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开局弹劾朱元璋 > 第九十章 逆转
    瓦剌中军大纛下。

    一众瓦剌大将皆是满脸狂热,齐刷刷地看着马哈木,蠢蠢欲动,等待他再次发号施令。

    彻夜激战,他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精神极度亢奋。

    马哈木双眼微眯,看着远处五里开外,磅礴如万川奔流,浩荡似乌云盖顶的明军方阵,正快速逼近战场。

    “又折回来了。”马哈木沉声道,他顿时恍然大悟,“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引我部全军出击,一战定胜负。”

    一名瓦剌大将迫不及待地问道:“大汗,打不打?”

    马哈木闻言,深吸了一口气,神色变得有些犹豫,凝眉思索起来。

    就在此时,脱欢眉头一皱,看向马哈木,劝道:“父王,明军兵力比我们要多,还是暂避锋芒,先撤军吧。”

    “明军的补给线被我部切断这么久,粮草必定所剩无几,他们已然是穷途末路,才会设下此计,欲与我部决一死战。”

    “我们只要将明军主力围住,与其周旋,不出十日,他们定然会因粮草短缺而军心大乱,土崩瓦解。”

    说着,脱欢的眸中闪过一丝狠戾之色,振奋道:“届时,我部便可兵不血刃,轻松覆灭明军主力!”

    马哈木转头看向脱欢,一脸肃然地撇了撇嘴,显然对他的提议不太认可。

    接触到父亲严厉的目光,脱欢神色微变,不禁感到有些窘迫。

    其实他分析得确实没错,就是太想当然了。

    一来,瓦剌大军人数过多,行军不灵活,若此时撤退,明军必然会趁势追击,保不齐会被打得方寸大乱,最终酿成惨败。

    二来,明军主力如今近在咫尺,若望风而逃,错失良机不说,瓦剌人的血性呢?岂不是全丢了,军中士气必将因此一蹶不振。

    “兵临阵前,岂有退而不战之理!”

    注视着脱欢,马哈木不苟言笑,厉声道。

    脱欢闻言一愣,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最终默默地低下头去,不再说什么。

    马哈木眺望远处变幻无常的战场,神色肃然。

    大敌当前,他可不敢有半分懈怠。

    “步军推进,迎敌。”

    ……

    混战当中。

    朱允熥猛然回首,发现身后回援大军如滔天洪水,滚滚而来,顿时心头一阵狂喜,咧嘴大笑道:“将士们,援军到了,给本王敞开了杀!”

    此战,关乎大明国运,王朝兴衰,朱允熥必须赢!

    说着,他战马蹄急,长枪直击而去,瞬间刺翻一个瓦剌骑军,将其牢牢钉在了地上。

    眼见大军已至,一众明军将士顿时士气大涨,战斗力也仿佛因此得到了提升,猛然反扑瓦剌大军,一转劣势。

    徐辉祖闻言,心头亦是振奋不已。

    血战一天一夜,他原本已经有些疲惫之意,但得知主力大军赶到,却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亢奋起来。

    徐辉祖手起刀落,砍下一个瓦剌步卒的头颅,断头尸体瞬间喷出一道血柱,飞溅到他的脸上。

    徐辉祖感觉脸上充满了浓郁的血腥味,那味道与汗液交融,使得他从其中尝到了杀戮的快感。

    他怒视着远处飘扬在烟尘中的瓦剌大纛,恶狠狠道:“欺我大明军中无人?如今虎狼之师已至,可再战否!”

    不多时,明军驰援而来的大军方阵与瓦剌大军轰然相撞。

    战线被拉得很长,一望无际的铁甲士卒挥刃相搏,目之所及,刀光剑影,断肢横飞。

    嘈杂的厮杀声,震得人耳膜欲裂,不少人都被这遮天蔽日的人潮冲得头昏眼花,看着身旁战友接连倒下,一时间,竟分不清此刻到底是现实还是梦境,满脸恍惚。

    一位明军将士在两军对冲时,被瓦剌人的狼牙棒重重地砸中了胸膛。

    他轰然倒地,器官瞬间被震裂,身体不住地抽搐起来,嘴里鲜血直冒。

    在他的周围,无数瓦剌军和明军,都跟疯魔似的,不断冲杀而过。

    将死之际,这位明军将士脑海中闪过了短暂的一生。

    不知道他看见了什么,眼中骤然流下两行热泪,也许是少时与玩伴在塘中的嬉戏,也许是从戎时与家中妻儿的离别……

    正是这一个个平凡的人,披甲执锐,投身于血与肉的战争中,才铸造了而今这铁血大明。

    他们暴露兽性,与蛮夷展开殊死搏杀,只求后代能有一片安宁之地。

    此战,若胜了,大明北境,至少五十年不用再受异族来犯之苦!

    庞大且汹涌的铁甲洪流后方,冯胜神色异常严肃,剑指朱允熥陷围之处,怒声道:“大明的好儿郎们,冲垮敌军军阵,接吴王殿下回营!”

    旌旗猎猎,战鼓擂擂。

    一时间,无数明军步卒手持战刀铁杖,愤怒地嘶吼着,朝着战斗最惨烈的地方,吴王大旗所飘扬之处,悍然发起冲击。

    朱允熥怒目咬牙,与外围明军策应,率领大雪龙骑,在瓦剌军阵中来回冲杀。

    另一边,徐辉祖所率不足三千大明铁骑,亦是一洗疲惫,越战越勇。

    ……

    两个时辰后。

    草原之上,血流成河。

    瓦剌大军损失惨重,终是支撑不住,鸣金撤退了,只留下满地纵横的尸体。

    看着眼前退如潮水的瓦剌大军,朱允熥伸手擦去脸上的血渍,狂傲大笑道:“十七万大军,也不过如此!”

    而在他的身后,仅存的七百余龙骑肃立于战场之上,原本雪白的银甲,此时已是一片血红。

    徐辉祖率领幸存的大明铁骑,清理完来不及撤退的瓦剌步卒后,策马来到朱允熥的身边,匆匆问道:“殿下,让末将引军乘胜追击?”

    朱允熥摇了摇头,沉声道:“疲惫之师,不宜再战。”

    “打了这么久,就算人不累,马也累了。”

    “再者,瓦剌大军十几万人,溃败的只是前军,满打满算,除去后勤,他们至少还有十万大军。”

    徐辉祖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朱允熥调转马头,扫视眼前无数明军步卒,朗声下令道:“二里外扎下营寨,整军待战!”

    ……

    朱允熥策马回转,在中军大纛下,再次与冯胜相见。

    远远看见少年将军归来,老将冯胜大步流星,立马走到朱允熥面前,单膝跪地,满脸肃然,抱拳道:“殿下,臣匆匆赶来,还是晚了一步。”

    朱允熥一提马缰,战马抬头打了个响鼻,缓缓停在了冯胜的面前。

    他翻身下马,将冯胜扶起,正色道:“不晚,七千人换瓦剌五万大军,值了。”

    顿了顿,朱允熥环视四周,没发现傅友德的身影,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诧异之色。

    “傅将军呢?”

    冯胜道:“他带着十六万大军,绕路去截断瓦剌大军的后路了。”

    说着,冯胜眉头一皱,略显担忧道:“军中一半的粮草都分给了蓝将军,他八万人得对付鞑子近三十万大军,难捱呀。”

    “臣所率十万大军,粮草已不足两日所需,傅将军那边恐怕也快要用光了。”

    闻言,朱允熥顿时面露凝重之色。

    “那咱们就必须得在两日之内,覆灭瓦剌十万大军,夺其粮草,而后火速前去支援蓝玉。”

    冯胜沉重地点了点头,他的眼前,徐辉祖也是满面愁容,眉头紧锁。

    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气,目光陡然变得坚毅无比,大手一挥道:“那就夜袭,来个马踏连营!”

    徐辉祖闻言,神色一凛,当即抱拳跪地,主动请缨道:“殿下,末将愿为前锋,再破敌虏!”

    朱允熥转过头,看着满身血迹,一脸视死如归的徐辉祖,不由感到一阵欣慰。

    蓝玉这些白发将军们,已经老去,终将会被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

    大明需要新的血液。

    朱允熥若想要一统天下,将日月所照之地,皆纳入版图之中,任重而道远。

    “好,就由徐将军来当任前锋大将。”

    “大破瓦剌,凯旋回朝之后,本王要亲自在陛下面前好生夸奖你一番。”

    徐辉祖抱拳,脸上满是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谢殿下!”

    朱允熥又看向冯胜,问道:“冯将军,你为北伐主帅,让徐将军当前锋大将,没问题吧。”

    冯胜闻言,没有丝毫犹豫,正色道:“徐达的孩子,臣一百个放心。”

    此刻,老当益壮的冯胜,只觉得胸中热血正滚滚翻涌。

    “瓦剌欠下大明的血债,今夜,咱们要让他们百倍千倍的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