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924章 淘宝商行的转型
    就智商来说,朱慈炯的智商也不低,够用。

    不过和陈矩这中老狐狸相比,那就是学龄前儿童了。

    陈矩几顿忽悠下来就没事了。

    就这样,原本已经消除了财政赤字的国库,在陈矩的上下其手之下,又出现了大量亏空。

    听着袁杰申,一桩桩一件件将陈矩的罪过列举出来,朱慈烺有些担心的问道:“那淘宝商行在江南的生意如何?有没有被针对?”

    提到生意,袁杰申立刻愁眉苦脸起来。

    “殿下,实话和您说吧,消息还没有什么问题,是因为我们做的隐蔽,但是如果那陈矩要是发现了我们和辽东有接触。”

    “或者,他贪国家的钱贪的不过瘾了,想要动我们也就挥挥手的事情。”

    “所以,我这次来主要就是想和殿下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将淘宝商行,收缩范围或者直接从关内撤出来?”

    “这样,白能保证安全。”

    “毕竟,现在摊子铺的不小,真要是出了事,损失可就大了。”

    朱慈烺明白,袁杰申这并非危言耸听。

    现在关内的商场已经在陈矩的掌控制下,留在关内,只能任由人家揉扁搓圆,想要反抗那是基本不可能的,除非兵力能开过去,但是难度太大,也不至于。

    这就相当于,一个巨人在看着一个蚂蚁,只要一伸手就能捏碎他。

    用嘴狂妄的话说就是,我消灭你和你没有跟个关系。

    然而,如果想要抽身出去,也很麻烦。

    辽东就这么大地方,种粮食也就差不多够自己吃的,而如果出现什么灾荒的话,就必须要从关内找粮食,淘宝商行就是朱慈烺和关内联系的纽带,如果关了,他的待遇也就和多尔衮没两样了。

    而且,淘宝商行通过贩卖人参鹿茸等货物到关内,再从关内弄些生产品到关外,中间的利润空间很大,几乎可以说是日进斗金。

    占据朱慈烺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如果裁撤之后,基本上就相当于自己砍了自己几根手指头。

    朱慈烺看着袁杰申道:“如果从关内撤出来,还能够从哪里弄来粮食?”

    袁杰申沉声道:“南洋可去,不过您要给我水师舰队护航,毕竟那地方可是兵荒马乱的,海盗土匪猖獗。”

    “当然,如果在哪里扎根的话,带来的利润也是极大的,咱们的那些产品如果在关内卖十两,到了哪里就能够卖十二三两。”

    “同样的,香料、大米等生活用品哪里也很便宜,尤其是大米,哪里一年三熟雨水充沛,如果能够获得持续供应的话,我想咱们应该比在关内京营要好的多。”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武力支持,要不然,拉着这么多货,就是一支支大肥羊。”

    听到这话,朱慈烺也连连点头,搞海上贸易这块带来的利润确实可观,而之前他确实一直没有精力搞这个东西。

    现如今,关内混不住了,去海上混也还不错。

    至于船只,就直接让战舰去了,也不用太多,一两百艘军舰撒出去,自己这边不伤筋不动骨,却足矣在南洋横行霸道了。

    而主将直接让郑成功去就行了,哪里有他老子照顾,实在不行还能求救。

    对于郑芝龙,朱慈烺也是想要拉过来的,不过这老狐狸却是个十足的骑墙派,两边谁也不靠拢,就在南海这边蹲着,对于郑成功的信件一概不理。

    对于朝廷的调遣也仅限于台湾到南海的一片区域,如果让他北上京城,他就找理由推辞。

    反正是听调不听宣,对此,朱慈炯也没办法。

    要知道,郑芝龙可不是什么善人,他海盗出身,现在不跟着儿子闹事就是给你面子了,真要是逼急了,要么一起跟着朱慈烺闹腾,要么出海当海盗。

    于是,也就这样了。

    而在历史上,郑芝龙最后也背叛了大明,投降了大清,而他儿子并没有听从老爹的话,而是反手攻下了台湾。

    计划就这么敲定。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于谦开口说道:“不行,关内的生意就算是停,也只能停一部分,不能全停了,全停了的话,一些特殊的物品需要从关内采办的话,就麻烦了。”

    “而且那也是咱们获得关内第一手消息的来源,所以,无论如何,也要留下一些。”

    于谦的话也有道理,一刀切固然轻松稳妥,但是大明的很多生产资料确是南洋所没有的,所以肯定还是要保留一些。

    同时,如果万一南洋的线路出了事,辽东又出了问题,关内还能最后捞上一波物资,达成双保险。

    想到这里,朱慈烺开口道:“我看先这样,关内的门店都不要丢,咱们收缩势力,而且所有招牌全部更换,店员掌柜也全部互换,对外说就是换掌柜了。”

    “但是,该怎么来还怎么来,不过要注意吞吐的货物量,一定不要太多,避免引起他人注意。”

    “之后,再慢慢收缩势力,将杭州、苏州、南京这些大城市的商铺出手,只留下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小地方的商行留存,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暴露。”

    袁杰申思索片刻之后说道:“如此可行。”

    谈妥了这件事,朱慈烺又吩咐道:“多留意一些拥有技术的工匠,尤其是家里穷的,可以将他们带到辽东,我来给他们安排职位。”

    “现如今,辽东的人口都已经到土地能够承载的极限了,我需要抓紧时间改变生产模式,兴建更多的工厂,吸引劳动力。”

    袁杰申点头。

    之后,三人又商议了几件小事之后,袁杰申便离去了。

    二人将其礼送出门,看着袁杰申的背影,于谦开口道:“殿下,不出三年,关内必定大乱,到时候多尔衮和李自成肯定不会坐失良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朱慈烺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从袁杰申刚才说的这些信息来看,在掌控了大明天下之后,朱慈炯根本没有想着治理国家,而只是想着如何稳固自己的统治。

    张成功也是四处征战,募兵增强自己的力量。

    陈矩则更是犹如吸血鬼一般,开始横征暴敛,将朱慈烺和崇祯在最近几年留下的底子全都败光了。

    现如今他夺取国家的财产,等到国家赤字严重的时候,肯定又要夺取百姓的财产,甚至是商人的财产。

    而到哪那时,这三个人的矛盾就会出现,到时候天下必定大乱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