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唐朝大丈夫 > 第884章 口头上的威胁
    他们想着,不要与官府这边过多牵扯,装傻充愣,这样自然就不需要听从官府管教了。

    这儋州山高皇帝远的,中央也不会理会这边。

    但是现在,自己带了五千精兵过来,这陈姓部落的人再也不敢猖狂了。

    果然,这老者听到杨凡这么说,顿时变得惶恐了起来,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敢出声。

    “你叫什么名字,如今我们要盘查儋州所有土地良田人口,以作管教!”杨凡开口道。

    听到杨凡这话,这老者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不过看到杨凡身后密密麻麻的军队,知道他们是来立威的,自然是不敢再拒绝。

    “我叫陈兴田,是陈姓宗族的族老,长官前来盘查,我们自然不敢阻拦。”陈兴田恭敬的说道,他隐隐有一种感觉,这儋州要变天了。

    “好,你们作为大唐的良民,自然要服从大唐的管理。”

    随后杨凡对着卢太守说道:“让文官们过来,带上书册,准备登基民册!”

    卢太守顿时大喜过望,连忙说道:“我这就让人去准备!”

    没过多久,卢太守便带来了好几十个人,还有一叠厚厚的书籍文本,进入到部落里,开始登记了起来。

    而杨凡回到了儋州城,看着这破落的州府城,心里叹息了一声。

    想要富,还是要大力发展才行,可是这儋州一穷二白,州府官兵们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哪里还有钱来建设发展?

    杨凡想了许久,这里想要发展的话,州府必须要建立起来,然后开设私塾,教导附近百姓识字,至少要能够会官话和本地语言才行。

    如今就连一个会官话和本地语言的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过这一切都要钱才行,没钱什么都免谈,看着州府仓库空空如也的样子,杨凡不禁觉得有些难搞。

    “相公,这里基本处于未开化地区,想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刚刚在集市里逛了一圈,发现他们说的话我们根本就听不懂。”红舒开口说道。

    “哼,他们当中绝对是有人懂得官话的,只不过是装傻充愣罢了。”杨凡冷笑道。

    “那他们为什么要装?”王玄策有些疑惑的问道。

    “呵呵,这里地处边远地区,历朝历代,官府都没有实质的控制权,所以这些地方的人为了躲避税赋,自然不愿于官家扯上关系。”杨凡开口解释到。

    王玄策听到了这么说,不禁气愤了起来。

    “简直就是刁民,此乃大唐国土,哪有不需要交税之理。”

    杨凡笑了笑,并没有说话,一切无非就是利益斗争罢了。

    突然,杨凡眸子一亮,他或许想到了解决这里困境的办法。

    杨凡想要重建州府,那必须要钱,现在儋州州府这么穷,或者可以借鉴后世的地方政府举债制度。

    只要由卢太守开口,代表儋州向各大部落借钱,借粮食,借工匠,那岂不是一举两得,这样技能促进了官与民之间的交流,同时也能将州府建立起来。

    杨凡看了一眼自己的五千精兵,有了这些兵马,由不得他们不借。

    一连三天,卢太守他们终于将陈姓部落的遗民全部统计完毕,共有两万多户,合计八万七千人,是儋州屈指一数的大部落。

    而且,还通过了陈兴田口中,得知了儋州的一些大部落。

    其中共有三个部落,陈姓部落就是其中一个。

    今日,杨凡独自来到了陈姓部落的村子里。

    径直来到了陈兴田府上。

    “大人,如今已经民事已经统计完毕了,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杨凡笑了笑,淡淡的说道:“我来此,只不过是想要你帮官府宣扬一下大唐律令。”

    说完,杨凡从怀里掏出了一本大唐律令的书籍,递给了陈兴田。

    陈兴田脸色一变,他之人知道杨凡此举是为了什么。

    “村民多有愚昧,恐怕无法通晓大唐律令。”陈兴田开口说道。

    “有你不就行了,这是大唐律令,其中税赋还有民事纠纷皆在此,你作为陈姓部落的家主,你懂了,自然村民们也就知道了。”杨凡淡淡的说道。

    “对了,我们还要像你抽调八百名民夫,用于建设州府城,放心,这些民夫都有粮食可拿,另外还要向你们借粮八万石,各种物资等等。”

    杨凡轻描淡写的说道,似乎再说一件相小的事情。

    而陈兴田脸色变得难看无比,杨凡的这一番行为,可以算是明抢了。

    “我要是说不呢?”陈兴田冷着脸说道。

    “那我五千兵马,将会直接冲入你们部落,并且在此住下了。”杨凡涌现出了一股凶悍气息。

    陈兴田沉默不语,神情阴郁。

    “当然,这三万石的粮食,还有八百民夫,你可以向其他的两个大部落分摊,只要粮到,钱到,其余的一切都好谈。”

    杨凡此举,就是为了让陈兴田找其他的两个部落商议。

    “给你们七天的时间,人和粮必须要到手,如若不然,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放下狠话,杨凡直接离开了村子。

    此时儋州虽然刚刚开春不久,但是气候已经相当炎热。

    但是杨凡还是带着一批人,盯着烈日在儋州附近考察。

    而陈兴田在杨凡离开之后,立即让人去其余的两个部落的首领通报。

    这件事情是整个儋州的事,由不得自己一个人担。

    第二日,赵兴田他们村子来了许多人,分别有两批,都穿着风格各异的服装,其中有一个脸上描着三条彩纹,头上插着一跟红色鸟毛的老者,还有一个披头散发,身上穿着布衣的老人。

    这两个人,分别是筒族,还有岚族的首领。

    “两位,我陈兴田邀请你们过来,有要事相商!”陈兴田拱手说道。

    “你是说官府的事情?”那头上插着鸟毛的筒族老人说道。

    “对,如今官府那边,拍了足足有五千人过来,应该想要我们彻底臣服于大唐。”陈兴田脸色难看的说道。

    “五千人,他们想要我们臣服,经过了东汉后,几百年的动乱,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朝代能让我们臣服。”岚族的老人冷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