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驸马爷 > 第16章 皇上明显是在偏袒孙家
    周延儒现在摸不透骆养性的想法,他刚坐上内阁首辅时,骆养性跟他走的很近,皇帝那边有什么小动作,骆养性都会转告给他。

    可不知道为何,自打袁崇焕下狱,温体仁上任次辅后,骆养性就逐渐在疏远他。

    起初,周延儒还以为骆养性跟温体仁有什么过节,可温体仁说两人往日无怨近日无,不可能有过节。

    周延儒又去打听骆养性跟袁崇焕的关系,两人萍水相逢罢了,谈不上生死之交。

    如今王文海出事,崇祯是什么态度,接下来又是如何安排,周延儒都还没消息,他急需骆养性放个话,但他也担心骆养性拒绝他,折了他首辅的面子。

    也就在周延儒犹豫之际,下人来报王冾求见。

    “让他进来吧。”周延儒很清楚,王文海死了,王冾不慌才怪。

    王冾火急火燎的跑进来,开门见山地道:“阁老,孙家父子欺人太甚!还请阁老为我做主!”

    周延儒没有立即搭话,而是让王冾坐在火盆旁边,道:“你先别激动,暖暖身子慢慢说。”

    王冾没那工夫暖身子,继续道:“我儿被孙钤那厮算计,死于非命,更让我捉摸不透的是皇上让我查诏狱一事。”

    “什么?”周延儒双眼猛然张开,盯着王冾。

    就连温体仁都有些坐不住,站起身来问道:“你说皇上让你查诏狱一事?”

    “是这样。”王冾如实回答。

    温体仁接着问:“没让你抓孙钤?”

    “没有?”王冾摇着头。

    温体仁感觉不对,“那皇上让你查什么?”

    王冾答道:“让我去查是谁指使我儿对付孙钤,我就想不通了,我儿被孙钤害死,皇上问都不问,反而放了孙钤,他孙钤只是被我儿欺负罢了,皇上却派我务必查出幕后主使。”

    周延儒和温体仁四目以对,两人都感觉到这事变得复杂起来。

    王冾丝毫没察觉周、温两人的反应,还在那里抱怨着,“他孙钤是孩子,我家文海难道就不是孩子了吗?皇上为何如此偏心?”

    周延儒脸色一变,急忙道:“住口!”

    在大明谁都可以被背后骂,唯独皇上不能背后骂,即便骂那也只有言官有那个资格。

    王冾这才反应过来,忙道:“下官一时怒火,这才说了胡话,两位大人千万别放心上。”

    “皇上让你查案子,给你时间期限没?”周延儒拉回正题。

    王冾摇晃着脑袋,“没给时间,没给期限,也没说刑部、大理寺陪同,只让下官去查。”

    “嗯,既然如此,你就好好去查,皇上没给你条件,你就无需束手束脚,放心大胆的去查即可,你不是想给你儿子报仇嘛,这正好是个机会啊。”

    周延儒点拨着王冾。

    王冾如梦初醒,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还是阁老英明,我咋就没想到呢,不就是幕后主使嘛,下官去查就是。”

    “那就不要耽误时间,速速去办。”周延儒开始送客。

    王冾起身给周、温两人行礼告退。

    “阁老,皇上明显是在偏袒孙家,你为何还要王冾查到孙家头上?”温体仁有些看不懂。

    周延儒解释道:“老夫虽然没看懂皇上的意图,但老夫有种不好的预感,为了保守起见,我们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温体仁明白了,“阁老是想放弃王冾?”

    “走一步算一步吧,希望是老夫想多了。”周延儒没有给出正面回答,随后继续道:“看来老夫真要宴请一下骆养性。”

    崇祯让王冾查案,却什么都没要求,这让周延儒提高了警惕性,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周延儒需要从骆养性那里打探到情报。

    尤其是皇宫深处的第一手情报,那是最重要的东西。

    “老夫这就写请帖,你亲自送到骆养性家中,老夫就不信了,首辅亲笔请帖,次辅亲自送达,他骆养性还不给面子。”周延儒说干就干。

    温体仁还是没啥安全感,他跟周延儒一样,警惕性极高,“阁老,我们不能单靠骆养性,以我看你有必要进宫一趟。”

    周延儒是聪明人,明白温体仁的意思,诏狱出事虽然不归周延儒管,但王文海死了他就可以插话了,毕竟王文海曾是京营总兵。

    借着给汇报王文海死讯的机会,在崇祯那里摸清他的真是意图,此来双管齐下,更具有安全性。

    “你说的不错,你去找骆养性,老夫马上更衣进宫。”周延儒换了衣服,急忙向皇宫而去。

    ……

    乾清宫里,崇祯已得知王文海死讯,但他只是简单的哦了一声,便再无下文。

    当周延儒给他汇报这事时,他没说自己知道,也没说自己不知道,依旧是简单的哦了一声,便没在理会周延儒。

    周延儒见崇祯没继续这话话题,他也不好接着讲,只能尴尬的站在那里。

    “爱卿还有事?”崇祯批阅了会儿奏章,抬头见周延儒没走,问了一句。

    周延儒装傻道:“皇上,王文海死亡这事,需不需臣派人去查一查?”

    “不用了,朕已经让王冾去查了,你忙你的就行。”崇祯开口说道。

    周延儒见机会来了,马上顺着崇祯的话问:“王文海是王冾的儿子,而王文海是死于孙钤之手,让王冾去查臣担心会有所误判。”

    “没关系,朕信任王冾,相信他不会乱了方寸。”很可惜,崇祯没上当。

    反而,周延儒被崇祯挖了个坑,“对了,建虏迟迟未退,你作为内阁首辅,可有什么主意?”

    这……

    周延儒一时无话,他是首辅不错,但他只是个文官,从没触碰过军事,哪里知道如何退敌。

    “此来国家大事,臣不敢一人断言,所以臣约了内阁成员,稍后臣等就要一起商议这事,然后汇报给皇上。”周延儒反应倒是很快,瞬间就化解了尴尬。

    “退敌之事就交给孙承宗去办吧,你们内阁就不要插手了。”崇祯心里有了怒气,连内阁首辅都不知道如何退敌,内阁成员又如何知晓。

    周延儒分明是在敷衍他,他又岂能看不出来。

    ……

    另一边,城墙之外,一小队建虏骑兵,再次临近京师城门。

    孙承宗得知情况,火速上了城头,观察敌人动静。

    “父亲,他们数量不多,让孩儿带人杀出去,保证他们有来无回。”孙钤请求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