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63章 第回乡
    封天宇离了幕阜山,一路紧赶,这一日,进了袁水流域。他走的是袁水西,很明显奔的是荷溪镇。

    封天宇首先想看到的是父母亲,尽管父母亲早就离他而去,他还是想着先去看望他们。给他们烧炷香,挂些纸钱。

    黄昏时分,他到了自己的家门前一一那块铁匠铺的牌子还在,但几年不曾升炉火,早已冷清冰凉。

    看到这块铁匠铺的牌子,封天宇的眼前就浮现出父母亲打铁时的情景。父亲的铁匠铺没有请伙计,伙计就是封天宇的母亲。

    荷溪镇上的封氏铁匠铺远近闻名,皆因为这个铁匠铺是个夫妻铁匠铺。

    打铁至少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掌钳,一个抡大锤。

    而一般来讲,掌钳的是师傅,打锤的是徒弟,分工细致。

    可在封氏铁匠铺,这种分工并不分明。也即是说,封氏夫妻都是师傅,或者都是徒弟。

    封天宇的父亲当师傅大家肯定相信,封天宇的母亲当师傅大家自然要打个问号。

    然而要得到答案并不难,你只要到铁匠铺里走一转,你就会相信。

    封天宇的母亲扯炉,举锤,依照丈夫的指令,指前打前,指后打后,那个地方要重打,那一锤要轻打,封天宇的母亲都能准确地执行。

    这是封天宇的父亲在掌钳。

    若是封天宇的母亲在掌钳呢,以上的动作就都是封天宇的父亲在做了。

    封天宇的父亲母亲打铁像在演奏音乐,过往的行人都会驻足聆听,就像聆听古典音乐。“叮叮铛,叮叮铛……”他们说听封氏夫妇打铁那是一种享受。

    不仅仅是声音好听,他们打制出来的产品更是上乘。所以一直以来,封氏铁匠铺的生意很是红火。

    但是这个铁匠铺却在那一年的那个夏天画上了一个休止符。荷溪镇上再也没有封氏铁匠铺了。

    说来也是奇怪,包括秦家的锡匠铺,这么多年都没有恢复过来。倒是胡家的药铺很快恢复过来了。

    后来才知道,恢复胡氏药铺的不是别人,而是富城保和堂的叶子秋。叶子秋从林欣儿那儿知道胡杏儿在荷溪镇上有一家药铺,胡杏儿的父母亲双双罹难后,药铺就一直关着。

    他征得林欣儿同意(胡杏儿尚小),就将那个药铺盘了过来。言明:将来胡杏儿长大,如果她想从事药业生意,药铺可以重新盘回去。

    封天宇站在家门口,被他的街坊杨氏看见了。暮色苍茫中,她看了好久才看清是封家小孩。

    封氏夫妇在世时,与街坊邻里相处都很融洽。杨氏也是生意人,她的丈夫杨乐兴在富城开茶庄,那年的夏天她正好在茶庄里做事,所以她家躲过了那场劫难。

    后来富城的生意不好做,杨乐兴就回到了荷溪镇,照样开了一个茶馆。虽然生意做得没有富城的大,但勉强可以过日子。

    杨氏看见封天宇,就走过来关心地问:“你是封家的天宇?几年没见,长这么大啦!”

    封天宇对杨氏印象不深。出事的那年他才七岁多一点,八岁都不到,而杨氏又不是经常在家,所以很少看到。

    当然也不是没一点印象。

    杨氏对封天宇倒是印象较深,这是因为封家仅天宇这根独苗,杨氏只要从城里一回老家,就会到封氏铁匠铺串门。

    当然,也许小孩子的记性没有大人的好。

    “我是!请问您是……”封天宇记不清杨氏是谁,所以礼貌地问。

    “我是你隔壁的杨婶呀!你记得不,我家原来在县城里开茶庄,我每次回来都会到你家去见你父母亲。”杨氏提醒天宇。

    “哦,杨婶!我记起来了。你到我家总要提一盒如意糕,那是我最喜欢吃的。”封天宇记起来了,快活地说。

    所以说封天宇记起了杨婶,倒不如说记起了如意糕。

    “那里!天宇你不知道,每次我回城,你妈总是要送我家乡的特产。从花生到脚板薯、生姜等,凡是那个季节有的特产,你家都作得有,都会送与我。”杨氏回忆着。

    “天宇呐,你家现在很久没人住,到处邋遢得很。不如今天晚上就住我家。我家只我和你杨叔,房子宽敞,有床铺。”杨氏真诚地说。

    “不麻烦您了,杨婶。我在家也不会呆好久,最多一两天。”封天宇说。

    “天宇呐,那更不用去收拾屋里了。就在我家歇息!都是街坊邻里,不要说麻烦的事!啊!”杨氏说着,就用手来接他肩上的小布包。

    封天宇见拗不过杨婶,又见杨婶真心实意,就把小包袱解下来,跟着杨婶往杨家走。

    也就是二十来米远,不一会儿就到了。杨氏一进门就喊:“当家的,你看我把谁带来了?”

    杨氏当家的杨乐兴,正在柜台里拢今天的账,听到老婆高兴的喊叫,就说:“天色正晚,还有那个贵人来了哇?”

    及至看到杨氏领进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不认识,就问:“这孩子是……”

    封天宇在外面闯荡了几年,世面见得大,也有了些历练。但是眼前的这个杨乐兴,他是全然没有印象。所以他就默默地站在一旁。

    “嗐,这也怪不得你,你先前总在城里。他就是我们的好邻居封家的儿子,叫封天宇。”杨氏介绍道。

    “封家的儿子?封天宇?哦,长这么大呀!来,进来,快进来。”杨乐兴显然很高兴,跟他老婆一样高兴。

    他从柜台里走出来,账也不拢了。牵着天宇就朝客厅走去。

    “天宇,不必拘束,这就像是你家一样。”杨乐兴把封天宇安在一个座位上,又喊道,“老婆,多弄几个菜,我们好好招待一下天宇。”

    “知道了!”杨氏将封天宇的小布包挂好,就到厨房去了。

    “杨叔,真不好意思,我一回来就麻烦您们!”封天宇说。

    “天宇呐,你这就见外了不是!想当年我和你父亲封老哥,是换心的朋友。你家遭了劫难,我也难过了好久好久呐!”杨乐兴说。

    封天宇听到杨叔提到父母亲,低着头便不作声了。

    关于父母亲遇难,那是封天宇心中永远的痛!

    杨乐兴也知道提起他父母亲他会很难过。是哇,一个美满的家庭,瞬间就没了。年幼的孩子成了孤儿!

    杨乐兴赶紧换过话题:“天宇呐,听说是你姑妈收养了你,还有秦家的秦大纲和胡家的胡杏儿。是你表姐接你们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