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唐朝大丈夫 > 第260章 十二弟长大了
    暖日暄晴,春云浮荡。

    济世坊外的小院,奇花异草数不胜数。

    “小少爷终于还是忍不住,日后的路难走了。”

    仆人卢四长吁短叹,他是看着大少爷卢毅长大,同样也是看着卢澄长大的,卢毅也从未将他当做仆人,平时都称他为‘卢伯’。

    卢毅面带惋惜,“只怕全是那杨凡的功劳。”

    说来也奇怪,这些日子都以为开窍的十二弟又傻了,货物被劫后报官无用竟然不知道找父亲或是大父,反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继续买货,亏损了至少有几十万贯钱。

    可是再厉害的大户也经不起这样的损耗。

    这时,檀郎从院墙上一跃而下,身轻如燕,稳稳的落在卢毅身前。

    “说了多少次,不允许在家里玩儿飞檐走壁,小心父亲的人又罚你。”

    卢家是大家,族中高手众多,平时虽然不表露,但十二个名少爷除了卢澄,多少都会豢养打手,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树大招风,天知道有谁无意间惹上了不该惹的人。

    “我知道啦。”

    檀郎凑到卢毅身旁,撅嘴轻哼,柔柔的靠在他怀中。

    见此一幕,卢伯识趣的转身离去,这么多年他都不知道檀郎到底是男是女。

    说是男的,檀郎长相俊美,身材瘦小,小女子姿态比胭脂楼的花魁还勾魂摄魄;说是女的,檀郎一手剑法出神入化,能文善舞,看身材……前不凸后不翘。

    真是分不清楚。

    听完檀郎讲述卢澄近几天的事,卢毅欣慰的笑起来,十一个弟弟他最喜欢的就是卢澄,老实憨厚,不管是不是装的,至少这么多年在卢澄手下做事的人都对他夸赞有加。

    执掌大事,必得民心。

    单是这一点,卢家交给他,卢毅便觉得放心。

    “四少爷不会生气吗?”

    檀郎在一旁抿嘴问着,小脸上满是担忧。

    要是四少爷发起狠来,指不定会出多大的乱子。

    “你真以为四弟会对十二弟动手?他舍不得!”

    卢毅捏了下檀郎的小脸,疼的檀郎倒吸一口凉气,委屈巴巴的跟在少爷身后去看四少爷。

    ……

    “你让谁送的药?”

    “陆燃。”

    杨凡在天涯楼外的小院来回踱步,担忧之色不减反增,尤其是听到是陆燃送回去的时候。

    陆燃是卢澄的贴身侍卫,目标太大。

    “不用担心,以陆燃的武艺,三五个人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卢澄自信满满的说着,其实他也担心在,在这样的紧要关头,陆燃的离开无疑是让他彻底暴露在几位哥哥的视线内,危险大大增加。

    断魂丹已经送出去,杨凡也知道卢澄现在的处境,不好再说什么,便拉着他聊起最近的一些事情。

    卢飞、卢勤、卢瑶三人的联盟已经破碎,不光如此,三人也开始内斗,用于对付卢澄的时间与精力也少了很多。

    若非如此,卢澄也不敢大肆炼制丹药。

    本来说的是今天正式将第一批完整的药物售卖出去,可杨凡还是担心会有人出幺蛾子,便让他对外宣称草药不够,继续采购,实则将第一批成品一分为二,借买药的名声将所有一半成品送去单于都护府。

    去年,也就是贞观四年,李靖俘颉利可汗,灭亡东突厥,在河东道胜州以北设立单于都护府。

    都护府刚刚建立,军中的金疮药等等虽然有朝廷每年拨下银两药物,可比起消耗是远远不够的。

    大唐男儿郎尚武,又是在军中,好儿郎哪个不是身上带伤的。

    正是瞅准了这一点,杨凡让卢澄就算是磕破了脑袋也要去谈个生意,卢澄也不负他望,差人送去几百片金叶子,又打包票以后每年供给千柄钢刀,这才将其他的几大家族给挤下去。

    “不用舍不得,军中消耗众多,可不单单是你这一点儿草药的甜头。”

    刚谈好的时候,卢澄总认为一年千柄钢刀,算上路上消耗,估摸着要赔进去几万贯钱,杨凡劝了好几个时辰才算是让他点头应下。

    “再有一趟去拿不回钱来,我的钱就全没了……”

    “都护府会没钱?等着人家送来!”

    虽说杨凡相信都护府有的是钱,可是给不给,那就另说了……现在草草的选了一笔账,都护府应该送来一万七千八百匹绢,换算成金叶子,怎么着也有个万把片,再加上杂七杂八的。

    金银不好使,绢布才好使。

    等待的时光无疑是最难熬的,不同的是卢澄等都护府给钱,杨凡等药安全送达的消息。

    ……

    上书房位于平生小院最中央。

    进院便能瞧见‘上书房’,院中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丈有余的山石狰狞廷荣,气势雄伟,院测常青树与迎春花青黄交映,格外动人。

    正中便是上书房,巍然而立,五檐攒尖顶,斗拱交错,黄瓦盖顶,一十二根石柱威严耸立,石柱上雕龙画凤,楼前石阶刻着双龙戏珠,盘绕升腾,腾云驾雾,两侧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这是藏书阁,收藏各类古书古籍,也是卢家最为得意的一处古楼,建成已有百年,三日一检,五日一修。

    楼高五丈,登顶便可俯视卢家。

    老太公常说‘学如孙敬,悬梁刺股’,所以平时基本都在楼中。

    进入上书房,楼外极尽奢华,楼内却简约朴素,除了取书云梯四周全是书柜,藏书无数,屋中央坐着一名干瘦老者,此时正翻看着一本兵书。

    卢思易站在门口静候,不敢出声打扰了老太公。

    “卢毅要走了?”

    半晌,老太公合上书,语气平淡。

    卢思易拱手行礼,惋惜道:“大郎,志不在此。”

    “不再也好,小孙儿最近这么折腾,怎么不见卢文做些什么。”

    “孩儿就怕四郎做出逾越规矩的事。”

    卢思易仿佛是求饶,壮着胆子上前一步,沉声道:“父亲,十二郎生性憨厚……”

    “你知道他憨厚?”

    老太公反问一句,卢思易立马怔住,不敢继续说下去。

    卢澄平时憨厚老实,这一趟出门历经磨难,遇上几波土匪全都靠着一张嘴和脑子活了下来,真若是憨厚老实,恐怕早已身首异处。

    更何况卢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杨凡尚未有求于他,他默不作声,杨凡张口一说,他立马展露身份。

    “父亲,十二郎……他,孩儿只想让他平安一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回去吧,小孙儿比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