产,那就是皇位。

    而很多时候,因为皇帝到底什么时候死,怎么死都是不确定的,所以皇帝的遗诏也有可能不是他亲自写的。

    就比如嘉靖同志的遗诏,就是由徐阶和张居正两个人草拟的。

    在遗诏之中,他们大骂嘉靖不是东西(类似于自己骂自己)同时还让裕王继位。

    这遗诏知名度很高,穿出去之后,天下一片欢腾,以至于还有人在嘉靖的国丧期间放鞭炮庆祝。

    当然,以嘉靖的工作态度,得到这个下场也不奇怪。

    而其他皇帝大部分也都是别人代为书写的,不过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倒是没有后世康熙那般复杂。

    一般情况下,继承人都是太子或者是固定的王爷。

    唯有到了这时候,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嫡长子朱慈烺远在朝鲜,而且战事出了问题,而老二朱慈炯确是在京城之中。

    这便是争端的根源,而一般情况下,草拟遗诏需要内阁所有人都在场(类似于公证人),现如今你朱慈炯自己掏出来一份遗诏,就说是崇祯口述的,这法律效力自然而然的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李贤也算是合理质证。

    朱慈炯听到这话之后,只觉得气血翻腾,额头冒火。

    他心狠手辣不假,但是和这些政治老油条面前,他还太嫩。

    然而,就在朱慈炯无话可说的时候,一旁的一名言官上前说道:“几位大人、王爷,现如今先帝尸骨未寒,我等再此争论这些,确是不妥,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各省王爷都过来之后,再行商议皇位只事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