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庶族崛起 > 第96章 老而不死
    太子冒险拖延,为的就是趁机重创乃至全歼突厥大军,现在终于将始利拖到冬天,连萧关也被陇东卫收服,万事俱备自然不会让始利轻易退去。

    命宋运生率三万大军赶往陇山,截断始利撤向金城的路之后,太子率领周军主力缓缓向董志塬压去。

    尽管始利已被四面围困,太子依然不敢主动进攻,只能静等始利粮草耗尽再寻战机。

    太子殿下太清楚周军的德行了,大周承平二百余年,将士的战力比起开国那会简直是断崖式下跌,否则也不至于丢了西域又丢了凉州,将边境线退到长安来。

    太子率领周军在长桥村的塬上驻扎,背靠山沟构筑防御工事,时刻提防始利进攻。

    但这一次太子失算了,始利既没有东撤退往萧关,也没有西进前往金城,而是像脚底长了钉子似的,就钉在了董志塬。

    既不进攻也不后撤,他想干嘛。

    太子对始利的表现百思不得其解,直到邱神道偷偷送回封信才明白过来。

    这天中午,太子将刘象升,甘廷弼以及那位姓裴的老将军召到帅帐,递来一份书信说道:“邱神道传回两条消息,第一,始利为了稳定内部,向突厥各部尤其是阿史德部许诺了很多利益,第二,始利派使者向北宫伯约求援了。”

    “怪不得…”刘象升叹道:“我说突厥内部怎么还没分裂,原来是有希望啊,殿下,羌氐和突厥都是擅野战而不擅攻城的骑兵,以前咱们困守长安,始利没办法,现在我军走出长安,始利便觉得机会来了,但他又没有独自进攻我军的勇气,所以便想拉北宫伯约一起。”

    “突厥与羌氐合力,在野外绝对能将我军重创乃至全歼,这应该是突厥上下的一致共识,所以突厥大军还没有乱,若是断了他们这个希望,突厥内部必然生乱。”

    人都是靠希望活着的,很多时候希望才是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太子蹙眉道:“断突厥大军的希望很简单,拦住或者说服北宫伯约即可,命令蜀地援军,别在山里窝着了,尽快走出关口缠住羌氐联军,告诉蜀军将领,孤不指望他们打多大胜仗,将羌氐缠在武都就是大功。”

    刘象升拜道:“蜀军都是步兵,在平原上缠住羌氐联军不太现实,还得再加两道防线,其一,命长安再出一支援军,兵力不需要太多也不需要太精锐,只要赶往散关,做出攻打北宫伯约的架势就成。”

    “其二,命一上将率万余大军,火速赶往天水郡夺取并守住街亭,彻底截断北宫伯约北上之路。”

    ”其三,派使者游说北宫伯约,只要他肯退出河东(黄河以东),此役所有战利品都是他的,战后朝廷不再追究他入侵之事。”

    太子伸手抠着鼻梁说道:“这个许诺没什么诚意啊,战利品本来就是人家的,咱们目前好像没有能力追回来。”

    刘象升揶揄道:“需要什么诚意,无非就是拖住他而已。”

    太子目中闪过一道寒光,语气冰冷的说道:“既然没想过兑现,就许诺大点,告诉北宫伯约,只要他乖乖退兵,河西四郡永久归他,同时命宋运生时刻关注羌氐联军动向,随时准备翻越陇山抢占金城,北宫伯约若不想走,那就永远别走了。”

    “至于街亭,甘廷弼,你率一万精锐前去夺回。”

    “喏……”甘廷弼当场大喜,抱拳行礼就要转身离去,裴老将军却喊住他说道:“殿下,咱们的兵力也不充足,被宋运生带走三万,再抽调一万,万一始利发觉大举攻来……目前始利才是我们的大患啊。”

    太子凝眉陷入沉思,片刻后冷哼道:“没什么大不了,实在不行孤也学罗轩,退到沟里打游击去,耗的起。”

    刘象升拜道:“提起罗轩臣又想到一事,陇东卫兵力高达两万人,与黎布决战并未出现太大的损伤,区区萧关哪用两万人防守,不妨将陇东卫调过来一些。”

    太子看向裴老将军说道:“老将军以为呢?”

    裴老将军捋着胡须思忖片刻笑道:“还可以再做点文章,留一万人防守萧关,但对外宣称萧关只有三千守军,让无功伯来的时候把阵势造大点,给始利造成一种陇东卫在萧关等不到突厥大军,已经倾巢赶来董志塬参加决战的假象。”

    太子拍大腿道:“主动引始利前往萧关,妙啊,就按老将军的意思办,甘廷弼你火速出发。”

    老而不死是为贼,这群老家伙阴人的招那是一个接一个,只要部下给力点将他们的计策执行到位,区区突厥算个屁。

    会议散去,数波传令兵冲出营地,赶往各个方向。

    与此同时,萧关那边也没闲着。

    拿下萧关之后罗轩本想将大军一分为二,一部留在关内防守,一部出关游击,却遭到冲微的严厉拒绝。

    在冲微看来,守住萧关就是大功,没必要再干其他。

    换句话说就是不管做任何事都要以守住萧关为前提,任何时候这个前提不能动摇。

    冲微平时看着和蔼,固执起来罗轩还真拗不过他,只好同意。

    但罗轩没在关内多待,入关第二天就带着一队人去了昫衍。

    仗一打起来不知何时才能结束,必须为关内将士多准备点盐和食物。

    罗轩带人顺利赶到昫衍县的硝池盐场,李原图得知消息亲自赶来迎接,远远便喊道:“罗将军,你终于来了,乡亲们都记挂你呢。”

    罗轩拍着他的肩膀笑道:“看来盐场伙食不错嘛,数月不见都长胖了。”

    “这不是托了将军的福嘛,将军请。”李原图头前引路,带着罗轩一行去了盐场。

    数月以来,罗轩为盐场提供了不少新型工具,李原图也不负所望,按照罗轩的指导,采用流水线生产,将盐场发展的有模有样。

    罗轩远远看着在硝池冰面上忙碌的身影,好奇问道:“他们这是在干嘛?”

    李原图笑道:“挖盐啊,以前盐场采用的是晒盐之法,冬天产量低的可怜,现在改用煮盐了,冰块挖出来用沸水一煮,很快就能出盐,将军好长时间不派人取盐,目前我们已经攒了近两万斤盐了。”

    罗轩苦笑道:“最近忙,萧关已经收复,太子殿下也已率军出城,估计用不了多久突厥就会彻底失败,村里的盐这次我带走一万斤,其余的你回头献给太子殿下,或许还能换个出身。”

    李原图大喜,后退数步躬身拜道:“谢将军,将军简直是李某的再生父母啊,以后将军有事尽管吩咐,能办到的李某绝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