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武侠之神功盖世 > 第78章 赏景思乡
    众人在寺庙里面吃了一顿斋饭,便下山回家。下午几人已经到家,灼华自然被彩英邀到房里去说话,徐睿和李研则在张白一家的园子里游玩。张白一跟他们说起晚上无聊,便说道晚上找几个唱曲的过来热闹一番,众人都称是。

    “妹妹,你我做榻上。”彩英拍着身边的榻,让灼华坐下。彩英顺手拉过一条小被将腿部盖住,虽然说快到中秋,但是这天气艳阳高照,除了早晚有稍许寒冷,白天还是热的。“妹妹不必觉得奇怪,我身体本来就弱,这天气乍寒,就怕再添病痛。现在这样,有时候就像个废人,没事便要躺着。”彩英说完苦笑。

    “嫂嫂说的哪里话,这时候的天气养的好些肯定是好的,何必贪那一时凉爽。”灼华笑着说,手托着腮,看着彩英。

    “妹妹真是招人喜欢,脾性好,又会说话,听夫君说,你还做的一手好针线。”彩英说道。

    “白一大哥说笑了,只是家里祖业就是这个,从小耳濡目染的,自然会得一些,谈不上好。”灼华说道。

    “吃些果子。”丫鬟刚洗好的苹果,梨子端上来,还有一些点心糖糕。“等着这些日子清闲了,你帮我拿个样,冬天来了,要给家里做衣裳了。”

    “嫂嫂不嫌弃,随时叫我都可以。嫂子也自己做衣裳?”灼华问道。

    “不常做,这偶尔也要动一下针线,表表孝心,也不至于是个没用的人。”彩英说道。

    “白一大哥常说,家有贤妻,替他孝顺父母,育养孩子,管着这个家,他都万分感激,嫂嫂怎么老说自己是个没用的人?”灼华笑道。

    “贤妻?我看是个闲妻吧。他啊,自家的人总感觉是好的。”彩英说道。

    “白一大哥是有福气的,娶得嫂嫂这般美丽且贤惠的女人,嫂嫂也是有福气的,嫁的白一大哥这般有情义知恩情的人,你俩真好姻缘。”灼华笑着打趣道,突然想到什么,问道:“这样的好姻缘是不是也是在那灵岩寺里求得的?”

    彩英听见灼华这么说,噗嗤笑了出来说道:“我们这县里,哪个姻缘不是从哪庙里求得的?等到孩子到了婚配的年龄,自会到了寺里求得一个好符,系到那古树上,求得菩萨保佑。”

    灼华听得若有所思的点头,问道:“那是不是都会灵验?”

    “肯定是灵验的,要不这十里八村的也不都是要到这里来求得姻缘啊!”彩英笑着说,抬起眼睛看着灼华,便问道:“妹妹今日也去那里求得好姻缘了?怎样?妹妹也有心上人了不成?”

    灼华见彩英拿她打趣,不禁红了脸说道:“嫂嫂笑我便是,何必在我这打趣,这自古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私定终身的道理。”

    “嫂嫂也是过来人,即便是傻子也看得出那徐公子对妹妹一片深情,妹妹真的对他无意?”彩英说道。

    灼华摇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徐睿对我是不同,但我没有值得他喜欢的地方,这自古婚姻就讲究着门当户对,我们两家差异太大。他家?不是我能高攀的起的。”

    灼华虽然顽劣,但是她心思从来都是通透的,只不过不想被情愁占据心思,见了彩英,有些缘分,到能说点女人间的体己话。

    “他家还能怎样?是王侯将相?妹妹这般好,哪里会配不上。”彩英看的出徐睿出身好了些,家里富裕些,如他们家这般。彩英也听张白一提起过灼华家里虽是商户,但是哥哥做的大生意,自不是凡人,自然也差不多哪里去。

    “嫂嫂有所不知,虽然他同我们认识两载,但我们从来不知道他家是何模样,他也从未提起,只知道是松江人,离我们家倒是近些,家中几口人,父亲做的什么官?都不从知晓,我家大嫂前段时间见他问他父亲叫什么名字在京里做的什么官?他只是说了一句刀笔小吏,便再无他话。”灼华说道,心里知道徐睿的隐瞒,但是从来不说透,也不给徐睿压力。灼华心里总有着小心翼翼,甚至想到自己不算美人,又出身市井,不免有些自卑。但是灼华从不把这样的心思表现出来,她能做的,只是藏好自己的心,就算有一天徐睿反悔她也能够欣然接受。

    彩英看着灼华,心中甚是不忍说道:“看嫂嫂,妹妹现在还年幼,不忙婚配。妹妹长得自是没的说,又懂事乖巧,夫君教的这几个朋友,都是不错的。”

    “白一大哥性子善,有大哥的模样,平时都照顾着我们呢。”灼华笑道。“嫂嫂有所不知,大哥可是特别大方的人,有什么好的喜欢的,都与我们。”

    “他就是这般,行侠仗义,不怒不争,要不是父亲一定要他读书应试,他肯定会选择游侠天下,逍遥自在。”彩英叹了一口气说道,她又何尝不想让张白一天天陪在身边,但是自知男人的心里有着天下。

    “那般又有何不好,何必苦了自己。”灼华说道。

    “自己不觉得苦,再苦可不苦。”彩英笑着说道。

    二人有说了说家里的事,书院的事,外面有小厮来报,在门口说道:“少夫人,哥哥在后院摆了酒,请了几个唱的热闹,请夫人过去热闹热闹。”

    “看看,这就闹开了。”彩英对着灼华笑道,清了清喉咙,严肃说道:“回去回了,说我今天累了,就不去热闹了,叫他们玩的高兴些。”

    “是,小的明白。”那小厮还跪在门前,看着灼华不作声,等了一会开口道:“李公子交代了,说姑娘喜欢热闹,定要叫来。”

    “你回去回了,我也不去,我在这里陪着嫂嫂。”灼华看着小厮说道,她怎么能撇下彩英独自去呢。

    “去吧,去吧,陪我有什么好的,就在这屋子里,闷得要死,快去吧,要不等一会他们不见你去,还不亲自来请了?”彩英推推灼华说道。

    “嫂嫂,我怎能丢下你一人?”灼华满脸的为难。

    “我已习惯了,快去吧。”彩英对着灼华笑着,继续推着灼华,灼华想了一下拉着彩英的手说道:“那明日,明日我在来院里,与你一起做针线。”

    彩英拍着灼华的手说道:“都行,都行。”

    依小厮的带领,灼华先是沿着院子的走着,不知道穿过了几个门,灼华感觉自己已经走得晕头转向,只听到小厮说了一句:“到了。”

    灼华抬眼看去,只看到眼前一个拱门,从外面看向里面的假山,假山一面种着竹子,竹子沿至墙角,假山另一面则全是菊花,一直往里延伸。

    “里边请。”小厮先走进去,灼华紧跟其后,穿过假山,后面两侧则是一片花海,另外一条小河沿着假山边上流过,曲曲折折,先是穿过一座小桥,又是穿过一个回廊,在一高处,一座亭子落在那里,抬眼望去,李研和徐睿已经坐在那里,眺望远处。凉亭后面坐了两个女子。

    “姑娘请。”小厮不在向上走,灼华朝小厮一笑,提起裙子,大步的往亭子走去。

    “三位哥哥有这般雅兴,赏得美景,看得美人。”灼华快到亭子,驻足不前,笑着说道。

    “灼华快来。”李研刚要张口,只见徐睿已经起身,走到灼华面前,伸出胳膊。李研见状,脸上笑意全无,甩了一下衣袖,继续侧身靠在亭边。这看似一个亭子,其实四面的窗户都是可以观赏美景,打开来四面的景色都在,关起来则安静极了。

    灼华扶着徐睿的胳膊跳到屋里,跑到张白一身边,嬉笑着说道:“白一大哥,你家的院子可是真大啊,这从嫂嫂那边来,我都不知道过了多少道门,走了几个时辰。”

    张白一笑着摇摇头:“你又笑你白一大哥来着,这院子还不是祖祖辈辈留下的,哪个是我的?也不过是这么一点大,你是走到了南京又回来了?还要几个时辰。”

    “三哥你在看什么?”灼华跑到李研身边,手里剥着花生,填到嘴里。

    “你还想着你三哥喽,这张口闭口都是哥哥,哪里还想的我?”李研也不看灼华,仍趴在那里。

    “哎,白一大哥你这院子真好。”灼华仰起头,闭上眼睛,深吸口气说道:“我家要有这个院子,肯定都开心的要死。”灼华并没有理会李研,朝着李研吐了口舌头,继续回到桌上。

    “你真的喜欢?”徐睿若无其事的问着,他从一开始看到灼华进了园子晶亮的小脸,就不停地观察,想着怎么将他的园子也改造成灼华喜欢的样子。

    “笨蛋,这么大的院子谁不喜欢。”灼华笑着,她可不懂什么造园艺术,她就知道这里很大很漂亮而已。

    “你要是喜欢,都可住在这里。什么时候看着够了什么时候再回书院。”张白一说道。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你家再好也不是我家。”灼华说道。

    中秋到了,说到家,自己便是真的有点想家了,想家里的娘亲,想大哥二哥,也想大嫂二嫂,还有一群捣蛋的孩子。

    “你家什么样?”张白一轻声问道。

    “我家啊,两进的院子,我和母亲三哥住在后院,两边是两个院子,大哥家住东苑,二哥家住西院,吃饭什么都在一起。前院还有家里的布坊,织染都在那里,前面是门店,后面与二哥的院子连着,白天我们都是在那里干活,晚上就回家吃饭睡觉。”灼华说着说着眼睛便有了眼泪。

    李研听着眼睛鼻子也酸涩起来,便走过来,坐在灼华对面说道:“我们那穷家破院的怎好跟这里相比,还不让他们听了笑话。”灼华看了李研一眼,知道李研也是想家了,也没有力气再和李研斗嘴。

    徐睿看着灼华又看了看李研,说道:“灼华你刚刚没来,我们已经听完一段,你且听听他们唱的如何,是不是比歌还要好。”

    张白一看着徐睿已经把话岔开,赶紧吩咐道:“再弹一个曲子来,有什么好词再唱唱。”

    只听琵琶声起,一个歌女手轻拨琴弦,口中吐出:“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张白一,李研,徐睿相互倒酒,举杯饮完,一杯尽一杯又起。灼华则是安静听着两个歌女的唱歌,风景如画,安静的享受着收货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