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武侠:师出少林 > 第151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周风心头一动,暗道:“不错,究竟是谁在茶壶中放的春药,这事需要弄清楚。这恶贼既然暗算了我,又故意引我同这小子相见,一定和这小子有些关系。查出这个人来,我定要这恶贼不得好死。”口中道:“我的事你不要管,你也管不了。我现在想不出你处置你的法子,等想好了,你就等着我的处置吧。到时定叫你生不如死。”方剑明打了一个寒噤,快步进了市集,随便找了一家饭馆用饭,周风也跟着进去用饭。饭毕,方剑明扔下一些碎银子,出了饭馆,朝西方而行。周风一路跟着,两人话也不搭。

    如此一来,两人走走停停,白天行走,夜晚住店。行了十数日,经浙江,过江西,已进入湖广境内。一日来到个小镇中,方剑明向当地人打听这是什么所在,人家告诉他这是武昌。他听了,大喜,心想既然到了武昌,何不到黄鹤楼游览。

    在官道上走了半个时辰,武昌城已遥遥在望。忽听身后有马蹄声,他回头一看,只见周风骑着一匹黑骏马,穿了一身白衣,宛一个公子哥。白衣黑马,相映成趣。他忍不住开口问道:“周姑娘,你真的姓周么?”周风瞪了他一眼,道:“我的事你少管,我姓不姓周,不管你的事。”方剑明干笑一声,加快脚步,进了武昌城。武昌乃湖广重镇,繁华自非等闲。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方剑明前脚刚在一家客栈住下,周风后脚也住了进来,并且就住在隔壁。这家客栈皆作饭馆的营生,方剑明叫店伙上了几个小菜,在屋里用过之后,便出了门。武昌有名的景点不少,方剑明游过几处后,大开眼界,最后来到蛇山下。行人络绎不绝,道旁摆满了各种小吃。正行走间,忽听有人在身后吟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回头望去,见是周风,哈哈一笑,道:“周姑娘也来游览黄鹤楼吗?”周风不知从何处买了一把折扇,装如书生,道:“你是谁?我不认识你。”瞪了一眼,飘然而去。方剑明讨了个没趣,但也没放在心上。只要能让周风解气,便是杀了他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何况是区区小事。

    江南有三大名楼,一为岳阳楼,一为藤王阁,最后一个就是这蛇山上的黄鹤楼。来武昌的人,没有不到黄鹤楼观赏的道理。黄鹤楼在湖广一带,可是人尽皆知,天下也极少有不知道的。方剑明既然到此,怎肯放过这种机会。当下随着人群,到了山上。抬眼望去,只见一座雄伟的高楼耸立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尖顶飞檐,金碧辉煌。两旁阁楼、亭子陪衬,绿树掩映,越发显得黄鹤楼的高大。

    方剑明来到近前,登楼而上。楼中壁上,木柱上,挂着不少名人字画。不知不觉,方剑明已游到了最上一层,上得楼来,只听有人正大声道:“……所以,这黄鹤楼才会有这个名字。”这层楼上,摆着不少桌椅。此时,已有七成坐客。方剑明找了一个座位,花钱买了茶水,却见周风登上楼来,手中折扇一摇一摇,风度翩翩。众人眼前都感一亮,只觉宋玉、潘安在世,也不过如此。

    周风在方剑明左首坐下,忽地笑道:“怎么?不请小弟喝一杯茶水么?”方剑明心头暗自叫奇,先前还说不认识他,现在却自称“小弟”,真是莫名其妙。但还是给她叫了一份。周风喝着茶,兴趣盎然的四周观看,没有再理会方剑明。转眼间,便将他视为一个陌生人。方剑明被他的行为弄得哭笑不得。

    忽见两个人登上楼来,这两人一到,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方剑明扭头看去,只见是一男一女,男的白衣宝剑,头发梳得齐整,相貌俊朗,气宇不凡,端的是一个翩翩佳公子。方剑明见了这人,微微一怔。他认得此人,这个人就是“白马公子”。那女子十分美貌,弯弯眉毛,明亮的大眼睛,五官搭配十分倒位。身材高挑,系着一件猩红的披风,肩头背着一把宝剑。两人站在一处,真是一对壁人。

    两人上楼来,选了一个座位,叫了两份茶水,慢慢的喝着,看样子是在等什么人。方剑明多看了两人一样,周风见了,微微一笑,低声道:“白马公子苏星浪,红牡丹沈红英。”方剑明没有问她,她倒是给方剑明说了出来。方剑明笑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我一直以为你走动江湖不是很久。”周风轻哼了一声,没有说话。白马公子苏星浪突然朗声叫道:“那位小哥,你刚才不是在说黄鹤楼的来历吗,我们来迟的人,还都不知道呢,麻烦你再说说。”

    他说的小哥,是楼上的一个伙计。那伙计专门在楼上说有关黄鹤楼的传说,每日到黄鹤楼来观赏的游人不少,不管他说得怎样,对不对,大多数人都想听听,顺便喝茶。那伙计叙述传说,意在吸引游客,在茶水费中领取一份薪水。有时游客听他说得有趣,也给他银子的。多了的话,就要和卖茶水的人分,少的话,则是他自己的。他本来就要开场说的,刚才说累了,歇息一下,喝喝茶,听到苏星浪的话,更加来劲,站起来,笑道:“小的这就说……”顿了一顿,大声道:“我们湖广,没有不知道黄鹤楼的。黄鹤楼的名气可谓是名声在外,人家问这黄鹤楼为什么要起这么一个名字,究竟有什么来历,外地的人大多不知道。呵呵,小的一家,就住在这蛇山下。小的曾听先人说过,这黄鹤楼的来历,带有不少的神话色彩,究竟是真是假,小的也是半信半疑。不过,信与不信,全在各位大爷……”

    方剑明听到这,心头暗笑,心想:“这个伙计说了半天,还没有半字提到黄鹤楼的来历,大家也是好性子,耐着性子听他说。”只听那伙计道“……传说黄鹤楼没有建成之前,有一个姓辛的人在此地开了一家酒楼。不知是什么原因,辛氏的生意惨淡。客人不是嫌酒酿造得不好,就是嫌环境太差,客人很少光顾。辛氏听取客人的意见后,酒酿得更好,酒店也修葺一新,但是,客人依旧不多。有一日,来了一个老道,那老道在酒店里喝酒,从清晨喝到夜晚,酒罢突然说他没有酒钱,能不能赊帐。辛氏是个好心人,见他衣衫褴褛,便答应了老道。之后半年中,那老道每日都来喝酒,却总是赊帐。辛氏并不厌倦。一日,那老道又来了,酒后说了些感激的话,临走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诉辛氏此鹤能下来起舞助兴。辛氏只道老道喝醉了酒,胡言乱语,没放在心上。岂料,第二天,那壁上的鹤当真下来,在酒楼中翩翩起舞,客人们看得惊奇。没过几天,生意兴隆,宾客盈门,不少人是千里而来,特为了看此鹤起舞。自此,辛氏的酒店远近闻名,生意之好,堪称武昌第一。十多年后,那老道又来了,辛氏见了他,要给他下跪道谢。那老道哈哈一笑,手中佛尘一扬,辛氏想跪都跪不了。老道从怀中取出一根笛子,悠悠地吹奏起来,那当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笛声中,老道跨上鹤背,直上云霄,再也不见,远近的人见了,都下跪朝天拜礼,说此人乃是天上的神仙。后来,辛氏为感谢这个帮他发家致富的神仙,便在此地起楼,名之为‘黄鹤楼’。各位,这便是黄鹤楼的一大来历。”

    方剑明听后,觉得有趣,心中爽快,跟着人群叫好。苏星浪与沈红英相视一笑,苏星浪笑道:“伙计,你说得十分有趣,来,这里是赏银,拿去卖酒喝吧。”说完,手一抖,一锭银子脱手飞出,“夺”的落在了伙计身前的桌上。伙计见了银子,心头大喜,这位公子出手还真阔绰,谢赏不已。

    蓦地,有人淡淡地笑了一声,道:“伙计,这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为信。据小生所知,这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此楼的修建,是为了军国大计。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特意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武昌一名,就是由此得来。至于这黄鹤楼名字的来历么,已无可考,小生所知的传说却同八仙和鲁班有关。”这人正是周风。方剑明听他说得头头是道,心底不禁暗自佩服。

    那伙计笑道:“公子果然是学富五车,小的怎么能同公子相比?说起八仙同鲁班的传说,小的也是耳熟能详,相传吕洞宾仙人过武昌城,被这里的景色迷住,想在此地建造一座楼,请来了其他道友,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建造。后来,来了鲁班大师,吕洞宾将建楼的事说于他听,第二日,鸡刚叫头遍,吕洞宾爬到蛇山,只见一座高楼立在山头。吕洞宾大喜,爬上楼来,大呼鲁班大师,谁知鲁班大师不见踪影,只留下一只木鹤在此。吕洞宾忍不住心头的高兴,取出一只洞箫,对着波浪滚滚的江水吹起了曲子,吹着吹着,那只木鹤竟随着箫声翩翩起舞。吕洞宾骑到了木鹤身上,木鹤立时腾空,冲出了此楼,绕着这座高楼飞了三圈,一声鹤唳,钻进白云里去了。后来,人们就把这座楼叫黄鹤楼,不知小的说得对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