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武侠修真 > 武侠之神功盖世 > 第7章 严重的旱灾
    大同,一直未有雨水。无论人们怎么虔诚,无论人们怎么念经祷告,这些似乎都没有用。这里就像被上天惩罚一般,得不到一点垂怜。

    灼华走在街上,看着躺在路边的难民,他们都瘦的皮包骨头,长时间太阳的暴晒,所有人都是蔫的,更不用看干裂的嘴唇,黝黑的面孔。更有很多孩童,拖着幼小的身子,可怜兮兮地趴着街上乞讨着,整个山西都糟了灾,哪里还有富人愿意施舍。

    灼华手里拿着饼,沿街走着,越来越不忍心看着路两旁。忽然从路边上冲出一个人,要不是那凸起的肚子,灼华都认不出这是个男人还是女人。怀着身孕的女人,本应该最受宠爱的时候,她却只能沿街乞讨,或许她连丈夫家人都没有了。

    “小姐,求求你赏口饭吃。”那妇人抱住了灼华的腿,灼华吓得向后退了一步,那个妇人不再靠前,只是不停地求着。

    这时灼华才看的清这个妇人,衣衫褴褛,黝黑的脸已经看不出她的年纪。当她哭着求着的时候,白色的牙齿是那样的突兀。灼华看着妇人苦苦哀求,从包里拿出一张面饼,递给妇人。妇人拿过饼,还来不及道谢,就拼命吃了起来。其他的人见到了愿意施舍的人,纷纷围了上来。这真是吓坏了灼华,灼华将手中的面饼全部散去,看着他们在她面前哄抢,只是为了几块面饼,什么尊严也不要。这也许就是能救他们性命的面饼,要尊严的前提,首先要活着。

    灼华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看着彩凤坐在厅里做着针线活,这是灼华教她的女红,但是彩凤却没有灼华的巧手,只有多加练习。彩凤看着灼华回来,刚要起身去问,但是看着面色凝重的灼华,已经伸出的手收了回来。

    “大哥,大哥。”灼华焦急地喊着。

    “什么事?”李矾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灼华也不知道李矾为什么这么忙碌,总有看不完的账本,算不完的账。

    “大哥,现在城里好多难民。”灼华焦急说道。

    “我知道。”李矾如实回答,灼华说的事实他都知道。

    “大哥,那些难民好可怜,我刚才买的几块面饼,都分给了他们,就是几块面饼,他们都抢夺起来。”灼华痛心说着。

    “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那样做。”李矾已经看惯了这个场景。

    “大哥,我们能不能帮帮他们,我知道你一定有办法的,你看县里的吴大户,每天都施粥,我们是不是也帮他们一点点,哪怕一顿都好。”灼华说着,满脸的祈求。

    “这是伪善,只是一顿粥救不了他们。”李矾说着,满脸的嘲讽,他不屑做一个伪善的人,如果那样,他倒愿意做一个真坏人。

    灼华看着漠不关心冷面冷心的李矾,不禁更加伤心。灼华知道平时大哥不爱管闲事,但从来不知李矾是这样心狠。

    灼华生气地看着李矾说:“那也比你这个为富不仁的好,父亲说过,富有的人心不善,是最大的恶毒。”

    李矾认可地点了点头说:“父亲说的没错,没想到你那么小,能记得父亲说过话。”

    李矾笑着,说到父亲,母亲,他都会开心。

    “你只看到他们每天施粥,但是你却不知道他们拿着手里的粮,低价买灾民手里的田地,趁机兼并灾民的田产。等到灾年过去,灾民手里没有了田地,他们更是无田可耕,无家可归。这才是父亲说的最大的恶毒。”李矾解释道。

    灼华不解地看着李矾说:“我没有见过他们的恶毒,我就知道你能帮着这些灾民。”

    李矾发出一串响亮的笑声说:“你当你的哥哥是个大财主不成?我一没有田产,二没有房产。家里就一方小院,两房妻妾,身上都是流水的银子,账面上是自己的,实际都是别人的。”

    李矾说的这句听上去像是玩笑,却又像是真的。他的大哥到底有没有钱,有多少钱她从来都不知。

    “照大哥这么说,就看着满城的难民饿死病死?”灼华反驳说道,即使没钱,也不能没有同情心。

    “那是朝廷的事。”李矾说道,脸上又是冷漠。

    “那朝廷要是没钱呢,要是没法管呢?朝廷要顾着南方的倭寇,北方的鞑靼,还有水灾,叛乱,还要养着一帮的贪官污吏。大哥,你说是朝廷的事,三哥不是常说朝廷有着朝廷的难处,朝廷也没钱管怎么办?”灼华急切说着。

    “那就叫朝廷去扣富绅的钱,去扣贪官的钱。官绅占着田,占着地,但是都不服徭役,不纳税,而我们的朝廷却在扣老百姓的钱,老百姓身上没有了油水,那么朝廷还哪里拿钱去?”李矾说道,他从来没有说过这种话,如果不是灼华问,李矾并不会说。

    “贪官的钱这么好要?乡绅的钱也这么好要?人家不给朝廷还能去抢不成,再说,朝廷不还是有钱人的朝廷,不还是贪官的朝廷。”灼华负气说道。

    “是啊,现在朝廷就是有钱人的朝廷,天下是朱家的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李矾也感叹起来。

    “大哥,那要怎么办?”灼华问道。

    李矾看了看灼华,没有说话,又继续看他的账本,灼华看着李矾不理他继续说道:“大哥,朝廷病了,国家也病了,皇上一心修道,不问政事,严嵩把持朝政,一手遮天,还有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大哥,这样的国家,不就是书上说的亡国之相吗?”

    李矾惊讶地看着灼华,不知道灼华怎么会有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警告说道:“慎言。”

    灼华才不理李矾继续说道:“大哥,这也不是我说的,全天下哪里不是这样议论的?朝堂上,乡野间,只有我们的皇上当做全然不知,天下人谁不知?”

    李矾饶有兴趣地听着问道:“你还知道什么?”

    “皇上有钱修道观,有钱盖宫殿,没有钱给难民,现在整个山西人都是这样说的。”灼华说着,满脸的愤怒。

    “那你说怎么办?”李矾问着。

    灼华摇了摇头,她哪里会知道怎么办,她又不是皇上,也不是朝廷官员,她只是一个小女子。

    李矾看着灼华,灼华看着李矾,李矾慢慢吐出两个字:“改革。”

    “改革?”灼华重复说道。

    灼华这么好奇,李矾有了兴趣,慢慢说道:“只有改革,消除特权,官民一体纳税。重视工商业,鼓励农耕,这样国家才会富强,人民才会安居乐意。”

    李矾看着灼华满脸的疑惑,又笑着说:“多看看书吧,一时半天想不明白没有关系。我也是这么多年才想得通的,你不是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你看,才到了山西,你的想法就和京城的不一样了,你想的事情越多,你才会越强大,明白吗?灼华。”

    灼华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冲着李矾傻笑着。

    想不明白的又何止灼华一个人,李彩凤听着听着入了神,她从来没有听过这些说法,即使在王府,也没有听过。李彩凤为自己的粗陋肤浅而自责,原来世界这么大,世界还可以这么看。过了许久,李彩凤才缓过神来,她仍旧继续绣着她的花。

    好一朵牡丹,花开富贵,莫过牡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