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庶族崛起 > 第34章 逃难途中
    今夜无月。

    罗轩四人翻出城墙,无视火光一头扎进前方的黑暗之中。

    姚元崇说道:“罗兄,我现在脑子有点乱,你帮我分析下,突厥人怎么就突然进城了。”

    无辜遭了灭族之灾,姚元崇心有执念,对此非常介怀,迫不及待的想搞清楚怎么回事。

    罗轩苦笑道:“目前信息量太少无从分析,但有一点,郁郅城被屠的消息传出之后肯定会引起萧关守军的恐慌,城里的突厥人肯定也会赶去萧关与塞外大军里应外合,萧关极有可能告破,届时十几万突厥骑兵涌入凉州,陇东大地别想安生。”

    姚元崇蹙眉道:“你说突厥人会屠城?”

    罗轩笃定的说道:“那是必然的,城中粮食虽然不少但这玩意跟钱一样没人嫌多,百姓全死了粮食不就能坚持的更久了吗?”

    “咱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村里,突厥人入关是为劫财,肯定会以战养战的,城里抢完了就轮到农村了,朝廷援军也没个消息,关键时刻只能靠自己,所以咱们得尽快将消息送出去,让村民们早做准备,姚兄,你家在城外就没留点后手,比如战马?”

    姚元崇说道:“当然有,我七叔家在城西二十里处,他是家族养马的,姚家的牲畜几乎都在那。”

    罗轩大喜道:“太好了,还是你们世族有远见,狡兔三窟啊这是。”

    萧关还在朝廷手里,入关的突厥人绝对不会太多,顾不了广大农村,他们还有机会。

    四人冒黑赶到城外庄园敲响大门,门房出来一看当即惊呼道:“少主,您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姚元崇没空跟他打招呼,推门直接进入,并扯着嗓子喊道:“七叔七婶,家里出事了。”

    灯火很快亮起,房门打开,一名二十六七的青年打着哈欠边穿衣服边说道:“大半夜的能出什么事。”

    姚元崇悲痛的说道:“突厥人入城了,姚家上下全部遇难,就我一人逃了出来。”

    青年穿衣服的手当场僵住,许久之后才反应过来,不敢置信的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我爹娘呢,你……”

    姚元崇跺脚吼道:“都没了,七叔你别磨蹭了行吗,火烧眉毛了。”

    “哦哦…所有人立马起床,立刻马上。”青年跑进屋中吼道:“媳妇快醒醒,突厥人来了。”

    罗轩无语道:“你叔看着年纪不大啊。”

    姚元崇苦笑道:“我是长子,辈分比较低。”

    庄园所有人很快在院中集合,总共二十人左右,男女小孩都有。

    罗轩不忍姚元崇再提往事,拍了拍他的肩膀上前说道:“我们是从县城出来的,一个时辰前突厥人冲进城中烧杀抢掠,姚家上下尽数罹难,相信邱田两族及其他大户也不例外,县城就那么大,抢劫完后突厥人极有可能赶来这里,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我们必须火速转移,给大伙两刻钟时间,两刻钟后出发。”

    有人哭道:“两刻钟哪够啊,家里那么多粮食还有鸡鸭,其他都好说,圈里那两头猪咋办啊。”

    火烧眉毛了还惦记这些,什么脑回路这是。

    姚元崇骂道:“能带的带走,不能带的全部丢掉,命重要钱重要?”

    事实证明,钱有时候真的比命重要,庄园的东西大伙是一个也舍不得丢掉。

    好在府里有马有牛,还有足够的车,罗家湾引水上塬的时候弄的四轮水车被姚元崇偷学了去并打造了好几辆,粮食鸡鸭全部上车,就连那两头瘦骨如柴的黑猪也被强行抬上车,磨蹭了半个时辰才离开庄园,临走时姚元崇放了把火,将整座庄园付之一炬,一根草也不留给突厥人。

    二十多人骑着马牵着牛,赶着羊群黑灯瞎火的向罗家湾赶去。

    看着奇葩的队伍罗轩有些无语,叹息道:“这要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啊。”

    其他的他都能理解,赶羊怎么看都跟逃命的画风不搭。

    姚元崇苦笑道:“没办法,不带这些东西纵然逃的快些,但到了目的地就得饿死,人是要吃饭的啊。”

    这还真不是矫情,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粮不用敌人动手,自己就得先饿死。

    罗轩点头道:“大哥,铁浩叔,时刻注意观察,若敌人追来咱们就扔掉东西往沟里跑。”

    沟里地形复杂,骑兵施展不开,可以顺利逃走,若在塬上,两条腿就算抡翻了也跑不过四只蹄子。

    姚元崇说道:“七叔,你带人抹掉路上的车辙,防止敌人追踪到,七叔……”

    许久没听见回复,姚元崇不由扭头查看,这才发现他的七叔姚顺正在低声哭泣,忍不住叹道:“七叔节哀。”

    被人一劝姚顺更加绷不住,哭着说道:“我半个月都没进城了,上次见面的时候跟我爹起了点冲突,大吵一架甩门就走,若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见面,我说什么也…也…他那么大年纪了,我怎么这么混账啊我。”

    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姚元崇拍着他的后背却没安慰,他实在不知该怎么开口。

    罗轩的眼睛也有些湿润,感觉什么东西堵在嗓子眼里,上不来又下不去,只好下马,从车上取下扫帚走到车队后方开始清理队伍留下的车辙脚印。

    庆幸的是今年干旱,黄土高原的道路上全是碾的比沙子还细的尘土,轻轻一扫便什么都没了。

    扫着扫着罗轩不由生出一丝庆幸,先前装车的时候他还骂来着,都什么时候了带破扫帚干嘛,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其他人见状过来帮忙,罗轩笑道:“路就这么点宽,一个人可以应付,你去歇息吧,咱们换着来。”

    队伍中的男人轮流扫路,一直扫到天亮也没见敌人追来,罗轩终于松了口气,上马招呼大伙加快速度。

    剩下的不用扫了,一晚上少说也走了三五十里,这么长的断层突厥人不可能发现,就算追来也绝不是冲他们,毕竟这是官道。

    白天速度快了不少,经过一个村子时罗轩让车队先走,自己进村说明情况,然后打马追赶车队。

    他目前除了传递消息之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靠村民自救了。

    好在凉州久经战乱,百姓早已总结出逃难的经验,将粮食什么的都藏进沟里的暗仓中,然后躲进沟里与敌人周旋,等敌人走了再上塬。

    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干的,陇东百姓对此早已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