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我吸取了万物魂魄 > 第110章 替天杀贼
    庙会结束之后,众人相携归家,何进及时赶到,同何皇后站在一处。

    此时灵帝已然陶醉于庙会盛景中,尽管黄巾之乱刚刚平定,竟然也生出一种自己乃是当世明君的幻觉。

    只见灵帝召唤张让、赵忠,身姿摇晃,不胜感慨道:“二位爱卿,你可知如此良辰美景,朕竟然想起一个人来!”

    “陛下,如此好兴致,想起的人,定然非同一般。”张让笑道。

    赵忠也拍马道:“又或者是先贤明君,陛下心向往之?可在小人看来,陛下即使相比秦皇汉武,也是各擅胜场!”

    一时间,百官的阿谀奉承之语不绝于耳,灵帝大为得意!

    “诸位爱卿所言极是,但朕所想的人,其实近在眼前。”

    灵帝左右皆有美人相伴,春风得意。

    “不知楚昭寻,现在何处?”

    “楚昭寻”三字一出,赵忠勃然变色,而张让、何进则侧耳倾听。

    “陛下,怎么想起冀州牧楚大人来?”赵忠干笑道。

    “赵阿母有所不知!”灵帝竟然当众喊起赵忠的爱称来,总算令赵忠心思稍定。

    “自从楚汉进贡了红婴回春丹后,朕可是重焕青春!”

    话音未落,身旁的两位美人便嗤嗤地笑了起来,眉目含春,令在场的男人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那是陛下龙精虎猛,有千秋万代的寿数,恐怕楚大人是否进贡丹药,都是一般!”

    赵忠口舌干燥,极力劝服灵帝,莫要对楚汉太过看重。

    “赵阿母,其中妙处,不在寿数,你是不会懂的呵!”

    灵帝哈哈大笑,这简直是对赵忠赤裸裸的侮辱!

    赵忠一时间无比茫然,他素来受灵帝恭敬,何时听过这般言语?

    “哎呦,”灵帝自己一拍脑门,道:“是朕失言了,赵阿母切莫往心里去!”

    赵忠讪讪地笑笑,他自然不会懂得灵帝用了那劳什子丹药后有多么得意,只是心中这份恨意,自然而然地转嫁到了楚汉身上!

    见赵忠吃瘪,张让便适时地上前进言道:“陛下,楚大人少年英侠,兼有回春妙手,若是只做冀州牧,是否有埋没人才之虞?”

    “张阿父提醒的是!”灵帝恍然大悟道:“依张阿父之见,该给楚大人什么官职为好?”

    张让尚未搭话,何进便站出来道:“陛下,朝廷此时并无空缺,若是单独为楚大人腾出一条晋升之路,恐怕令人齿寒!”

    见何进阻拦,担忧之心溢于言表,张让不免得意,心道:“何进知道楚汉不再是士族阵营,而是我张让的飞刀,因此紧张。”

    “可是天子之意,想来顺水推舟容易,逆流行之艰难,他何进一个杀猪的,是不会明白的!”

    果然,灵帝皱起眉头道:“大将军此言何意,若是人才无处安放,朕的朝廷,岂非腐败之极?”

    听闻灵帝此言,刚刚还跃跃欲试的赵忠、袁隗等人便蔫了。

    而何进退下,在阴影处,嘴角勾起。

    他自然是希望,楚汉在洛都中握着实权的!

    “陛下,”张让趁机进谏道:“楚大人本是冀州牧,武官之道,似乎已经没有余裕,不如送到尚书台去,潜心深造?”

    尚书台?

    何进一惊,继而一喜。

    赵忠一惊,继而一怒!

    这得从尚书台是个什么所在讲起。

    八个字,出纳王命,敷奏万机!

    意思就是,上报给皇帝的奏章,三公过目,尚书台要复核!

    皇帝发令,尚书台负责转达!

    这[转达]二字,道道儿可就多了。

    一直以来,尚书台都是士族的大本营,是对抗宦官把持朝野的最后一道壁垒。

    毕竟东汉末年,宦官的势力大到可以直接拆开奏章,若是弹劾自己的,便可以扔了不表,再暗暗将上奏者杀死。

    但无论如何,尚书台的众人齐心协力,还是会有三三两两的奏折,落入皇帝眼帘!

    当然,至于皇帝如何操作,全看昏庸与否了。

    如今张让举荐楚汉进入尚书台,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挑剔之处,毕竟楚汉乃是立了战功,一点一点爬上来的,身家关系清白的很。

    可有渠道打听消息的大小官员都知道,他楚昭寻已经是张让的鹰犬了!

    更有甚者,说是楚昭寻入洛都的第一晚,便是在张让寝宫中度过的——当然也的确是这样。

    于是士族们大为反对,而赵忠为首的宦官集团,也是颇有微词。

    因为张让人家脱离十常侍了啊!

    现在他要对付士族还是这些老同僚,还说不准呢!

    若是楚汉入了尚书台,再玩几手文字狱什么的,将士族、阉人都杀尽。

    那朝廷岂非张让一家独大?

    以何进为首的外戚,没有士族支持,焉能比断子绝孙的宦官更令皇帝放心?

    削权便是迟早的事!

    此时庙会结束,本就是一副繁华过后的落魄景象,而众人的心,又如水桶一般摇晃。

    朝中风云,便系在灵帝的一句话上!

    “尚书台?”灵帝仔细思考了一番,道:“楚爱卿尚未加冠,若是安置于此处,怕是力有不逮吧?”

    众人见事情尚有转机,便闹哄哄地同意灵帝的话语。

    岂知张让早有预料,此时便昂然道:“陛下,老身斗胆问一句,陛下继位,成为明君的年岁,可曾加冠?”

    众人都静了。

    不少人更是想到:“怪不得张让屹立朝廷二十余年,从来稳如泰山!”

    “好!好!”灵帝抚掌大笑,“张阿父说得对,朕继位之时,尚且十岁,不也做到今日之地步了吗?”

    “来人,传令!”

    一名中常侍便急急忙忙地献上诏书。

    “冀州牧楚汉,今日起,兼任尚书台侍郎一职!”

    “陛下圣明!”

    张让带头跪拜,文武百官无奈,只得齐齐赞颂灵帝英明。

    “起驾,回宫!”

    灵帝笑意盈盈,忽然又道:“传朕的尚书侍郎,明日来殿中相会!”

    “领旨!”中常侍跪拜在地不敢起来。

    如此一来,[楚汉是张让鹰犬]的名声算是落实了,同时得到灵帝召见,乃是风光无两的朝廷重臣!

    此番散去,众人心中都各自思索着今后的道路。

    袁隗归家,见袁绍坐在门外的树下,疑惑道:“本初,你在此处作何?”

    “恭迎叔父大人。”袁绍起身恭敬道。

    袁隗心事重重,见袁绍眼神清澈,也无心盘问,没头没脑道:“本初,楚昭寻此后可有再来找你?”

    “自阳泉酒家烧毁后,未曾会面!”

    “是这样……”袁隗沉吟道:“今后若是楚昭寻来到袁府,必以上宾之礼相待之!”

    袁绍一怔,道:“叔父,为何作此改变?那赵忠的使者呢?”

    “拒而不见!”

    袁隗斩钉截铁,又郁郁道:“如此反复,实在悖于常理,可及时止损,乃是君子所为。”

    “谁能想到,他楚昭寻不是尖刀,而是开天辟地的巨斧呢?”

    见叔父如此忌惮楚汉,袁绍心领神会,便应和几声,随袁隗走入袁府。

    “可是,叔父……”袁绍在心中暗暗发誓:“孩儿已经有所觉悟,不会再言听计从了!”

    话分两头,那边厢赵忠回到住处,满心悲愤,却无处施展。

    此时,他真的想用一生繁华,换回鱼水之欢的能力,随便找一个女人,在肚皮上发泄一番!

    “赵大人。”

    身后,一位谋士模样的人闪身而出。

    “是你。”赵忠点了点头,道:“他张让,实在欺人太甚了!”

    “主公,自你与张让决裂,我就猜到会有这番结果。”

    赵忠默然不语。

    那谋士叹道:“只是没想到,那叫做楚昭寻的少年,竟然如此难缠!”

    “这把飞刀,着实扎到我的软肋了。”

    赵忠沉思一会儿,忽然道:“依你看,该当如何?”

    谋士皱眉,思索良久,道:“先下手为强!”

    “何意?”

    “主公,开春后,陛下要去白马寺求佛,那是咱们的巢穴所在,岂能叫别人占了便宜?”

    赵忠一凛,拱手道:“多谢指教!”

    正在赵忠主仆二人图谋如何聚而歼之时,洛都有史以来都足以载入史册的凶事发生了。

    在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等九大常侍的家中,忽然钻入了一支冷箭!

    家将明火执仗地搜寻凶手,只得到一道黑影猝然远去,和一句震耳欲聋的话!

    九家墙头,皆是如此。

    “冀州楚昭寻,替天杀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