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881章 回京
    然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无论如何都要和朱慈炯见上一面,才有可能,如果不见面,双方唯有一战。

    这不是妇人之仁,这是对大明百姓。对他手下将领士族们的负责。

    所以,去北京势在必行。

    而朱慈烺也知道此去凶多吉少,所以于谦必须留在这里,他在这里蹲着,手上十几万大军,而且有大量的地盘,朱慈炯想要杀自己也得掂量掂量。

    尤其是在张成功正在进攻陕西的时候,他们根本腾不出手来两面作战。

    见这夫妻二人都已经商定了,于谦也低下了头。

    片刻之后,他说道:“你若身死,我会帮你经营辽东十年。”

    “十年之后,如果朱慈炯能够中兴大明,我会安排好后事之后去投降他。”

    “如果他不能,我会挥师攻下京城,然后从各家王爷之中,挑选一个堪当大任的孩子出来,称帝。”

    说罢,于谦拂袖而去,他明白,自己再劝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朱慈烺好好守住这一摊子事情。

    目送着于谦离去,朱慈烺看向杨若虚。

    “我走了。”

    “嗯,去吧,等你回来。”

    很简短的对话,仿佛朱慈烺就是去街上买点东西就能回来一般。

    朱慈烺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子,她的肚子已经快足月了,用不了多久就会生产,他不能陪在身边真是遗憾。

    “东西你放好,我会回来拿的。”

    说罢,朱慈烺大踏步的走出了房间。

    而杨若虚则从衣服下面将一份圣旨拿了出来。

    这是崇祯传位给朱慈烺的诏书,朱慈烺交给了杨若虚保管。

    她深呼吸了一口,随后,便将这诏书放到了自己身下。

    朱慈烺将紫金赤兔马和震雷青龙戟都留了下来,孑然一身,从金州乘船向着觉华岛的方向行驶而去。

    ……

    深夜,朱慈烺站在船头,仰望深邃的天空,星河灿烂,月牙低垂。

    海面波浪滔滔,置身其中,犹如航行星河之中,如梦似幻。

    醉后不知天上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朱慈烺没有喝酒,不过却仍然有这种感觉。

    “赵四,距离觉华岛还有多久路程?”

    船舱之中的赵四和沈元清二人走了出来对朱慈烺躬身说道:“殿下,估摸着明天就能到了,外面风大,您还是进船舱休息吧。”

    赵四和沈元清都是锦衣卫,曾经在攻克金州的时候,立下过功劳。

    在朱慈炯篡位之后,朱慈烺将二人收留了下来,让他们在自己的身边建立情报组织。

    对于特务,朱慈烺并不打算让他们监视百官搞得人心惶惶。

    特务就应该干特务的事情,比如刺探军情,搞个暗杀什么的。

    听到这二人的劝解,朱慈烺微笑:“没那么冷,再待会吧。”

    说话间,朱慈烺直挺挺的躺在了甲板上。

    因为潮湿的原因,甲板上冰凉无比,如果在夏天躺在这里,一定舒服极了,只可惜,现在确是初春。

    “等到了觉华岛,你们两个就想办法脱离这船,然后乔装打扮直接到京城等我。”

    “在其他人支援之前,不必想着营救我,去找京城动物园的那个老板,你们合作将京城中的消息全都传给辽东。”

    “让他们早做准备。”

    听到朱慈烺的布置,二人点头答应。

    随后,这条不大不小的船,便向着远方的黑暗处行驶而去。

    次日中午,朱慈烺一个人到达了觉华岛,刚登上岛屿,吴三桂便对着朱慈烺躬身施礼道:“殿下,久违了。”

    赵四和沈元清听从朱慈烺的安排,并没有露头,而是化妆成为了水手一直在船上。

    在靠岸将朱慈烺放下之后,这船便迅速的脱离了港口扬长而去。

    吴三桂看着那船即想要留住,但是又有些忌惮。

    因为那船只上面写的是郑字。

    这是郑成功的船只,自从京城大变开始之后,朱慈炯也是拉拢了一下朱慈烺的一些属下。

    表现亮眼的郑成功自然是其中之一,不过郑成功确是既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只是说,他依旧会再渤海海域打击倭寇。

    同时让朝廷不要过多干预。

    现如今,明朝水师主力就郑成功和郑芝龙父子的手下,剩下的那些也都在朱慈烺手中,他们就算是明知郑成功和朱慈烺关系暧昧,他没什么办法,只能尽量稳住。

    而且,现如今朱慈烺都来了,那些人似乎也就不重要了。

    这时,朱慈烺也回话了,他轻笑道:“吴三桂,早就听闻你喜欢独自率军突围,光州一战火炮名不虚传。”

    “现在我都好奇,你究竟是怎么从朝鲜一路回到辽东的。”

    “镇江、金州,可都没有你的消息。”

    在朱慈烺全面撤军之后的不久,吴三桂撤军回到锦州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这可把朱慈烺奇怪坏了,朝鲜和辽东虽然相邻,但是通道确是极少。

    想要过去,要么通过海路,要么就要走镇江。

    海陆的话,六千多人马,一般的船队根本拉不走,而陆路的话,这么大规模的军队调动,朱慈烺不可能没有收到消息。

    所以,这也是让朱慈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

    然而,吴三桂确是一脸淡定的说道:“殿下,当时,我被济尔哈朗率领大屯冲散,残兵败将,不过是化整为零各自突围罢了。”

    这话忽悠其他人还行,忽悠真正参加了那场大战的朱慈烺,确是痴人说梦。

    当时女真军队已经崩盘了,根本不可能冲散他们,至于化整为零各自突围,那最后必定元气大伤,然而看他的样子,确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显然,这家伙嘴里没有一句实话。

    朱慈烺也懒得和他计较,而是说道:“走吧,去京城。”

    然而,吴三桂却说道:“殿下,不急,张成功进攻李自成遭受到了阻击,朝廷调派我的关宁铁骑过去参战,同时保护您进京。”

    “现如今,锦州还有三千多骑兵没有到达,还要等上一天。”

    “而且,我的父亲也想见见您,和您好好谈谈。”

    吴三桂的父亲就是吴襄,作为明朝的老将吴襄可谓是老资格了。

    老到当年那波辽东派系的将领,全都死光了,就他还活着。

    朱慈烺见过吴襄一两次,此人说话沉稳,办事严谨,不过确是有些胆小怕事,而且私心很重,不是个可以信任的人,所以更多的时候,吴襄镇守的是山海关,而不是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