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开局弹劾朱元璋 > 第一百章 倭患
    解缙无言,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而朱允熥,此时心中亦有了盘算。

    解缙虽然才华横溢,可他不懂人情世故,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若要用,必须得磨磨他的性子。

    朱允熥要好好整一下解缙,让他知道什么是朝堂凶险。

    正是此时,雨停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雨后的皇城,倒也平添了几分清新,红墙金瓦,草木清润,正如朱元璋此刻平淡的心境。

    仗打完了,孙子回到了身边,至少眼下,他不用再为家国之事发愁了。

    不多时,庆功宴继续进行,群臣尽情畅饮,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光。

    ……

    一轮落日,染红半边天,暮色浓浓,洒下万丈光芒,将整座紫禁城笼罩在黄昏之中,清冷而辉煌。

    百官散去,朱元璋虽然已经醉醺醺的,但还是带着朱允熥,又到文渊阁里,埋头处理起了政务。

    眼见朱元璋昏昏欲睡,却仍坚持批阅奏折,站在他身边的朱允熥不禁有些心疼,劝道:“皇爷爷,歇会儿吧,龙体重要。”

    对此,朱元璋却不为所动,目光依旧停留在手中的奏折上,解释道:“全国各地每日都有大事发生,呈上来的折子,皆与百姓生民息息相关,六千多万人,就等着咱发号施令,政务拖不得。”

    朱允熥闻言,看着身旁的朱元璋,若有所思,眸中陡然掠起几分敬意。

    都说当皇帝快活,当昏君的确是快活,坐拥万里江山,享不尽的后宫佳丽,酒池肉林,夜夜笙歌,为打造自己的梦中宫阙,不惜奴役万民。

    可若想当一位流芳万古的明君,难!

    不仅要有登峰造极的驭臣之术,还得承受得住无上皇权的反噬,手握生杀大权,很容易迷失在王权富贵的毒瘴之中。

    每天需要应付无数的国家大事,身心俱疲,胸怀还得宽广,臣子进谏,说出的逆耳忠言,即使听着不舒服,也得虚心接受。

    总之,想成为一代明君,绝非易事。

    即使是朱元璋,面对众臣的直言进谏,有时也会大发雷霆,忍不住对臣子施以惩罚。

    正当朱允熥思绪游离之时。

    朱元璋看着奏折上的内容,突然面露怒色,骂道:“岂有此理!”

    “怎么了?”朱允熥心中一惊,忙问道。

    “倭寇进犯,杭州的一个县城被攻破,倭寇奸淫掳掠,杀人放火,屠了三天三夜,死了整整八千人,这杭州知府马怀远到底干什么吃的!”

    朱元璋暴怒,气得直喘粗气,双手都在颤抖,一个大巴掌就把奏折拍到了御案上。

    闻言,朱允熥亦是顿时义愤填膺,凛然道:“皇爷爷,寇可往,吾亦可往!”

    “我大明水师未尝败绩,天下无双,何不出兵讨伐东瀛?”

    朱元璋摇了摇头,压下满腔怒火,说道:“东瀛鼠辈,踞岛而存,以波涛汹涌的大海为屏障,打他们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费钱费力,不值!”

    朱允熥闻言,怒火中烧的眸中,不禁闪过一丝无奈之色。

    沿海地区,倭寇异常猖獗,洪武四年,朱元璋下令禁海,只许外邦商船进入大明,不许百姓下海经商,甚至出海捕鱼都不被允许,以防沿海奸民与倭寇勾结。

    此时,东瀛已经结束了南北朝时代,夺权失败的一众诸侯,便率领无数没落贵族和武士,大肆劫掠大明沿海地区。

    若想打造蒸汽式钢铁战船,征服东瀛,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以及很长的时间。

    而沿海地区的海防官兵,大部分都缺乏实战经验,并且装备简陋,弓无力,刀不锋,所谓战甲,也不过是厚点的粗布衣而已。

    反观倭寇,他们的倭刀以锋利著称,削铁如泥,破甲能力一流,并且全员配备精制盔甲,海防官兵的钝刀根本砍不动。

    为今之计,只有给沿海地区的士卒全面配备燧发枪,让倭寇尝尝热武器的厉害了。

    朱允熥正色道:“皇爷爷,孙儿自主研制的新型火器,燧发枪,在漠北战场上曾大破敌军,威力惊人。”

    闻言,朱元璋的脸上顿时生起一抹好奇之色,若有所思地看着朱允熥。

    他早就知道这件事了,只不过庆功宴太高兴,一直没过问。

    “孙儿以为,应当建立新的火器局,大量生产燧发枪,配备给沿海地区的卫所,以对抗倭寇。”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思索片刻,点头道:“夷狄所畏中华者,火器也。”

    话音刚落,朱允熥便从怀里掏出了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燧发枪图纸,递给了朱元璋。

    接过图纸,朱元璋微微惊讶,皱眉看向朱允熥,有些难以置信道:“熥儿,这是你画的?”

    朱允熥点了点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轻笑道:“孙儿平日里就喜欢研究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上次四叔送的工匠一到杭州城,孙儿便差人过去,着手制造燧发枪了,以应对后来的北伐之战。”

    听着朱允熥的话,朱元璋却是将信将疑,目光突然间变得凌厉起来,问道:“你哪来的钱?”

    “孙儿,孙儿……”朱允熥心中咯噔一下,有些心虚地挠了挠头,辩解道:“孙儿从细盐款项中拿的,但孙儿这也是为大明谋利啊!”

    闻言,朱元璋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却没有太生气,只是冷不丁道:“你小子,早早将燧发枪图纸拿出来,让咱光明正大的开办火器局便是了,何必偷偷摸摸。”

    朱允熥尴尬一笑,旋即立马正经起来,转移话题道:“皇爷爷,话说这细盐卖得如何了?”

    “咱将细盐收归朝廷专营了,价格也降了下来,比粗盐贵五倍,也算惠利于民了。”

    朱元璋淡然道,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沈万三那个孙女,被咱给抄家流放到海南了,她不老实,竟然敢擅自涨价。”

    闻言,朱允熥不禁瞳孔一震。

    老爷子真狠啊!

    不过话说回来,沈千霞也是欠,一介商女,妄想飞上枝头变凤凰。

    当初朱允熥不过是看中她的资源,为了加快盈利速度,才跟她合作罢了。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视线从眼前堆叠成山的奏折,转移到了旁边的朱允熥身上。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话锋一转道:“你四叔私自出塞,害得北平差点被攻破,你说咱该怎么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