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驸马爷 > 第76章 读书的好处
    得到李守琦的承诺,赵庆欣喜若狂,离开李府时几乎是一蹦一跳,睡觉时都还面带笑意。

    次日夜晚,又到了跟老沈约会的时辰。

    赵庆照旧来到角落,见老沈还没到,又一次躲在阴暗的角落里。

    虽是四月的天,京师的夜晚,还是那么的寒冷,冷风吹过,赵庆不由的哆嗦一下,双臂环抱,紧缩着身子。

    “孙大人,人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赵庆哪里知道,在另一个角落,孙钤带着老左正观察着他。

    “不急,这么冷的天,先冻冻他!”孙钤嘴角露出一丝弧度。

    反正他穿了棉衣,暖和的要命,反观赵庆还是一身甲胄,不冷才怪。

    一阵寒风吹过,赵庆缩了缩脖子,他的手脚冰凉,实在受不了,干脆蹲下来,蜷缩成一团。

    同时抱怨着:“这该死的老沈,还不来,还要让本将等到什么时候!还有这该死的气候,都四月了还这么冷,要不要人活了!”

    堂堂京营参将,如此狼狈,也算难得一见。

    孙钤见差不多了,这才让老左准备。

    老左点点头,往怀里放了个东西,绕了一圈才向着赵庆走过去,别看老左昨天被打了三十军杖,此人身体很是硬朗,休息一天再擦了几服药,居然就能下床行走了。

    这种人,天生就是当兵的料。

    ……

    赵庆见有人来了,急忙站起身,恢复了往日那副趾高气昂的样子。

    “对面可是赵大人?”老左先试探的问了一句。

    赵庆发现来者不是老沈,脸色一沉,“你是谁?深更半夜到处瞎跑什么!”

    老左向前走了几步,“果然是赵大人啊,大人有所不知道,我是替老沈而来。”

    赵庆只听过老左的名号,从没见过老左本人,听老左这么一说,警惕性松了不少,忙问:“老沈为何叫你来,而不是他自己来?”

    孙钤早给老左想好了对策,“回大人的话,傍晚时孙钤带着老沈和老左出去了,老沈担心晚上回不来,特让小的来替他见大人。”

    说到这里,老左顿了顿,从怀里拿出个小袋子来,双手递给赵庆,“老沈给小的说,只要大人见到这个袋子,必然会相信小的的话。”

    赵庆眼皮子下沿,盯着老左手中的袋子,那袋子他自然认得,正是昨天他给老沈装赏银的袋子,若非自己人,老沈不可能把这袋子拿出来。

    这下,赵庆彻底的放松戒备。

    “孙钤带着老沈和老左出去干嘛?”赵庆眉头一皱,问道。

    老左继续说着,孙钤教给他的瞎话,“老左伤势更严重了,孙钤不相信军医,就带着老左去外面找大夫,同时担心老沈的伤势,索性也把老沈带着。”

    赵庆点着头,他相信了这鬼话,“原来如此,那你这次来,可有什么消息告诉本将?”

    老左继续说着鬼话,“自然有,老沈说他想出良策,保证新军营从此解散,只不过需要大人的支持。”

    赵庆大喜过望,忙问:“老沈想到什么良策?”

    老左犯了难,“他没告诉小的,他走之前只让小的转告给大人,明日晚间在熙春苑见面,他已订好了房间,想感谢一下赵大人的照顾。”

    赵庆是明白人,自然懂老沈的意图,若把重要机密告知一个跑腿的,万一被跑腿的抢了功劳,那就亏大了。

    正所谓,兄弟是兄弟,利益是利益,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

    至于去熙春苑嘛,完全是老沈想抱自己的大腿,好让自己升他的官。

    嘿,这个老沈还真会来事,刚好自己有段时间没碰姑娘了,就趁这个机会,好好享受一番。

    “也罢,等老沈回来,你告知他一声,本将准时到熙春苑。”赵庆笑道。

    老左作揖道:“好的,那小的就先告退了。”

    “嗯,你去吧。”赵庆招了招手,至始至终,他都没有产生过怀疑。

    反而是火速离去。

    熙春苑可是繁华之所,赵庆打算沐个浴,漱个口,再修个胡子,换身好看的衣服,为明晚的享受做准备。

    一下子,赵庆觉得这四月间,也不是很冷嘛。

    至于老左,先向新军营方向走,走到半路忽然转弯,悄悄的回到孙钤所待的角落。

    “办好了?”孙钤见老左回来,问了一声。

    老左如实回答,“办好了,他还说准时赴约。”

    孙钤乐了,从古至今,准时赴鸿门宴的人不少,他赵庆也将成为其中之一。

    “大人,小的实在想不通,今晚分明就是抓赵庆的好机会,你为何不动手呢?”这问题憋了老左许久,想问又不敢问,最终还是鼓起勇气,问了出来。

    孙钤一笑,解释道:“京营始终是李守琦的地盘,在京营抓人,李守琦岂能不管,何况京营之中还有很多参将是赵庆的人,就算我们抓了赵庆,那些参将也不会让我们安全离开。”

    老左明白了,这是要赵庆孤立无援,才能放心大胆的抓人。

    “熙春苑小的听说过,那里花销不低,赵庆就不会怀疑吗?”老左又问出第二个问题。

    这问题更好解释了,“我给你的那个袋子,就是赵庆装赏银的,老沈刚拿到一笔赏银,在熙春苑请一顿也正常。”

    “哦!”老左明白了,连连称赞,“还是大人聪明,像我这种大字不识的人,只能靠武力吃饭,果然啊,还是读书识字最重要。”

    孙钤最近设的局,让老左深深钦佩。

    之前孙钤不管新军营,就是在观察谁是骡子谁是马,确定骡子和马后,孙钤就把老左定为心腹,还让老左去给赵庆挖坑。

    这一连串的事情下来,大字不识的老左,既感觉到读书识字的重要性,又为自己只有一身武力感觉到自卑。

    孙钤看出老左心思连忙劝着,“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老左你别想的太多。”

    谁知,老左还感慨上了,“大人有所不知,小人有个亲戚,原在辽东做右都司,就因为他是一介武夫,不懂心机,结果常被同僚算计,他实在无法忍受就辞官还乡。

    小的时常在想,若他多读书多识字,或许就不会被人欺负,也就也不至于三十岁就辞官养老了。”

    “呦,看来你这亲戚还是位能人啊,既然他在家无事可做,你何不把他介绍到新军营来。”

    刚好自己缺几个副手,那人又曾是辽东右都司,算起来也是个人才,可不能埋没了,何况才三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让他来给自己做副手,刚刚合适。

    “好咧,小的明日就给他写信,让他到京师来。”老左急忙说道,深怕孙钤后悔。

    孙钤又哪里知道,当那人站到他面前时,他将吓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