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驸马爷 > 第45章 深居皇宫,不知民间疾苦
    刑部监。

    “温大人,这次又给我带来什么好消息啊。”王冾宛然不知,危险已经临近,还在优哉游哉的躺在那里。

    温体仁脸色阴沉,恨得不生吞了王冾,若不是他传信失败,自己当下也不会有被动局面。

    好不容易得来的次辅位置将会丢掉,弄不好还要退出内阁,这都败王冾所赐。

    “的确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温体仁沉声说道。

    跟着周延儒共事多年,温体仁早就在周延儒那里学会了,把资源榨干到最后的手段。

    周延儒之所以留着王冾,就是为了让王冾顶罪,现在温体仁要灭了王冾,也是为了保自身周全。

    只是直接灭了王冾,太便宜了周延儒。

    温体仁也是一只老狐狸,怎么可能任由周延儒摆布,周延儒在周府给他说的话,他压根不信,为了确保还能留在内阁,他绝不会坐以待毙。

    他要用王冾做最后的还击。

    原本, 他是想死心塌地的跟着周延儒混,可孙钤在回城时给周延儒说的话,以及周延儒对他撒手不管,都让他提高了警惕心。

    他不能让周延儒把他弄下去,即便两人真有翻脸那天,他也要保证是自己获得胜利。

    王冾浑然不知周、温两人已发生了微妙的关系,还期待着周延儒能带他出去,“是不是周阁老让温大人带我出去啊?”

    死到临头,还想着出去!

    温体仁心中嘲笑一番,开口道:“恰恰相反,你传给建虏的书信,被锦衣卫知晓了,骆养性找了周延儒,说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周延儒担心牵连,把你供了出来。”

    “什么?”王冾十分错愕,“这怎么可能?”

    温体仁摇着头,“这怎么不可能,官场上讲究的就是利益来往,周延儒推荐你做兵部尚书,那是为了他的目的,如今你对他没有任何利益价值,把你抛弃很正常。”

    王冾还是不相信,连忙道:“我要见阁老,麻烦温大人告知阁老一声,我要见他。”

    温体仁内心一阵冷笑,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周延儒,果然是一条好狗。

    “王大人,你醒醒吧,通敌可是死罪,他周延儒怎么可能见你,这次老夫能来见你,都是冒着生命危险。”

    话罢,温体仁又添油加醋了一把,“你想想看,若周延儒真要救你出去,为何这么久了,他还没有动静?”

    王冾不闹了,开始沉思起来。

    温体仁抓住机会,接着洗脑道:“你若不信老夫的话,那老夫问你,你的那份信件是不是一共12个字?”

    王冾一惊,“温大人怎知?”

    王冾写的信件,并没给周延儒和温体仁过目,按理说周、温不知道才对。

    温体仁冷笑一番,“还老夫怎知?骆养性跟周延儒达成了交易,骆养性把信件给周延儒销毁,周延儒灭你口,如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这事跟骆养性又有什么关系?”王冾继续问道。

    温体仁知道这事不讲明白,王冾是不会配合他的,便接着道:“你没出事前,周延儒跟骆养性见了一面,骆养性告知周延儒,皇上要对你动手。

    你以为那天在乾清宫议和,周延儒真在帮你啊,他是在帮他自己,因为那时候皇上在怀疑你跟他是不是朋党。

    周延儒亲自把你打进刑部监,又让你暗通建虏,这事又被骆养性知道了,若皇上查到源头,骆养性都跑不了,他们自然要自保。

    为了解决你,周延儒不方便出面,就找了刑部尚书,好在刑部尚书是老夫的人,就把这事告诉了老夫,老夫这才匆匆赶来。”

    温体仁说的有鼻子有眼,而且毫无漏洞,王冾这回是不信也得信。

    短暂的思索之后,王冾进入了圈套,开始咬牙切齿起来,“好你个周延儒,建虏围城以来,所有事情都是你吩咐我去做的,现在居然要杀我灭口!”

    温体仁乐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王大人,老夫很想帮你,奈何周延儒是首辅,老夫势单力薄没办法还你一个清白啊。”

    王冾立马上钩,还不需要温体仁说,他自己主动表现起来,“还是温大人仗义,温大人且放心,我跟周延儒这么多年,关于他的把柄还是不少,我马上写下来,麻烦温大人上交给皇上。

    哼,他周延儒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

    温体仁内心别提有多高兴,急忙道:“好,既然王大人决心揭露周延儒的罪行,老夫就不能再助纣为虐,王大人尽管写,写完之后老夫立马进宫面圣。”

    王冾还真就写起来,凡他知道的周延儒黑料,丝毫没有隐瞒,全部写出来。

    “温大人,一切就靠你了,事成之后,另有重谢!”王冾把证据给了温体仁。

    温体仁过目之后,隐藏着内心的喜悦,“王大人放心,老夫这就进宫见皇上,这几日王大人也辛苦了,我让下人准备了些饭菜,你先填填肚子,等着老夫的好消息。”

    “多谢!”王冾拱手答谢,待温体仁走后,他开始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

    次日,乾清宫。

    崇祯上完早朝,拉着孙承宗一起走进暖阁。

    “爱卿,朕昨晚思索了一夜,觉得还是你做兵部尚书最为妥当,你就不要再推辞了吧。”崇祯还在挽留孙承宗。

    孙承宗却无心聊这事,“皇上,老臣想跟你谈谈练新军一事。”

    提起练新军,崇祯笑脸就没了,自从他当上皇帝,最头疼的事情即不建虏也不是流寇,乃是钱财。

    钱钱钱,做什么都要钱,可偏偏国家没钱。

    到现在各地军饷都还欠着呢,也就辽东补发了三个月的饷银,朝廷哪还有钱让孙钤去练新军啊。

    孙承宗看出崇祯的心声,笑了笑道:“皇上,臣昨晚跟犬子聊了一番,他说他练新军,不要朝廷出钱。”

    “当真?”崇祯又乐了,而且双目还带着希望的曙光。

    若全天下的士兵都不要朝廷出钱,那该多好啊!

    “臣不敢妄言。”孙承宗作揖说道。

    崇祯上一秒还在高兴,下一秒又收敛了笑容,“可这也不行啊,如今全国税收都靠农民,若再让农民强行参军,谁去种地交税?”

    孙承宗内心一阵苦笑,如今全国流民四起,田地也是十室九空,皇上还担心农民种地交税一事,看来皇上久居深宫,不知民间疾苦啊。

    “臣想了想,可以不要农民参军。”孙承宗不敢说实话,只能另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