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在大明当太子 > 第945章 假币
    对于假币这种东西,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这种东西打击的是公共货币信用,十分可恶,如果不加以制止,最终的结果是货币系统的彻底崩盘。

    朱慈烺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制造货币的过程中,曾经布置了多种辨别方法,以避免被人制造出来假币。

    不过,朱慈烺还是高估了古代人民的基础知识,或者说文化知识,以及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

    纸币推行了两三个月了,一直无人问津,不仅如此,这些人连纸币有几种款式都不清楚。

    看着这些三两四两的纸币,朱慈烺直接说道:“烧了吧。”

    而之后,再海瑞的主持下,一场关于制造使用假币的严打工程开始了。

    因为货币刚刚推行,急需建立信用,所以对于这种行为,朱慈烺采取了严厉打击的态度,抓住了就严刑拷打,锦衣卫的刑罚全都搬了过来,怎么舒服怎么来,等同伙全都抓起来了之后,再统一斩首。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如何折腾自己人的这一方面,都相当有研究。

    锦衣卫的各种刑具自然就不必说了,死刑也多种多样,凌迟、腰斩之类的把戏更是数不胜数。

    朱慈烺觉得这玩意很不人性,就经济犯罪而言,直接杀人实在是有些过分,但是乱世用重典,不然的话根本刹不住这股歪风邪气。

    不久之后。

    清水村就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是税官以及一个罪犯,还有辽东银行的宣传员。

    税官是来收缴那些欠着赋税不交的刁民的,毕竟总有一些人,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的家伙,对付这种人,就得用流氓手段。

    当然,对于一些特殊家庭,如残疾或者说是重病的家庭,税官也会依照实际情况进行减免。

    税官收税的同时,村长以及衙门的衙役也将村子里的其他人都召集了起来。

    随后,罪犯被五花大绑着上场。

    来到村子的中央,其中一个衙役指着那罪犯说道:“相信你们村子里有人缴税的时候也听说了,有人制造假币坑蒙拐骗。”

    “今天我把这家伙带来了,就是此人。”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看热闹的习惯,见这家伙被带上来,一群人当即拿着各种东西就开始投掷,不时还有两声吆喝声传来。

    “打死他,打死他。”

    这里不比京城,没有烂菜叶子臭鸡蛋,砸过去的大多都是土坷垃。

    不一会,这家伙就被打的头破血流,此时这个家伙嘴巴被人堵着,根本发不出声音,所以只能呜呜的求饶。

    眼见着事情要偏离轨道,衙役们连忙喊停:“别打了别打了,等会我们会处置他的。”

    “现在,我们要告诉你们的是,新款银票的样式和识别方法,以及去那里进行兑换。”

    随后,一名银行的宣传员上前,开始拿着钞票讲解起来,包括银票的特点,以及如何辨别真假。

    其实,就朱慈烺现在发行的银票而言,也就适用于缴纳赋税,毕竟平常人家买菜做饭,用的也都是几文钱几文钱。

    一千文才一两银子,而只有在缴纳赋税的时候,才会一口气花这么多银子。

    这倒不是朱慈烺没有想到,而是实在是材料有限。

    毕竟这三百万人口想要保证货币流通,就需要大量纸币。

    而如果推行,几文几文的纸币,那生产纸币的造价,将比纸币本身还要值钱。

    而且材料也根本供应不上,毕竟那需要的材料太多。

    而且,如果只是赋税缴纳的话,一般人也不会存几文几文的纸币。

    所以,纸币目前也只有几两几钱的。

    只有在收购粮食,购买大件家具,或者说缴纳赋税的时候才能用。

    这也是没办法,毕竟银子用了几千年,突然间换成纸币,这需要一个过程。

    等到将钱币的特点说明清楚之后,那银行的宣传员还说道:“现如今,官方置换货币的渠道除了去淘宝商行进行兑换,还能够去辽东银行去兑换,兑换的地点,就在县衙往东走一百丈,哪里有个大红招牌,大家可以用银子去哪里进行兑换。”

    “当然,也可以在朝廷收购粮食的时候,直接用银票结算,这样更加方便。”

    说完了之后,那衙役也干了最后一项工作,上前一刀将那骗子的脑袋砍了下来。

    之后,这些人带着那脑袋扬长而去,他们还要用这脑袋现身说法,去其他地方宣传去。

    而清水村的村民们则面面相觑。

    “我的妈呀,就是弄了几张假银票,就直接咔嚓啊。”

    “是啊,想不到,这罪过这么大。”

    “唉,关咱们很么事,等下次官府或者什么商人来收购的时候,提前换银票就是了。”

    “也不用到了缴纳赋税的时候,忙手忙脚的被人骗了。”

    ……

    事实证明,在如此高压严厉的刑罚之下,制造假币的风潮也很快便过去了。

    最终海瑞上报这场严打的处理结果:斩首两百八十七人,有期徒刑,七百余人。

    这件事算是完了。

    当全部的赋税收纳完毕之后,朱慈烺又将所有人全都聚集了起来,召开了第二次的会议。

    年初的时候,定下了基调,现如今一年过去了,自然也到了做年度报表的时候了。

    财神爷李贤首先发言:“殿下,本年度税收总计两百三十二万两,各商行以及工厂纯收入共计,八百七十二万两,海关税收以及工业税收共计三百九十五万两,合计为一千五百万两,减去军饷以及各乡镇,以及各类财政补贴以及支出之后,共计结余二百七十二万两。”

    “另外,今年共计收纳粮食七十五万担,已经足够大军出征使用了。”

    听到这个数字,朱慈烺长出了一口气。

    在他的苦心经营之下,区区一个辽东一年就能赚取两百七十二万白银。

    如果将这个面积换算到全国,那税收岂不是要爆表?

    当然,这其中工厂和海关税收占据大头,大明的其他地方可没有这么多的工厂,以及海上贸易渠道。

    不过这也足够恐怖了,要知道大明曾经一年的税收也才四百万两,这还不包括支出部分,要是算上支出,一年得亏几百万两。

    不过朱慈烺更加在意的还是粮食这一方面。

    因为,粮食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没银子辽东不会崩溃,而没粮食辽东马上就会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