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唐朝大丈夫 > 第848章 离开永州
    杨凡他们回到了驿站,一众女人围了上来。

    现在,这两个孩童的处置,几人犯难了起来。

    “他们舌头已经被割了,说不出话了,要不要找回他们的父母,交还给他们?”安思看着这两个哑巴孩童,一脸疼惜的说道。

    “不行,王二,你找个人,带他们去救世坊,交由他们来培养。”

    杨凡知道,若是将这两个孩童交给他们的父母,绝对逃不过被沉江的命运。

    自己和赵家这次,其实就是斗那么一口气,这两条人命对于赵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只是脸面上过不去而已。

    杨凡心里冷笑了起来,这岭南道的土族,还真是无法无天。

    若是可以将这些世家全部铲除掉,或者彻底归顺大唐,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不过这相当难,要向彻底开发,中唐的实力或许能支撑开发南方,但是现在又要顾北方,根本不可能做到。

    “今天晚上我们好好修整,明天就要登船前往郴州了。”

    众人点点头。

    第二天,在全体州官的践行下,杨凡他们登上了前往郴州的船只。

    永州距离郴州并不是很远,坐船的话,两天路程就差不多了。

    长安,李承乾今日府上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太子,侯君集求见!”

    听到侯君集拜左卫将军,封潞国公,右卫大将军。官居兵部尚书,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来找自己干嘛?

    若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倾向自己,那对自己来说,可是相当有利。

    “快快让他进来,不,我亲自出门迎接他!”

    太子连忙起身,然后来到了东宫门外,请侯君集入府。

    “潞国公,快快请进!”

    太子请侯君集进入太子府,然后开始沏茶了起来。

    “太子,吾对当日你与杨凡两人南齐的经历十分感兴趣,不知道太子可否透露一二。”侯君集笑着说道。

    “当然!”

    太子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当日南齐时候的情况,包括杨凡的几次突围,最后一万骑兵直奔南齐长悦城的事情一一说于了侯君集听。

    太子知道,这只不过是场面话而已,他这般说,也是为了结交自己而已。

    不之宫中,卫王淡淡的问道:“侯君集去太子府了没有?”

    “去了,整整讨论了三个多时辰才出来,看样子想谈甚欢!”崔元凯说道。

    “那真是太好了,这样一个将军入太子府谈了三个多时辰,若是父皇知道,恐怕也会忌惮吧!”李泰笑了起来,随后继续说道:“上次的任务失败了,你从影卫中,挑几个好手,去广州,看看有没有机会杀了杨凡,我总觉得此人日后对我而言,是一个大麻烦、”

    崔元凯听到这么说,眸子里立即露出了一丝喜色,对付杨凡,自己求之不得。

    御书房中,长孙皇后一边磨着墨,一边开口说道:“唉,也不知道丽质在岭南那边怎么样了,真是让人担心。”

    “今天羽林军那边给我发了密信了,公主在那边无需担忧,不过倒是杨凡,让人有些头疼,简直无法无天!”

    “他怎么了?”长孙皇后开口问道。

    “哼,这厮还真是无法无天,刚刚到达永州,就与当地的一个乡绅对着干,直接调取州兵,将这乡绅的府邸围住,你也知道岭南那边的情况,要是激起民变,就算是他有通天的功劳,也要重重处罚他!”李二没好气的说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随后李二便将陈勇传达来的密信内容一一告诉了长孙。

    “此人也太大胆了,若是激起岭南民变,那可是天大的罪过!”

    “这人倒是个能人,我竟然看不透他,大功大过,此人日后不是立下通天之功,便是惹下通天之祸,实在是难以预料啊!”李二长叹了一声,便开始批阅奏折了起来。

    此刻在湘江水上,除了杨凡外,所有人都吐得七零八落,这些都是中原汉子,都没有什么坐船经验,不少人更是初次坐船,半天下来,自然不好受。

    除了安思还有鱼可沁外,杨凡的几个女人脸色也十分难看。

    李丽质更是脸色惨白,今天早上的早饭都吐了个干净。

    “比起坐船来,我还是更喜欢官道上赶路,虽然累点,这坐船实在是太难受了。”

    李丽质两眼发直,脑子晕乎乎的,跟傻了一个样。

    看到她这个样子,杨凡不禁好笑了起来。

    “吐啊吐,吐多了就习惯了,你看我不是什么是都没有?”

    李丽质白了杨凡一眼,没好气道:“说得倒是轻巧,敢情吐的人不是你!”

    此时,江面波光粼粼,江面上两岸翠绿像是两条绿带延伸而去。

    江面上,也有许多船只来来往往,比在官道上一天每个人影的情况好多了。

    或许是适应了的缘故,小半天时间,这些中原汉子都慢慢都恢复了一点精神。

    张文远,还有刘太守,与杨凡,三人站在船头处,往江面看去。

    “刘太守,你们郴州的情况,有永州这边复杂吗?”杨凡看向一旁的郴州太守,笑着说道。

    “唉,郴州比永州也好不了多少,地方豪强把持着民政,官府基本插不了手,不过也比永州好一点,周边山贼颇多,他们有时候还要仰仗一下州兵的力量。”刘太守叹了一口气,开口说道。

    听到这么说,杨凡顿时明白了过来,地方势力,山贼,还有官府,三方形成了一个相对的平衡点。

    “那郴州这边,有多少州兵?”杨凡询问道。

    “一千八,实数,因为山贼的缘故,所以我们郴州的州官还是颇有声望的,每年来,我们郴州交了税粮也最多!”刘太守说着有些得意。

    “确实如此,郴州这边虽然山多平地少,但是每年的税粮却是整个岭南道来说,数一数二的。”张文远笑着说道。

    “每一年的税粮都是经过张中丞之手,他是最清楚我们郴州的情况的。”刘太守点头道。

    张文远是杨凡的副使,官居从四品御史中丞,多年来,由于御史大夫官职空缺,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岭南道的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