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驸马爷 > 第38章 崇祯最忠诚的两条狗
    孙钤之所以提醒周延儒,并非出自好心,而是想让周、温两人相互猜忌,互不信任,让这两个奸臣内斗起来。

    只不过周延儒和温体仁都是老狐狸,并不会在孙钤面前流露出彼此猜忌。

    “孙钤,你们几个在后面嘀咕什么呢?”崇祯今天心情大好,听闻孙钤跟周延儒两人嘀嘀咕咕,也就好奇问道。

    “哦,回皇上,温大人说他是皇上最忠诚的狗,周阁老有点不服,说他才是皇上最忠诚的狗,小的就劝他们两个别争了,他们都是皇上最忠诚的狗。”

    话罢,孙钤还看着周、温两人,问道:“周阁老,温大人,小的没说错吧。”

    周延儒脸色很难看,他可是堂堂内阁首辅,没有丞相之名,却又丞相之权,被憨货如此侮辱,简直是奇耻大辱。

    还是温体仁脸皮更厚,对着崇祯点头哈腰道:“皇上,孙钤说的不错。”

    不承认也得承认,承认就证明他们是崇祯的狗,不承认,就说明他们对崇祯不忠,在保名声还是保命的选择上,温体仁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内阁次辅都这么说了,周延儒只能跟着厚脸皮,道:“的确如此。”

    “呵呵,你们两个啊,且不是承认自己是狗了。”崇祯还把周、温的尴尬点破。

    一时间,文武大臣忍不住的偷笑。

    “嘿嘿,只要能给皇上做事,臣当狗也是荣幸。”温体仁的不要脸技术,果然是练到无人能及的地步。

    “温大人,果然是条好狗啊!”孙钤趁机补刀。

    温体仁内心火冒三丈,当着崇祯的面却不好发作,只能强露笑容道:“既然给皇上当狗,咱能不当条好狗嘛。”

    “唉,什么狗不狗的,你们都是我大明的重臣,这种话就不要再说了。”崇祯适可而止,拉着孙承宗继续往前走。

    周延儒和温体仁四目相对,彼此都露出怒气,恨不得把孙钤当场生吞。

    ……

    回到城内,崇祯大摆宴席。

    朝廷所有文臣武将全部参加。

    宴席上,崇祯坐在上位,接下来就是孙承宗和孙钤,朝廷的首辅和次辅只能坐在第四和第五的位置,这让周、温两人极其的不爽。

    可不爽也没办法,谁让孙承宗父子立了大功,他们只能沦为这场演戏的配角。

    “众卿家,孙爱卿击退建虏,收复失地,解救大明于水火,来,一起敬孙爱卿!”宴席开始,崇祯站起身爽朗笑道。

    孙承宗诚惶诚恐,连忙道:“这次能成功击退建虏,收复失地,全靠皇上调度有方,指挥得当,乃是皇上救大明于水火,臣不敢抢功。”

    崇祯笑得更加灿烂,“唉,爱卿不要在谦虚了,来,喝酒!”

    话毕,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众人见状不敢怠慢,皆是一口喝完杯中酒。

    开席流程走完,就意味着宴席正式开始,孙钤看着满桌子的好酒好肉,肚子咕咕叫,这段时间吃雪太多,他早就想念大鱼大肉。

    酒杯刚刚放下,他拿起一只烧鸡就啃起来。

    孙承宗见状就开骂,“逆子,你这模样有辱斯文!”

    “我也不想的,这不是要给崇祯装憨嘛!”孙钤心中也很憋屈,只能自己给自己诉苦。

    崇祯却觉得孙钤这番倒有几分可爱,“爱卿,算了,这几日他也够辛苦,就让他敞开吃。”

    有了崇祯的话,孙承宗便不再管束孙钤的粗鲁行为。

    “让皇上见笑了。”孙承宗放下手中的筷子,作揖说道。

    崇祯喝了一口酒,话锋转回正题,“孙爱卿,快给朕说说,你们如何击退建虏的?孙钤又是如何靠一千人收复失地的。”

    孙承宗只好把事情的详细经过,一五一十的讲给崇祯听。

    崇祯听后大为感叹,“虎父无犬子,你们孙家又要出一位能臣了。”

    “那是自然!”孙钤趁机插话,“从古至今,孙家就人才辈出,皇上你可能不知道,民间有句网络用词叫姓孙的惹不起!”

    “切,老夫可从没听说过这句俗话!”众人听不懂网络用词是什么意思,都推测跟俗话一个意思,周延儒便抓住机会,准备报复回去。

    “嘿!周阁老你还别不信,小的句句属实,不信那话,小的可以给你列举几个。”孙钤才不会给周延儒机会。

    “哦?既然如此,那你说说。”崇祯来了兴趣,催处道。

    孙钤用手擦拭着嘴边的油,然后道:“ 皇上你听小的慢慢道来!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惹了孙悟空,结果天宫差点被毁;两千年前吴王的爱姬惹了孙武,结果被杀;还是两千年前,庞涓惹了孙膑,结果庞涓马陵身死;一千年前,曹操惹了孙权,结果赤壁战败; 如今建虏又被我孙家打败,这不是足够说明姓孙的不好惹嘛! ”

    原本他还想说,三百年后,满清惹了孙中山,结果满清覆灭,可担心会被当成神棍,也就忍了。

    “哈哈,还真如你所说,果然啊,孙家个个都是豪杰,大明有你们父子,此来幸事啊!”崇祯笑的很开心。

    恐怕这是他登基以来,笑容最多的一天吧。

    “那是,就连我家老爷子都有句名言,若孙氏尚存,必灭金!”孙钤继续吹嘘。

    孙承宗则是眉头紧锁,老夫何时说过这话?

    “一派胡言,皇上万不能信,大明有皇上这样的明君,才是幸事。”周延儒趁机恭维道。

    孙钤瞪着周延儒,“不管是不是胡言,总之小的说得全是事实,这也证明了,姓孙的你惹不起!”

    这话无疑是在暗示周延儒,你惹不起老子,最好给老子老实点。

    崇祯心情大好,就帮着打圆场,“你们都是朝廷重臣,朝廷有你们都是大明的幸事,大明的未来还要靠你们,来,喝酒。”

    众人举杯,再次一饮而尽,孙钤和周延儒的对骂也算中止。

    崇祯担心两人又吵起来,马上转移话题,“爱卿,此次你立了大功,可想要什么赏赐?”

    孙承宗放下手中的酒杯,认真道:“臣能给皇上排忧解难已是幸事,不求任何赏赐。”

    崇祯不乐了,正色道:“唉,让你说你就说。”

    孙承宗想把赐婚这事再提出来,但看着现场人多,担心有人搞事,便打消念头,改口道:“若皇上真要赏赐,就赐臣辞去兵部尚书一职吧。”

    哗!

    此话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周延儒和温体仁更是万分诧异,极其不解的盯着孙承宗。

    就连孙钤都没想到,孙承宗会说出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