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 > 第52章 气死你们
    喝得脸红脖子粗的梁丕,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大声叫嚷道:“不会作诗又怎样?不会作诗,我兄弟也是皇子!你等瞧不起我兄弟,我梁丕和你们没完!”

    说着话,他还用力挥了挥拳头。

    别看梁丕也是个纨绔,但他确实有真本事,一身的武技,不容小觑,寻常的权贵子弟,也不愿去招惹他。

    宋白含笑说道:“梁弟,大家只是开个玩笑,你又何必当真?太失态了,快坐下吧!”

    梁丕一肚子的怒火,又无从发泄,只好气鼓鼓地重新坐下,拿起酒杯,咕咚一声,灌下一大口。

    李余乐呵呵地环视众人,慢条斯理地说道:“你们刚才的诗,我也听了,就小孩子过家家的水平,还好意思在这里相互吹捧?”

    闻言,许多人都面露怒色,向李余怒目而视。

    “大言不惭!”

    “自己明明是个草包,还好意思评价别人的诗!”

    “就是!估计酒喝多了,忘了自己‘废物皇子’的称号了!”

    一时间,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宋白起身,拱手施礼,说道:“我等的确才疏学浅,难入殿下之眼,不知能否有幸,请殿下作诗一首,也让我等长长学识?”

    “是啊!十七殿下!有本事,你也给我们大家作首诗,让我们都开开眼啊!”

    “对对对,有请殿下作诗!”

    花妹儿很想扶额,你说你,喝酒就喝酒,吃饭就吃饭,你跟着人家瞎参合什么?

    她偷偷拉了拉李余的衣襟,暗示他服软,不要再当众丢人现眼。

    李余笑了笑,借着几分醉意,好像没长骨头似的,倚靠在花妹儿身上,说道:“让我作诗,只怕你等会自惭形秽,无地自容啊!”

    宋白心中也燃起怒火,不过表面上依旧平静,欠身说道:“殿下,请!”

    “既然如此,你们就听好了!”

    李余几乎快躺倒花妹儿身上,毫无形象地敲着二郎腿,慢悠悠地说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等李余吟完,现场静得鸦雀无声。

    人们纷纷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李余。

    这是李余作的诗?

    真的是李余这个废物皇子作的诗?

    众人的大脑都在飞快运转,都在绞尽脑汁的琢磨,自己以前有没有听过这首诗,是不是李余从哪本诗集中抄的。

    可是他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这首诗的出处。

    宋白脸色有些难看,他可以笃定,这首诗,他以前从未听过、看过,不然,如此绝美的诗句,他不可能会忘记。

    这是怎么回事?

    李余怎会做出如此惊才绝艳的诗句?

    他好像不认识李余似的,目光在他身上来回打转。

    陶夕莹也是一脸惊诧地看着李余,久久回不过来神。

    对于众人震惊的反应,李余很是满意,他笑问道:“诸位以为,我这首诗如何啊?”

    没等旁人说话,梁丕率先鼓掌叫好。

    他不知道这首诗是好是坏,反正觉得李余能把诗给作出来,那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另外的几名纨绔,也都跟着死命的叫好。

    在他们的欢呼声中,在场众人如梦方醒。

    很快,稀稀拉拉的掌声,变成掌声雷动。

    没什么好说的,宋白等人的诗,和李余作的这首诗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这首诗词的前三句,大气磅礴,豪放旷达,而最后一句,又伤感悲凉,引人深思。

    对于众人的鼓掌叫好,这完全在李余的预料之中。

    这可是王翰的凉州词,乃流传上千年的千古名诗。

    谁能从中挑出一丁点毛病?

    别说挑毛病,谁敢说自己有本事与之比肩?

    如果你们这些土鳖还不服,我就把大宋第一古惑仔辛弃疾搬出来,压死你们!

    想起辛弃疾,李余兴起,懒洋洋地继续依靠着同样一脸呆滞的花妹儿,拿起酒壶,直接向口中倒酒。

    他大声吟道:“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吟完,李余一手高举着酒壶,放荡形骇的哈哈大笑。

    现场又再次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这首辛弃疾的《破阵子》,越发的豪放,但也越发的悲凉。

    尤其是最后那一句,令人心酸,煽人泪下,与前面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

    “好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好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好一句‘可怜白发生’!”

    随着叫好之声,从花园外走进来一人,一位四十多岁,身材伟岸,相貌堂堂的中年人。

    这位正是镇国公,现任尚书令之职的陶源。

    见到陶源来了,现场众人,纷纷起身,公子们插手施礼,小姐们福身行礼,齐声说道:“镇国公安康!”

    李余自然没有起身,依旧懒撒地倚着花妹儿,他举了举手中酒壶,笑道:“呦!镇国公也来了!哈哈!”

    对于李余的不着调,放荡不羁,陶源早就习以为常。

    他拱手施礼,说道:“微臣拜见殿下!”

    李余总算是坐正了身子,乐呵呵地说道:“镇国公事务繁忙,连见我一面的时间都没有,现在能亲临此地,可是给了陶小姐天大的面子!”

    对于李余的阴阳怪气,陶源也不在意,依旧彬彬有礼,道:“微臣有怠慢殿下之处,还望殿下莫要见怪。”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不管心里有多不满陶源的傲慢,但人家现在表现得如此谦卑有礼,李余也不好再揪着不放。

    他话锋一转,问道:“陶公以为,我刚才的两首诗如何?”

    “乃绝妙之佳句!收入太学院,并不为过!不,若是能收入太学院,乃太学院之幸!”

    闻言,周围响起一片吸气声。

    陶源的这句夸赞,可是把李余捧到极点。

    作为最高学府的太学院,所收录的诗词,都是千古流芳的名句。

    现在李余随随便便作的两首诗,就能收入太学院?

    被天下最有才华的学子瞻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