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秦: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 第五十九章 触及祖龙逆鳞的淳于越
    章台宫。

    吉寿低垂着脑袋,两手捧着简牍朝嬴政恭敬地呈着。

    吉寿不敢直视嬴政的双眼,并未发觉嬴政脸色的异样。

    只见嬴政接过简牍,摊开一看,顿时变得面色一沉。

    “黄口小儿!”

    嬴政突如其来的一声怒吼,吓得吉寿连魂都丢了。

    “无知竖子!也敢妄议国政?”

    吉寿见状,立马胆战心惊地跪拜在地,乞饶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都是老奴的罪过……”

    “啪”地一声。

    嬴政将手中的简牍一合,冷眼朝吉寿道:“行了,你别跪着了,拿着这奏章去还给那小子,就把朕刚才说的话给他重复一遍!”

    “老奴……遵命……”

    吉寿颤颤巍巍地退走后。

    嬴政又命寺人传了将作少府隗状、治粟内史王绾两人。

    王绾和隗状一样,都是大秦元老,也曾官至丞相。

    后来王绾上奏议分封,惹得始皇帝不悦,最终被始皇帝下旨贬为治粟内史,掌管国库司库去了,虽不在三公,却仍位列九卿。

    大秦的治粟内史一职,执掌着国家谷物金玉的储备,掌管着一国赋税钱两的收支,和后世唐代的户部尚书职能相似。

    章台宫大殿。

    嬴政在御座上正襟危坐。

    殿下跪着两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微臣隗状,微臣王绾,叩见陛下!”

    嬴政一拂袖,道:“二位起来吧,朕召二位来,是想问问二位有何开源的法子……”

    ……

    六英学宫。

    嬴子昭在几位府仆的陪伴下,在学宫的游廊里走着。

    恰逢博士仆射淳于越经过,嬴子昭立马躬身行礼,作揖道:“子昭拜见师父。”

    淳于越赶忙虚扶,笑道:“少公子多礼了。”

    “不知道少公子已将奏章上呈陛下否?”淳于越搀起嬴子昭,和善地问道。

    淳于越心里有数,若是嬴子昭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自己作为少公子的师父,往后的前途更是风光无限。

    嬴子昭闻声一笑,咧嘴道:“师父放心,弟子已经按照师父的教诲,拟写好奏章,现在已经让章台宫的寺人吉寿呈上去了。

    “想必,祖君应该已经看过了……”

    淳于越满意捋着胡须,欣慰地笑道:“少公子果真是聪明伶俐,一点就通,陛下若是得见少公子的奏章,一定会龙颜大悦的!”

    “全倚仗师父教导!”嬴子昭也心中大喜,因为嬴子昭对自己奏疏上拟写的两条开源之法很有信心。

    第一条是停止建造长城。

    第二条是加征赋税。

    昨日在学宫里,嬴子昭先是和周青臣等人讨论出了停止建造长城、将修建长城的民夫、钱两、物料用来修建直道的办法。

    随后,嬴子昭又在博士淳于越的指点下,想到了加征百姓黔首的赋税,以增加财政税收的办法。

    这两条,在嬴子昭的心目中,可是得到学宫师生们一致好评的治国良策!

    这时。

    周青臣也恰好背着两手慢慢地走了上来。

    嬴子昭见状,也立马朝周青臣行礼。

    周青臣和淳于越一样,都是学宫里的博士,虽然嬴子昭打心眼里不太喜欢周青臣,毕周青臣曾经是教授自己的长兄嬴子婴的老师。

    但是,现在的周青臣却要维系自己谦逊待人、尊师重道的人设,该有的礼数,嬴子昭不敢怠慢。

    这也就是为何嬴子昭昨日能和周青臣融洽相处的原因。

    欲成大事,必要胸怀广大,汲取一切能够帮助自己的能量,哪怕那个人是自己极其厌恶的人……

    这都是冯沅教给嬴子昭的为人处世之道。

    但是一旁的淳于越,见了周青臣却是满脸的不屑。

    “哼。”淳于越没好气地别过头去。

    周青臣也像是没看见似的,只单单躬身朝嬴子昭还礼。

    只因六个月前,淳于越和周青臣又因分封之事起了分歧。

    淳于越最终被始皇帝严加驳斥,因此也对阿谀奉承的周青臣越发厌恶。

    恰在这时。

    学宫的大门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

    只见那章台宫的寺人吉寿,正带着一群小寺人快步赶了过来。

    “老奴拜见少公子。”吉寿喘着粗气行礼。

    嬴子昭一回头,道:“是吉内官啊,不知道吉内官有何指教?”

    吉寿一脸为难,从袖中取出一卷简牍,朝嬴子昭一呈送,道:“少公子啊,陛下……

    “陛下训斥少公子是无知竖子,黄口小儿,竟然敢妄自议论国政……”

    吉寿身受冯沅和嬴子昭母子的恩惠,自然是不愿意跟嬴子昭交恶,无奈是始皇帝的旨意,吉寿一个小小的内官寺人,如何敢违背?

    吉寿传了训斥的口谕,便朝嬴子昭颔首示意,正要抽身离去。

    嬴子昭听着吉寿的话语,则是目瞪口呆地愣在原地,倒是一旁的淳于越仗义执言。

    “吉内官,且慢!这当真是陛下的口谕?

    “少公子一心为国,为陛下分忧,那两方开源之条陈,实在是绝无仅有的安国妙法,陛下为何会如此啊?”

    吉寿撇嘴道:“淳博士,您说的这些话,老奴也听不懂啊,确实是陛下的口谕,就是借给老奴一百个胆子,老奴也不敢假传陛下口谕来训斥少公子啊!”

    淳于越眉头一皱,边思忖边道:“哎,不应该啊……陛下按理说应当倍感欣慰才是啊……”

    “陛下口谕,老奴已经带到,老奴先行告退……”吉寿说罢便走。

    “哎,吉内官!”

    淳于越朝吉寿招手一唤,吉寿却连头也不回。

    淳于越顿时心中不解,皱眉道:“这其中一定有端倪,陛下岂会如此不明是非?”

    一旁的周青臣闻声,立马斥责道:“大胆!你居然敢如此议论陛下!”

    淳于越却丝毫不睬周青臣,对袖朝嬴子昭说道:“少公子,陛下一定是误会少公子了,咱们不如前去面见陛下,解释清楚,如何?”

    嬴子昭道:“祖君现在正龙颜大怒……现在前往,是不是不太妥当啊……”

    淳于越却一拂袖,拉住嬴子昭的手臂,自信道:“无妨,少公子的条陈稳妥贴切,定能解陛下燃眉之急,只需稍加解释,陛下定会采纳的!”

    望着淳于越和嬴子昭离去的背影,周青臣却是一阵摇头。

    ……

    章台宫。

    将作少府隗状和治粟内史王绾正站在殿上。

    两人紧张地有些发抖,额头上都渗着淋漓的汗珠。

    这时。

    嬴政猛地一拍御案,沉声道:“既然二位没有法子,那朕就说说朕的法子了。”

    隗状和王绾顿时大喜过望,跪地道:“微臣无能,请陛下示下!”

    嬴政缓缓地吐息一口,说道:“朕已决议,暂时停止骊山皇陵的修建。”

    什么?

    嬴政的话语在大殿上回荡。

    隗状和王绾面面相觑,脸上皆是震惊的神色。

    片刻后。

    生性耿直的王绾终究是跪拜在地,对袖上奏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皇陵营建万万不可停止啊!”

    嬴政却面无表情,冷声反问道:“朕问计于二位,二位束手无策,朕自有办法,王卿又上言阻止,这是何意?”

    “微臣……”

    王绾话音未落,嬴政却开口打断道:“好了,王卿无需多言了,朕心意已决,除非王卿有更好的办法。”

    王绾顿时被嬴政的话语噎得一时语塞。

    嬴政又道:“既然如此,二位就好好想想,暂时停止皇陵营建,该以何种名目为由,这件事总能办得好吧?”

    隗状闻声,立马叩拜在地,说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所能!”

    王绾也只得应道:“微臣,领命……”

    嬴政见状,脸色随即恢复了和善,点头道:“嗯,如此甚好,着你二人速速去办,朕静候佳音。”

    就在王绾和隗状起身退出大殿之时。

    殿外传来寺人尖细的宣告声。

    “博士淳于越、少公子嬴子昭,求见皇帝陛下!”

    嬴政一皱眉,“让他们进来。”

    “有旨意!宣!”

    淳于越昂首挺胸地踏上大殿,叩拜道:“微臣淳于越,拜见陛下!”

    “你有何事?”嬴政对淳于越的迂腐已经有了成见,故而没好气地说道。

    “陛下,请恕微臣斗胆,子昭少公子所呈奏章,六英学宫师生皆以为妙极,陛下为何如此驳斥?”

    淳于越的不卑不亢是出了名的。

    面色坚毅,礼数周全,淳于越保持着无畏的神情劝谏着。

    正当隗状和王绾对淳于越的胆大妄为、冲撞皇帝感到震惊的时候。

    嬴政却微微一笑,从容说道:“淳卿,你和周卿执掌六英学宫,议出的开源之法居然是停止修建长城和加征赋税?

    “长城乃我大秦之屏障,没有了长城,匈奴之祸就会蔓延至中原,亏尔等想的出来!”

    淳于越有些惊愕,正要辩解。

    嬴政又道:“国库钱两不济,急需筹措开源,是为了什么?为的是修筑直道,利于北方抵御匈奴之略,若是因此停止营建长城,这一切还有何意义?

    “尔等连朕要修建直道的目的都不知,就敢擅自揣度,不是妄议国政,是什么?”

    淳于越听罢,顿时扑通一声跪拜在地。

    “还有加征赋税一条,更是愚蠢到了极点!国库空虚就加征黔首赋税,天下黔首能懂得朕北御匈奴之策吗?

    “黔首们只会认为朝廷律法严苛,而怨朕之暴虐!尔等是想让朕做个无道昏君吗?”

    轰隆!

    嬴政条理清晰的话语掷地有声。

    淳于越和嬴子昭均吓得胆战心惊,浑身一阵发抖。

    “行了,该治学问就好好治学问,国政不是尔等所能擅议的!给朕退下!昭儿你也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