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九曲剑歌行 > 第135章 宫宴(三)
    正所谓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家宴进行的热闹而流俗,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席间觥筹交错,言语欢畅,其乐融融。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简文帝的心思根本不在这里,被那新晋的顺仪勾了去,彼此之间不过寒暄喝酒,歌舞升平不假,却是宫中数见不鲜的东西。

    这一次宴会太子也网罗天下所有的美酒,让大家好好品尝,也算是个小游戏,打发一下漫漫长夜,增进之间的感情。

    司马曜和司马道子二位好酒之人立马就被这个小游戏给吸引住,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地域的不同,往往也造就了各地美酒不同的风情。

    西凉北地,苦寒之地,其酒便进口如刀,回味似火;东晋为鱼米之乡,其酒便清冽绵长、大秦民风淳厚,其酒便品高味正;前燕酒,则甜糯绵密,细腻而不陈。

    头一轮喝得自然是西凉酒,正如西凉人的性格一般,初入口之时或许不觉如何,然后劲力却是甚大。这西凉酒入喉一刻钟便挥发出它的威力,简文帝也是有些微醉,催促着上第二轮酒。也幸好此时酒的度数不是很高,司马曜和司马道子二人还勉强撑得住。

    这第二轮是晋酒,这酒在百姓之中才是最受欢迎的,因为每个人在经历了繁重的劳作之后,没有什么比酒精更能麻木自己了。

    太子大喊一声:“还是我朝的酒好喝,西凉人的酒苦了些,怪不得人人不爱喝,只有那些没喝过好酒的人才喜欢喝!”

    简文帝假装不在意的看着他,仿佛太子的话中有话,莫非是暗示北地百姓生活凄苦,国土贫瘠并无大用,太子是想借各地的酒来暗讽各个国家时局。

    这当简文帝看破时,太子拍手宦官们端上的是燕国的酒,这酒发甜米香十足,两位公主都喜欢喝,便对着皇兄说道:“皇兄这酒好喝,不如多送我几埕。”

    他再度饮下一杯,然后走到新安身边道:“皇妹爱喝,为兄自然会让下人多准备,只是这就太甜,软趴趴无力,哪里比得上晋酒绵长!”

    简文帝也是举起酒杯喝两口之后,心里想到燕国的慕容一族,与秦人多次作战,打得他们抬不起头,这次向自己的国家点头哈腰求救,一点骨气都没有,怪不得太子会用软趴趴这个词语来形容这杯酒。

    最后一轮喝得是品高味正的秦酒,他拿着酒壶上前给简文帝倒上一杯,恭敬的请酒道:“父皇这酒味道纯厚,世家精酿,不是轻易就能弄到手,若父皇喝的话,儿臣愿意为父皇取来。”

    简文帝咳嗽一下,觉得太子太胆大,这话不就告诉自己想要收复北地山河吗?可哪有那么容易,前人石勒建立后赵,南征东晋,北侵代国,威风不可一世,后人符健灭赵建秦,多次南征,虎视眈眈也是狼子野心。

    太子虽然很有志气,可还是太年轻盛负,光有抱负却小看其他国家的实力,这样是不行的,找个机会鞭策一下才行,好让他看清楚现状。

    他缓缓张开龙口说道:“太子精心准备的四样酒确实是别出心裁,可朕并不是喜酒之人,皇子曜的《全劝农书》倒是让朕眼前一亮,当下土地兼并之风盛行,朕想用这书提醒世家大族,好好收敛一下自己的行为。”

    司马曜上前跪拜:“儿臣不敢贪功,里面也有皇兄的一份功劳。”

    太子本以为会很喜欢自己送的这份礼物。这份礼物里面包含的深意父皇应该不会不知,怎么反而夸奖起三皇弟呢?他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父皇有意鞭策自己,叫自己不要妄自菲薄,狂妄自大?

    自从司马曜立冠以来,名声也在仕人之中鹊起,可大家都是父皇的好儿子所以没有把他让做皇位的假想敌,两人的兄弟情义比山高比海生,自然不会怀疑他有二心。

    可思虑良久,太子还是决定暗中帮司马曜一把,因为,此事主要是司马曜起草的,必然会动摇氏族们的利益,加上他还未封亲王,自己作为他的好大哥,自然要帮他吸引了一**的火力与不满。

    既然如此,倒不如做成此事,况且司马曜的《劝农书》亦是利国利民之书,晋朝乃鱼米之乡,耕战体系所依赖的正是遍布在关中平原上的那些自耕农,倘若任由那些氏族豪强迫害百姓,那么伤到的是国家根本。

    便附议道:“儿臣也觉得三皇弟的《劝农书》写得极好,不如就让儿臣协助三皇弟办理此事。”

    “太子当真这么想?可愿意协助皇子曜办成此事?”简文帝紧紧的问道,皇威逼人。

    “儿臣愿意!”

    “儿臣也要皇兄的协助!”

    简文帝见二人倒也是一副诚意满满的样子,就答应了他们,去办理这件事情。

    了却这桩事后,太子和司马耀回到座位上尽情欢饮。

    曲终舞罢,已然是亥时时分,殿中监已经准备好祭月的流程,皇帝携同两位爱妃,皇子公主紧随其后,一同祭拜天上明月。

    祭月源于远古初民对月的崇拜,后来作为天体的月被人格化,成为月神。历代皇家称月神为夜明之神,道教兴起后称月神为太阴星君。而民间则多认为月神是女性,是嫦娥,称她为月姑或月姐。

    祭月在上古作为季节祭祀仪式被列入皇家祀典、例行祭祀后,民间就缺少了祭月的消息,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祭月成为皇家的专利。

    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

    殿中监的官员拿着祭文念道:“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大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带锡监,吹损箎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月。”

    简文帝虽然站立着祈福,可却是一副诚心诚然的模样,他紧闭双眼祷告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随后宦官把三根清香递到他手里,他一脸敬意地把香插在香炉上,便遣散众人各自回宫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