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我吸取了万物魂魄 > 第180章 军纪严明
    由于郭典前后的转变实在太大,张郃、赵忠这样的直脑子实在转不过来。

    楚汉则气定神闲地接过郭典的佩剑,立刻将他扶起,道:“郭将军,你这是来试探我楚某人来了?”

    郭典也不掩饰,咧开嘴笑了笑,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

    “楚大人请看。”

    楚汉看了郭典一眼,拆开书信,只见落款人,便是此时身在洛都的皇甫嵩!

    整封信上,都阐述了楚汉在洛都中的所作所为,不乏溢美之词,连楚汉本人都有些脸红。

    最后,皇甫嵩是请求郭典派军救助楚汉,以免被袁氏兄弟铲除了英雄。

    楚汉合上书信,似笑非笑地望着郭典,道:“郭将军非但没有去救我,还险些在此处将我给埋了!”

    “不敢!不敢!”郭典此时如同一头顺毛驴,不管楚汉如何夹枪带棒地说话,都是笑呵呵的好脾气。

    “那为何郭兄没有出兵?”

    郭典深深看了他一眼,道:“袁氏昏庸之辈还不多吗?若是楚大人死在他们手中,说明你也不过是这样的男人罢了,还不足以踏在我郭典的头上!”

    楚汉顿时放声大笑,道:“郭将军,人力有时穷,我是真的险些死在了那些昏庸之辈手中的!”

    “那便是楚大人自己说的那些了。”郭典肃然道:“若是楚大人当真是真心对待那个死去的奴仆,自然也能以真心,获得志同道合之辈的相救!又何须我郭君业出手呢?”

    “好!”楚汉当即将皇甫嵩的书信揉为一团,“郭将军,我也问你一事!”

    “楚大人请讲!”

    “你今日臣服于我,究竟是看在冠军侯的书信面子上,还是我拿着冀州的官印,同时出手震慑住了你?”

    楚汉用手指着将旗上的弓箭。

    郭典听了,勃然变色,怒道:“若是楚将军如此以为,郭君业当真是错付了!”

    “那实际是如何呢?”

    望着楚汉自始至终,都一脸云淡风轻的神情,郭君业不由得叹了口气,道:“我听人说,楚昭寻未及弱冠,可看你的气度,便是六七十岁的老者,怕也是有所不及。”

    “何止未及弱冠。”楚汉失笑道:“我才十七岁。”

    “佩服。”郭典拱了拱手,道:“我之所以臣服楚大人,乃是三点!”

    “请细讲。”

    “其一,以你的武艺,便是将那支箭射在我郭典的脑门……”郭典敲了敲自己硕大的脑壳,笑道:“正如我对你所做的一般,也是易如反掌,但你没有。”

    “这又怎样呢,也许是我怕了你郭将军的声势。”楚汉哑然失笑。

    “非也。”郭典肃然道:“皇甫将军曾告诉我,身为将领,他的英勇不只是为了杀贼,而且为了抑制强大的自己。”

    郭典说起这段话时,眼神中还闪烁着对皇甫嵩的无比崇敬。

    楚汉便也肃然点了点头,“我记下了,只是……”

    他笑着指了指那支箭,“我摸到手就知道的,这支箭,是钝的!你郭将军无心杀我,我又何必去杀你郭将军?”

    郭典看楚汉识破了自己的机关,也是抚掌大笑,二人之间的些许芥蒂,通通消失不见!

    “其二呢?”

    “这其二么……”郭典笑道:“自然是楚大人方才的那番话。若是你不承认自己有造势的举措,我郭典,还真是不能尽信于你。你想,若是大丈夫不敢直言其非,还有什么可以指望的呢?”

    “我傻呗。你问我,我就说了。”楚汉摇头失笑,只觉得这郭典的脾气,着实有些古怪!

    “其三……”郭典肃然道:“乃与田先生有关!”

    “老田?”楚汉喜上眉梢,道:“他还好吧?他那老身子骨,被我拖着流亡了一日一夜!”

    “田先生很好,在他还没有抵达冀州时,已经被我的部下所救。”

    楚汉连忙躬身道:“多谢郭将军出手。”

    “何必谢我?我乃是钜鹿太守,这田先生是冀州茂才,又是钜鹿人,于情于理,我都应该搭把手。”

    “那就是田先生在你面前夸我了?”楚汉仍是不解。

    “夸奖是没有用的。”郭典摇了摇头,“事实上,皇甫将军不也对楚大人交口称赞,只是我需要一个眼见为实罢了!”

    “那老田是用了什么法子?”楚汉愈发迷惑了。

    “我临行前,向田先生说了我要去试探一番,你这冀州牧,究竟是不是德才配位!”

    “老田损我了?”

    郭典哑然失笑,道:“非也,田先生只是愣了一下,便摆了摆手,催促我快来!”

    楚汉一听,先是一愣,继而笑得捧腹,“哈哈哈哈哈!的确是老田的作风!”

    “楚大人,莫要小看田先生这样不闻不问的态度。”郭典正色道:“他令我有些触动的地方是,一位陪伴主公流亡日夜的忠臣,竟然在听到别人执掌大军去试探自家主公时无动于衷……这是何等的信任?”

    “所以,你心中怀疑,我其实是一个还不错的人?”

    郭典注视楚汉良久,终于承认道:“在我见过的人中,楚大人实在是凤毛麟角一样的人物了!”

    “是吗……”

    楚汉淡淡一笑,“只要郭将军不曾失望就好。”

    “楚大人,今日可要在巨鹿郡盘桓一夜,明日再行?”

    郭典躬身道:“也算是我为了冲撞楚大人赔罪了!”

    “不必了!”楚汉望着真定府的方向,道:

    “那里还有人等我。”

    “此人不由分说,非但唐突了主公,而且还耽误了我们的行程!”

    张郃仍然对郭典有气,愤愤不平地骂着。

    楚汉笑着宽慰道:“好了儁乂,你走的时候不还故意踢了一脚沙子么?够他吃的了。”

    张郃脸一红,道:“我知道这样做无异于幼齿儿童,可是……可是心中实在气不过!”

    “郭典其实气得有理。”楚汉正色道:“毕竟黄巾之乱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只是做了一些援助工作,逼着各地太守出兵救助皇甫嵩和郭典,而我身为冀州牧,却是无动于衷!”

    “可若不是主公相逼,那些太守又焉能毫不保留地出力?”张郃急忙声辩道。

    “那也只是我消耗他们战力的一种手段罢了。”楚汉淡淡说着,丝毫不避讳,“那时候我们根基不稳,若是各地太守联结起来,掀翻我们实在是易如反掌。”

    “可是……可是……”张郃哑口无言,道:“我也一直疑惑,为何主公那时并不出兵?”

    楚汉叹了口气,他又如何解释,自己知道张角很快就会病死,黄巾军失去了灵魂人物,将会不攻自破呢?

    自己凑上去建立个军功,自然也是好的,但树大招风,楚汉做到了冀州牧的位置,已经是意外收获了,这带来的一系列麻烦还没有解决,自己又何必再去招惹什么呢?

    楚汉不答,张郃也不再问了。

    “主公,我看这郭将军,倒是大才。”徐庶忽然出言称赞道。

    “徐先生,你怎么又为别人说话?”张郃无奈极了。

    徐庶捻须笑道:“只是陈述事实罢了。诸位看他今日带来的军队,大约有多少人?”

    赵长风想了想,道:“大概是七千人吧?”

    “赵将军统领十万黑山军,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无数,眼光也无比敏锐起来。”

    徐庶夸赞了一通,然后低声道:“你们可有发现,他们站立的地方,其实是一块田地?”

    “是呀,那又如何?”张郃不解道:“此时正是春耕时节,这些年日子不太平,老百姓们在荒郊野外开了一片新地,岂不寻常?”

    “那儁乂可有注意到,他的人马都是踩在哪里呢?”徐庶仍然微笑提示。

    此言一出,楚汉才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我看他阵法散乱,还以为有什么厉害的后手,原来是为了不踩到那些庄稼,而站在了田埂上!”

    “正是!”徐庶赞道,“主公果然聪慧。诸位想想,七千人的军队,竟然如此严明,难道不是为将者的本领吗?正是这样的雄壮威武之师,才能将祸害大汉的黄巾军一举击破吧!”

    张郃听了,脸上还是一副不屑的表情,但心中已经暗自佩服。

    “多谢徐先生提点。”楚汉点了点头,“此人的确不凡……或许,今后兖州的事务,也可以交给他呢!”

    “然也!”徐庶击掌道:“我们这些班底自然是碍了张邈那厮的眼,可是郭典乃是朝廷亲自封赏的钜鹿太守和卫将军,难道他还有什么话说?”

    楚汉点了点头,不停地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不由得喜上眉梢。

    说话间,众人终于抵达了真定府。

    楚汉望着万家灯火,心中不禁感慨莫名。

    “真定,我楚昭寻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