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开局弹劾朱元璋 > 第二十八章 好心当做驴肝肺
    “皇爷爷,万万不可!”

    朱允熥话一出口,顿时引来了全场的目光。

    众臣心中诧异不已。

    眼下正是铲除竞争对手的最佳时刻,朱允熥却不计前嫌,主动帮助朱允炆等人解围。

    不论朱允熥出于何种缘由,能有如此胸怀和气度,实在令人钦佩。

    比朱允炆这群伪君子好太多了!

    一时间,以前支持朱允炆的大臣都不禁变节,更加倾心敬仰朱允熥。

    若这两兄弟有一天要兵戎相见,想必很多大臣都会倒戈朱允炆而追随朱允熥。

    方孝孺等人,此刻已经顾不得什么对不对手的了,全然对朱允熥没了恨意。

    四个人在狐疑的同时,满脸感激地看着朱允熥,迫切希望能抓到这唯一的救命稻草!

    龙椅之上,朱元璋厉然看向朱允熥,怒问道:“有何不可?”

    朱允熥并没有慑于这位洪武皇帝的淫威,反而一脸淡然。

    他拱了拱手,正色道:“二哥伙同方孝孺等一众亲信图谋不轨,霍乱朝纲,此罪当诛,乃天理所在,不容姑息!”

    顿了顿,朱允熥话锋一转,凛然道:“但而今坊间关于细盐的舆论已成狂涛之势,远非人力可平息也。”

    闻言,朱元璋眉头微皱,眉宇间带着几分无奈。

    思量片刻,朱元璋豁然开朗道:“咱颁布限言令,不让百姓发言不就行了?”

    朱允熥摇了摇头,立马否决了朱元璋的办法。

    “堵悠悠之口,尽一家之言,治标不治本啊!”

    “而今细盐是华而不实的奢侈品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即使堵住了百姓的嘴,他们心中所想也不会因此而改变。”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

    “此举,恐怕只会让细盐越发滞销。”

    一时间,殿内众臣不禁纷纷交头接耳,小声夸赞起朱允熥的高瞻远瞩!

    “吴王殿下说的颇有道理,老臣甚是赞同。“

    “如此雄才大略,深谋远虑,将来他若当了皇帝,必然是位明君啊!”

    “没错,他肯主动搭救死对头,此般气度,非仁君而不可得。”

    “哈哈哈,若吴王殿下能当上储君,我定要视他为信仰,终身追随他!”

    龙椅之上,见朱允熥分析的头头是道,原本雷嗔电怒的朱元璋也渐渐平静下来。

    摸着胡须,朱元璋沉吟片刻后,有些烦躁地问道:“那你说如何是好?”

    “皇爷爷,解铃还须系铃人。”朱允熥淡然道。

    闻言,朱元璋愣了愣。

    旋即,他神色一凝,眼眸中浮现出一抹凶戾,看向朱允炆等人。

    目光才至,朱允炆四个人便慌忙低下头来,浑身战栗不止。

    “你的意思是,咱非得靠他们这群鼠雀斗筲之辈才能解府库空虚之难?!”

    朱允熥坚定地点了点头:“别无他法。”

    “相比于颁布限言令,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这一下,朱元璋犯难了。

    他眉头紧皱,看了看朱允熥,目光最终怫然不悦地停留在方孝孺等人身上。

    亲孙子竟敢伙同下臣欺骗自己,胆大包天,朱元璋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眼见事情有转机,方孝孺强忍着心中恐惧,连忙俯身贴地,殷切道:

    “恳请陛下降与昭昭皇恩,给吾等罪臣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日后陛下若要追责,吾等亦身死而无憾!”

    朱元璋显然不是很想给他这个机会,怒挥龙袍,冷哼道:“戴罪立功?你竟还有脸求咱!”

    朱允熥亦随声骂道:“天下人奉你为大儒,亏你还如此下作!呸!”

    “你们几个都是一群表面君子,大明的脸都让你们丢光了!”

    一时间,方孝孺只觉颜面无存。

    他狠狠地咬紧了牙关,因为头贴在地上,别人看不见他脸上的凶戾之色。

    此刻,方孝孺心中很是矛盾。

    这吴王到底是人是鬼?

    难道,他方才主动帮自己解围,就是为了能好好羞辱自己?!

    岂有此理!

    这般想着,方孝孺心中竟又对朱允熥起了恨意。

    不止是方孝孺,朱允炆、黄子澄、齐泰,三人脸上此刻都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恨。

    他们转眼就忘了朱允熥对自己的救命恩情,胸中仅剩下汹汹怒火。

    众人竟浑然不觉,朱允熥此般辱骂,是在救他们的命!

    朱允熥若不这么说,朱元璋怎么消得了气?

    真是好心当作驴肝肺!

    而表面上,四个人却是另一副模样,满脸的懊悔之色。

    朱允炆悔之莫及道:“皇爷爷,吾等自知罪责深重,可无奈木已成舟,孙儿悔之晚矣啊!”

    齐泰和黄子澄亦是一副幡然悔悟的模样。

    “恳请陛下法外开恩,让臣等扫清舆论,将功补过!”

    “是啊陛下,请给吾等罪臣一个机会,臣等定会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末了,方孝孺更是许下生死誓言,自断后路。

    “一个月内,臣等若还平息不了坊间舆论,无需陛下言说,臣等将自行了断!”

    他的话,令其余三人不禁心神一颤。

    但细细想来,为今之计,也只能这样了。

    若不展现出最大的决心,谁知道朱元璋会不会饶过他们呢!

    见方孝孺等人如此,朱元璋的脸色倒是缓和了不少。

    可另一边,朱允熥却不乐意了,他撇了撇嘴,好没气道:“一个月?你想得美!”

    “等你平息舆论,北伐大军都出塞外了,军饷运过去得一个月,再加上之前拖欠军饷的两个月,算起来全军将士就得四个月没粮饷可领。”

    “届时,岂不是军心大乱,还打什么战?!”

    闻言,殿内众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这……”

    一时间,方孝孺被怼得哑口无言,痴痴地张着嘴巴不知作何发言。

    这猖狂竖子,竟然又来坏我等好事,欺人太甚啊!

    “那,那就半个月!”

    半响,方孝孺才有些心虚地答道。

    朱允熥朗然一笑道:“好!半个月后细盐销量若还不见长,你们就提头来见我皇爷爷吧!”

    此刻,方孝孺四人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只能悻悻地干瞪着朱允熥。

    他们实在恨透朱允熥了!

    半个月内扫清舆论,谈何容易啊!

    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这半个月时间,方孝孺四个人必须得昼夜不息的四处奔波,游说各地儒生以及百姓。

    想扫清舆论,恐怕他们得讲到舌烂口溃,才有可能截取到一线生机。

    不过,相比于点天灯,这些苦都算不上什么。

    但即使这样,方孝孺四个人还是打心底的记恨朱允熥,依旧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丝毫没有半点感激之心!

    他们始终认为,若没有朱允熥,事态就不会发展成如今这样。

    龙椅之上,朱元璋满脸赞许地注视着朱允熥,心情颇为欣慰。

    这孩子,有远见!

    咱再观望一番,这段时间若熥儿没出差错的话,储君之位咱就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