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171章 午夜抢劫人
    封天宇看到两个轻功极好的人很眼熟,好像就是自己诛杀张大丰时站在张大丰身边的那两个少年。

    他正这么忖着的时候,殊料在人群中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一个人。这车就停在那两人的中间。

    封天宇看去,惊得是一张嘴顿成一个“O”字。

    你道车上坐着的人是谁?正是臭名昭著的大恶霸地主张大丰。

    封天宇想到自己完成一半的任务,就想扑上去结果张大丰。却听张大丰发话了:

    “庄知冬,你这个败类,休得猖狂。你以为你换了一张皮,老纳就认不出你了吗?”

    封天宇傻眼了!谁都说张大丰鱼肉乡里,欺压穷人,怎么会出面替老百姓说话呢?

    还有,张大丰自称老纳,这话从何说起呢?

    封天宇看去,那个黑塔大汉闻知,吓得跌下马来。他跪在地上,半天开不得口。封天宇才知,轮椅上的那位老者何等威风!

    原来那个黑塔大汉叫庄知冬?后来封天宇弄明白了,这个庄知冬他是武当派弟子,曾经拜在张大嵩门下。而张大嵩就是武当派崆峒洞的掌门人。

    张大嵩和张大丰是双胞胎兄弟,两人长相一样,分不出彼此。但两人的德行却大相径庭:张大丰为乡村恶霸,欺压穷人,无恶不作;张大嵩是武当掌门,归隐山林,同情革命。

    这是封天宇始料未及的。当时他只以为眼前的张大嵩乃张大丰也!

    那么张大丰到哪里去了呢?说来还是有点曲折。

    就在杜鹃山游击队攻打蛤蟆湾镇的前夜,张大丰化装逃走了。至于逃到何处去了,不得而知!

    但听有人说,他的同胞哥哥张大嵩知道,甚至有人说,这一切是张大嵩出谋划策的。

    那时候张大嵩就知道共产党要在蛤蟆湾地区搞暴动,他要弟弟张大丰不要继续与穷苦人为敌,不要逆潮流而动,劝他逃走!

    而张大嵩代替张大丰过五十大寿,引来了褚青云和饶佑民两个恶霸。褚青云和饶佑民遭到游击队的诛杀。

    但这一切封天宇是不知情的。封天宇只知道张大丰。郭红英介绍的张大丰就是恶霸地主,怎么摇身一变而成为武当派的掌门人呐?

    难道郭红英也不清楚?

    这得去问问郭红英。

    “庄知冬,你知罪吗?堂堂的国军竟然冒充土匪?亏你想得出来!”张大嵩又说。

    庄知冬一直低着头不说话。这是晚上看不见。其实他的脑门上己冒出豆大的汗珠。

    最后张大嵩喝道:“庄知冬,你真丢人现眼,还不快滚!”

    庄知冬听罢,忙磕了个头,翻身跃上马背,带领众喽啰抱头鼠蹿了。

    这个庄知冬自从离了武当山后就当了兵。现在已经混到国民党军的骑兵连长了。

    看到庄知冬的人马远去,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族长说:“今天大家表现得都很好,对得起我们刘家的列祖列宗。”

    封天宇才知道这个镇子叫刘家集镇。

    族长又说:“感谢张大师今天仗义执言,平息了一场杀戮。我代表刘姓家族和刘家集的父老乡亲们谢谢您!”

    张大嵩摇着双手说:“刘大族长,非也!非也!是老纳教徒无方,骚扰乡闾,罪过罪过!”

    刘家集镇的人们都散了。那个张大嵩也由两个少年推着四轮椅走了。喧嚣了半夜的刘家集镇最终又归于平静了。

    镇头上就留下封天宇一个人。他蜷缩在一棵大树下,捱到了天明。

    现在他心里迫切要做的有两件事:一件是继续寻找史伯父女俩,如果今天找不到,那就十有八九被姓康的捉去了。

    另一件是必须要弄清楚与张大嵩在一起的那对少年,那男孩子是不是秦大纲?

    封天宇再一看自已,哟,自己还是男扮女妆。他觉得不妥。自己改妆是在蛤蟆湾,怕的是被游击队认出,现在已不是在蛤蟆湾,就没有必要改妆了。

    他到关帝庙去换装。一一他的衣服随身带着呐!

    走进关帝庙,就见昨晚听到说话的那对男女正从耳房里走出来。那男的四十多岁,左脸上有一颗很大的痣;女的只有二十五六的年纪,穿一件粉红的旗袍,低眉敛眼。

    那对男女很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也许看到这只是一个小女孩,他们就收回目光,顾自朝庙门外走去。

    封天宇快速地换回自己的男儿妆。心想,再也不用男扮女妆了。遂把那些女孩儿的衣服团巴团巴塞进一个角落里。

    他复走出关帝庙,来到街上。

    正是吃早饭的时候,街上有些摆小吃的摊子。他来到一个面摊前,要了一碗面,就呼噜呼噜吃起来。

    面摊老板年纪很大,看头上花白的头髮,脸上松树皮一样的皱纹,大约有六十来岁。

    封天宇就问:“老爷爷,向您打听一个人,行吗?”

    老板说:“行啊,你问吧,你要打听什么人呢?”

    封天宇说:“有一个老爷,坐着轮椅。他不是你们镇上的人,您可知他住在哪里?”

    “哦,你说的可是张大师?你是他的什么人?你为什么找他?”老板说。

    “老爷爷,我是他师兄的徒弟,我叫他师叔。我是奉师父的命令来找他的。”封天宇编了个理由说。

    “哦,原来是这样。”老板说,“你顺着这条街一直往前走,走到一幢高大的楼房前,那就是刘士举的家。你的这个师叔就住在那里面。”

    “一直往前走,不用拐弯?”封天宇怕自己没听清楚,就回问了一句。

    “是的,小师父。”老板答。

    吃完面,付了钱,封天宇告辞了面摊老板,就往大街上走。一路走一路就觉得这个刘家集镇还是很大的,他没有看到全部,觉着比荷溪镇小不了多少。

    走了约二十分钟光景,果见前面有一座高楼耸立在街旁。迎面的门楣上嵌着三个毓金大字:高士楼。

    封天宇走了进去,正碰上一个人出来。他仔细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夜晚出现在镇街头的族长爷。

    哦,族长爷叫刘士举。他赶紧拱手道:“刘老爷,在下封天宇,是张大师的师侄。请问我师叔在吗?”

    族长爷刘士举一听,上下打量了封天宇一眼。

    “小师父,很不好意思,你的师叔刚刚走了。”刘士举惋惜地说。

    “刚刚走了?”封天宇一听,着急地说,“他走哪儿去啦?随行的都有谁呀?”

    刘士举说:“他到哪儿去没说,我们也不好问。随行的就是那两个小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