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武侠之神功盖世 > 第82章 中秋
    众人到了山上的一片栗子园,周扬背着篓子,李研手里拿着竹竿,看到栗子他们就敲下来,徐睿和灼华在后面捡起丢到篓子里。

    “这栗子的吃法你们有所不知,多种多样。”周扬随口说道。

    “有哪些?炒栗子,煮栗子还有栗子酥栗子饼。”灼华抢先回答,提到吃,她的眼睛晶亮起来,刚才的争吵已经忘得无影无踪了。

    “你说的都是些最基本的吃法,还有好多呢。”周扬说道。

    “我知道宫廷对于栗子酥的做法是十分讲究的,先是外面包的面皮一层一层的擀好,里面的馅是将栗子打成泥状,栗子馅拌上蜂蜜。这样栗子馅甜而不腻,再将擀好的面皮将栗子馅包进去,在口上划开口子,上面浇上蛋液,放到炉子中烤熟,这样做出来的栗子酥外焦里嫩,十分可口。”徐睿说着,灼华听着暗自咽下了口水。

    “你说的和我们苏州的酥饼有些类似,只是考究了些。”李研说道。

    灼华傻笑地看着徐睿说:“我好想吃哦。”

    “等到了京城,我带你去吃。”徐睿小声说道,灼华点了点头。

    “今天让你们吃吃我母亲为我们做的栗子炖小鸡,保准你们一吃难忘。”周扬边指着树上的栗子,边让李研往那里伸杆子。

    “晚上还有什么好吃的?”灼华问道。

    “老鸭粉丝汤啊,你不说想吃的不得了吗,母亲今天一早就煲了老鸭汤了。”周扬说道,如果他真的有个这样的妹妹,母亲也不至于这么孤单。

    “那真的要谢谢大娘了。”灼华开心的笑着。

    “我看我们在这要是待个十天半个月,周扬家里一院子的鸡鸭肯定给我们吃个干净。”李研说笑道。

    “白一家倒是山珍海味的,怎么你们偏偏到我们这穷地方反而能吃了起来。怎么,前几日在白一家没有好好款待你不成。”周扬玩笑说道。

    “周兄此言差矣,天下美食非玉盘珍馐或饕餮盛宴,而是开心的期待每一顿的用心和别致。”徐睿说道。

    这个道理跟喜欢一个人是一个道理,完美的未必就好,徐睿深知这个道理。

    “好想走遍天下吃尽天下美食啊。”灼华叹息。

    四个人只是一会儿,这一篓子的栗子已经装的满满的,回家除了今日他们要吃的,自然还要留着一些给灼华带回去。

    “今年真是个丰收的年头,看看这么好的收成,今年农民的日子还算好过了。”李研说道。

    “是啊,我们这里不遇天灾,收会好些。”周扬说道,找了附近的一条小溪将手洗干净。

    这里地处平原,耕地广袤,土地肥沃,雨水充沛,自然富庶。

    “这么一大片的栗子园都是你家的吗?”灼华问道。

    “当然不是,我们家就这一小片,现在都是由叔父打理,昨日去的果园,则有舅舅代为打理,看那一片的土地了吗?都是隔壁村财主的地,五六年前闹了旱灾,村子里农民都吃不上粮食,都有饿死的,大多数的土地都卖给了财主,这些农户都成了佃农。”周扬说道。

    “那你们家呢?”灼华问道,难掩关切。

    “我家当年也是同样的情景,幸好母亲前一年多买了些棉花,当年的布价又高了些,我们勉强渡过难关。最难的时候我们一天只吃一顿饭,就这样母亲说坚决不能卖地,因为都是父亲留下的,不能在她手里败光了。加上母亲平时极其勤俭节约,前几年母亲还有些积蓄,我们也算坚持过来了。”周扬轻松说道,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每遇天灾人祸,就会掀起土地兼并之风。富家士族低价买地,趁机勒索农民,朝廷也成了帮凶。”李研喟叹道。

    “为富不仁,说的就是如此。”灼华略有所懂的点了点头。

    “你是说徐睿?还是白一?又或是你的大哥?”周扬挑眉问道,若说这些“为富不仁”,那么灼华身边这样的人很多。灼华又是一阵叹息,不再说话。

    “这些年民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户背负赋税苦不堪言,就这样还是无地可种,朝廷如今也没有好的制度可以制止土地兼并,时间一久,离改朝换代就不远了。”李研叹道。

    “慎言。”徐睿说道。

    “只是你我之间发发牢骚而已,我有轻重。”李研说道。

    “你我考取功名,不就是为了救民救国吗?”徐睿说道。

    “说说容易,做起来何其难,我是天天看着这里的农民失去土地长大的,我更能理解他们的苦。就算只能作一县令,也要做到爱民如子,造福百姓。”周扬说道。

    “说到底还是朝廷的错,朝廷官吏贪墨,蹂躏百姓,这样朝廷的官不做也罢。”徐睿叹道。

    “这话说道到有点像白一的口气。”李研笑道。

    “怎么能不做官呢?只有你们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才能去施展你们的抱负,去做一个好官,这样岂不是更好。”灼华笑道,他们这样忧国忧民,不去做官怎么能成。

    “灼华说的有理。”周扬笑道。

    “所以啊,你们都要去做官,而且都要做一个好官。”灼华说道。

    “谨听教诲。”三人作揖笑道。

    第三天就是中秋节,早上一大早周扬就带着灼华和徐睿李研到集市上去采购一些吃的,比如家里没有的猪肉,中秋节要买的月饼,家里没有的都是要买回去的。集市离周扬家并不远,这种暂时性的集市一般都在比较大的村上集中,等到大家卖的差不多之后,大家收拾摊子各自散去。

    他们刚回到家,就看见张家派人来接灼华他们去过中秋,虽然从张家出来时候灼华他们已经说好要在周家过中秋,但是基本的礼节还是要讲究的。最后周母把准备好的果子和栗子当作回礼给下人带了回去。

    已过中午,家里便开始忙碌起来,李研帮着周母杀鸡,灼华和徐睿则负责打水洗菜,周扬则负责烧锅,周母则忙着将各种菜切配分好。一下子忧国忧民的才子书生,这时候只是做个普通的孩子,灼华喜欢他们现在的样子。

    “大娘,你开始烧的时候,我一定要在边上看着,这样也好跟您学几道手艺。”灼华洗好了蔬菜,放到周母旁边。

    “好好,该炖的已经炖上了,这些我们先搭配好。”周母一边切着菜一边说着。

    灼华跑到柴房的边上,看着两个小炉子正在炖着,一个炖的是蹄,一个吨的是鸡。灼华拿起盖子,滚烫的盖子一下子从灼华手中滑落,掉了下去,灼华慢慢地用衣袖包起砂锅的盖子,轻轻拿起,深吸一口气,好香浓的味道。

    “扬儿,你去把家里的大桌子铺起来,冷菜要先摆上了。”周母吩咐。

    “哎,好嘞。”周扬跑到客厅,李研和徐睿帮着把桌子铺好,外面石榴树下的小凳子他们也一并准备就绪,这就是今日赏月的地点。

    “大娘,这些能端上去了吗?”灼华问道。

    “可以了。”周母最后把盘子边上不小心滴到的汤汁擦拭干净,灼华小心翼翼的将一道道冷菜端到桌子上。

    “扬儿,从酒窖里把酒拿出来吧,今儿我们奢侈一把,喝一坛你出生你父亲为你酿的。”周母笑道。

    “晓得啦。”周扬小声和徐睿李研说着母亲今年是最开心的一次,连父亲为他酿的酒都要拿出来喝了。

    三人又一起下了酒窖拿出了一坛陈酿,灼华见了便匆匆地跑过来凑热闹,他们一起打开,只闻见一股沉淀酒香从坛子了腾飞出来,扑在众人的面上。

    “好酒。”徐睿说道。

    “好香啊。”灼华说道,闭上眼睛尽情享受着酒香。

    “真想现在就喝一口。”最好酒的李研差点就把脸埋进了酒坛里。

    “等一会,等一会。”周扬笑着将酒坛盖子盖上。

    周母看着几个孩子这般玩闹,欣慰不已。周扬由于自小丧父,一直都把自己当做家里的男子汉,过早成熟,过于老成,很多孩子该有的快乐他几乎没有,有他们几个,周扬起码是开心的。

    “灼华,你来帮我烧火,扬儿,你们过去梳洗一番,可以准备吃饭了。”周母将所有用的东西都搬到了柴房,灼华坐在灶前,他们要做下面的八个大菜。

    周母这边做一道,灼华就往桌上端去一道,那三个大男人早已经在桌前准备好了,就等着一桌子的菜完成好大快朵颐起来。

    “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我看着是好菜也不怕巷子深啊。”门口传来很大的笑声,周扬闻声往门口看去,则见到张白一,手里提着两个大食盒站在门口。

    “白一你怎么来了,真是太意外了。”周扬率先出门,李研和徐睿紧跟其后,这般三人拱手相迎,白一将食盒交于下人手里也拱手回礼。

    “母亲,你看谁来了。”周扬拉着张白一的手往屋里走,周母闻声出了柴房,张白一见周母出来,便要行大礼,周母连忙拉起。

    “大娘,请你们不去,我这只能自己上门来了。”张白一说道。

    “快,这柴房不是说话的地方,快去正屋。”周母拉着张白一的手,往堂屋走去。

    周母和张白一的感情自是不一样,周扬在书院读书,得到张白一的帮助甚多,自然是感激。

    “白一大哥,我们这菜刚要做完,你就来了,你怎能总是这样凑巧。”灼华笑道。

    “我张白一别的本事没有,这哪里有好吃的我还是知道的?周大娘,一说到你做的菜,我口水都已经出来了,真是羡慕周扬。”张白一说道。

    “说笑了,说笑了,扬儿,先让他们吃起来,我这还有两个菜,就好了。”周母说着便往柴房走去,灼华紧跟着跑了过去。

    “大娘,你怎么哭了。”灼华看着周母在偷偷抹眼泪,或许这样热闹团圆的中秋节这娘俩好久没有过过了。

    “哪有,这屋里烟大,我被熏着了。”周大娘辩道。

    “最后一个菜了,你柴火放好了,先去洗洗准备吃饭吧,我一个人就行。”周母说道。

    “哎,好嘞。”

    灼华拍拍手,端起手中的菜走出柴房。嗯,这个中秋节,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