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庶族崛起 > 第13章 罗家湾小学
    果如罗轩所料,白窑村有水的消息很快传开,周边村镇慕名而来。

    有了罗家湾村的经验,罗轩处理起来从容了许多,带着周边百姓造车修路,忙的不亦乐乎。

    在这点上白窑村显的格外大度,不但没跟罗轩抢功劳,还全力之称配合,让罗轩很是满意。

    老百姓受生活逼迫,身上有很多劣根性,但也有许多闪光点,明白什么叫做得人恩果千年记。

    若非罗轩,今年的麦子就得绝收,家里的存粮可撑不到明年,这是救命之恩呐。

    罗轩在白窑村待了半个多月,确定所有前来求水的村子都拉上水后才跟四叔罗铁林返回。

    叔侄俩翻沟回家,到了沟底发现河流都被抽的小了许多,再抽几天估计就得干涸,罗铁林不由叹道:“这该死的老天爷,一点不给人活路啊。”

    罗轩笑着安慰道:“周边村子的庄稼都被救下来了,问题不大。”

    想到这个罗轩不由一阵庆幸,若非三爷提醒,他可能还在做着发灾难财的美梦,那样短时间内确实能得到不少实惠,但用不了多久整个罗家湾都会面临灾难。

    周边村子粮食一旦用尽肯定会走极端,要么卖儿鬻女携家逃荒,要么上山落草打家劫舍,到时有粮食的罗家湾自然会成为流寇的重点打击对象,想独善其身根本不可能。

    共同富裕才是王道啊。

    这下好了,周边村子基本救下,更远处的流民想要抢粮就得面临所有村子的联合抵抗,人多力量大,大伙共同保卫家产就容易多了。

    想到这些罗轩顿觉念头通达,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回到村子发现村里已经恢复往日平静,只是路上时不时出现几个拉水车的身影,罗轩上前询问,得知他们的地都已浇的差不多,就算不下雨也能保住大半收成,顿时放下心来直奔家中。

    走进大门发现白莲和刘纯“婆媳”俩正在院里捡野菜,上前向白莲行礼并汇报了白窑村的近况,这才拉过板凳坐下笑道:“纯儿,捡野菜这事不适合你,我有个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愿不愿意干?”

    刘纯掩口笑道:“说呗,这么严肃干啥,搞的挺正式的。”

    罗轩摸着后脑勺傻笑道:“村里孩子不少,整天满沟疯跑也不是办法,我想建个学堂,你做教书先生怎么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文盲是没有出路的。

    罗轩想走另类从政之路,自然要培养一批心腹,创业初期最靠得住的还是自家的子侄兄弟。

    宗族血脉天生便拥有着很多因素都无法替代的凝聚力,他若能将村里小孩培养成才,就算不做官罗家湾也能逐渐发展起来。

    当今的很多世家都是从草根起家的,自己做不了世家子弟就做世家的祖宗。

    刘纯掩口笑道:“我一女流能做先生?”

    罗轩笑道:“这不没人嘛,村里就咱俩识字,我又那么忙,只能你上了,矬子里面拔将军吧,没办法。”

    “不管……”刘纯冷哼一声,将手中野菜狠狠砸进框中起身就走。

    罗轩被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问道:“刚不还好好的吗,怎么说翻脸就翻脸?”

    “哈哈……”白莲毫无淑女形象的仰头大笑,笑的罗轩脸都黑了才教训道:“你是真不懂女孩心思还是装傻,什么叫矬子里面拔将军,就不能说好听点。”

    罗轩猛拍额头大骂自己愚蠢,实话也不能直接说啊,咋就那么实诚呢。

    说出的话泼出的水,收回来是不可能的,只能想办法补救,罗轩冲进房间又是赔笑又是道歉,好话说了一箩筐终于成功说服刘纯担任村里教师。

    办学校说难也难,说简单也不难,老师的问题解决,还有教室和教材两大难题。

    教室好办,去跟三爷说一声,发动全村力量盖个房子也就几天的事,最难的是教材。

    教育资源早被世家垄断,所有的古书典籍都藏在世家的书房之中,很少流落到外界,偌大的郁郅县城一家书店都没有。

    这点也不难,刘纯是大户人家出身熟读各类典籍,默写几篇文章还是可以的。

    罗轩也不奢求村里孩子都成为状元之才,只要初中文化,能看懂文章就行。

    不识字,很多事都做不了啊。

    解决了书籍,唯一的难题就是笔墨纸砚了,读书最基本的就是写字,笔和纸都没有你怎么写?

    这个时代生产力太低下,纸虽然有却受限于质量和生产效率,远没到普及的地步,很多世家还在用竹简,更别说罗家湾了,连竹简都没有,只能想其他办法。

    罗轩不由的怀念起后世学习资料随便买,作业本随便造的年代。

    想那些没用,心动不如行动。

    罗轩火速去找村长汇报,村长又召集全村开会,很快选出块地盖学校。

    对此村民们都很支持,毕竟是教自家孩子嘛,为自己办事哪有不尽力的,就算有几个不太情愿的也改变不了大势,公然拒绝少不得被人指指点点,还是装聋作哑随大流吧。

    每年农忙也就那么几天,浇完水之后大伙都闲了下来,全村再次齐上阵,打地基建围墙,仅仅七天便将三间房外加一个院子盖了起来。

    房子有潮气,盖好还需晾晒一段时间才能入住。

    半个月后,村长带领全体村民在学校举行开学仪式。

    农村人嘛,也没个啥固定程序,拜个供桌祭祀一下,扒啦扒啦说点对未来的规划,仪式就算完成了。

    祭祀完毕,毛遂自荐担任校长的罗轩大声喊道:“我宣布,罗家湾小学正式成立,家里有孩子的都送来吧,记住只招十岁以下的。”

    十岁以上都算半个成年人了,教师又是女的,得避嫌。

    有人问道:“若潘家崾岘等村再来打劫,要送他们家的孩子入学怎么办?”

    罗轩笑道:“到时再说,先顾自家吧。”

    枪打出头鸟,罗家湾的一系列变故肯定会引起外人的注意,届时要么破坏要么参与,罗家湾想关起门来专心搞自己的事业,难。

    满清一个王朝闭关锁国都能被人用炮轰开,更何况小小的罗家湾。

    看着吧,罗家湾越富裕狗屁倒灶的事就越多。

    不过人生跟读书一样,都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难题解决了就会遇到下一个,很多时候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若嫌难题太多就置身局外直接躺平,活着的意义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