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260章 破格提拔
    华卓然和叶媚媚跟着郝参谋往食堂方向走。叶媚媚跟华卓然说:“卓然,还是莫去吃饭吧,我们还有几十里的路要赶呐!”

    华卓然说:“吃饭要时间,看看食堂有馒头包子之类的吗,只要能饱肚就行。”

    郝参谋说:“应该有。再不济也应该有红薯哩!”

    果然到了食堂,郝参谋问食堂师傅:“有饱肚的吗?这两位同志还没吃中饭呐!”

    食堂师傅说:“郝参谋,有,地瓜,马铃薯都有。”

    郝参谋问:“有馒头,包子吗?今天早上不是吃了吗?你要知道,他俩人是毛总政委请来的客人呐!”

    “哦,有有……郝参谋,你不说,我还差点忘了呢!”那师傅说。

    “那好,他们要赶路,没得时间在饭堂吃。他们还有两位同志,你给包四个人的吧!”郝参谋是个细心的人,他连华卓然和叶媚媚的警卫员郝勇、吴信都想到了。

    “好嘞,你们稍等。”食堂师傅说完就拿了一个小布袋,装了十多二十个馒头在袋子里。

    华卓然也不客气,他从食堂师傅手里接过布袋,说了一声:“谢谢啦哈!”和郝参谋一同出了食堂门。

    和郝参谋说了再见后,华卓然和叶媚媚就找到郝勇和吴信,从袋子里拿出馒头来,一人抓了几个。

    “大家都在路上吃,边吃边走路,争取天黑前赶回驻地。”叶媚媚吩咐着。

    郝勇正饿着哩,一见了馒头直咽口水,一接到手里马上往嘴里塞。听到说边走边吃,就“呜呜呜呜”地答应着,一边就牵出战马。

    待到上了马,郝勇一个馒头己经吃下肚了。

    吴信人老实了些,听到政委说在路上吃,把馒头放进衣兜里,就骑上了马。却也没记着吃。

    “吴信,你不饿啦哈,不饿,拿一个到我吃!”郝勇叫着喊吴信。

    叶媚媚手里正攥着一个,一听就扔给了郝勇,说:“吃我的吧,我饭量小。”

    华卓然批评郝勇:“郝勇,你可不要打埋伏哈!”

    郝勇向着华卓然撇了一下嘴,说:“团长,没呐!”

    边说着,几人几骑就飞奔起来。

    他们把马打得飞快。这样,在黄昏的时候,他们赶回了驻地。

    晚饭后,叶媚媚主持召开了团党委扩大会,除了党委委员,还吸收了营长和教导员们参加。在扩大会上,叶媚媚传达了总部关于组建特务旅的决定,和毛总政委宣布的关于特务旅的人事安排情况。

    华卓然传达了毛总政委下达的战斗任务,特务旅的主要任务是和地方武装一起引诱敌人到根据地腹心地带来。

    华卓然说,这个任务既光荣又艰巨。因为我们打交道的是好几个师的敌人,我们不仅要钓到鱼,还要防止鱼呑钩和脱钩。

    为了保证明天能如期到达目的地,华卓然建议在部队没到达目的地前,暂时不提组编的事。

    ”我们向部队下达命令,有紧急作战任务。”华卓然这样交待说。

    叶媚媚说,刚才和华卓然与孙喜洲同志商量了一下,我们凌晨三点钟出发。请大家分别向有关单位说明,一定要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去做。到时我会和邱明兴同志检查各营的执行情况。

    后勤处主任邱明兴马上回答“是!”

    与会者都表示明白。

    孙喜洲讲话。孙喜洲说,明天行动前,我们不准备再召开军事会议了。今晚让战士们休息好。明天的行军序列是二营,一营,团直机关,三营。我在三营。

    华卓然看了一眼叶媚媚,最后说:“好!同志们,今晚上各营跟连排长开个短会,宣布一下明天行军的事即可。散会。”

    党委扩大会散了后,华卓然,叶媚媚,孙喜洲还留了下来。他们心里都很激动。这次组建特务旅,大家心里既高兴又紧张。

    高兴的是,以特务团为主体组建特务旅,说明我们特务团在总部首长眼里的份量和在全军的地位。同时也说明了组织对他们三人的认可和信任。

    紧张的是,特务旅的任务光荣而艰巨。以一个旅的兵力,达到吸引和牵制敌人几个师,并使之能跟着自己走,这个担子实在是太重大了。

    但是他们豪情满怀。

    孙喜洲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华团长,不知道教导团和独立团的兵力各有多少。从总部对特务旅的任命来看,未来的引诱任务大多还是以团为基准单位。”

    “这种战前组建实际上是对我们各位同志党性的一次考验。特别是对待如此重大的任务,更是衡量大家党性的一块试金石。”叶媚媚说。

    华卓然说:“不管怎么说,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才能不辜负总政委的重托。所以我以为,组编以后,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思想的转变,是关键。大家的思想都要统一到如何完成这次任务上来。”

    叶媚媚说:“今天听总政委的意思,我们三个团集中之后,他肯定还要讲话。我们可以借总政委这股东风,在全部队中进行一次思想教育。只有大家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才能统一行动。”

    孙喜洲说:“两位领导,我有一个建议,不知妥当不妥当?”

    “有建议只管提,不存在妥当不妥当,只存在可行不可行。老孙,你说吧!”华卓然说。

    “我们的总兵力超过了一千二百人,这差不多达到了一个大团的编制。我以为应该编为四个营。这样各营的规模小了,便于管理。”孙喜洲说。

    “老孙,你这个建议提得好哇!我也早有此意。原先我和政委考虑得是,新老结合在一起,老兵带新兵,新兵的进步要快些。所以就将新兵加到各个营里。现在看来,是时候分开来了。”华卓然肯定了孙喜洲的想法。

    叶媚媚说:“增加一个营的编制,就要考虑这个营的干部配置。再加上我们三人已经到旅部工作了,一团的干部配置已成空缺,你们说应该怎么办吧!”

    华卓然说:“怎么办?只有在部队中自已解决。现在红军在大发展,干部奇缺,你还能奢望上级给我们解决吗?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提议:吴军到一团任副团长兼二营营长,甘灿任一团参谋长兼一营营长,周大兴任一团副政治委员。”

    “这样就缺少两位营长一位教导员。”叶媚媚说。

    “我以为三营的营长就到三营里面选,自然三营的副营长杜兴根是首选,这样利于工作,而且论指挥,杜兴根不会比周大兴差。四营的干部就从一、二两个营里出,你们看如何?”孙喜洲说。

    “我看行!我变一下哈,甘灿兼任四营营长,郝勇给甘灿当副手,原甘灿的副手田刚当一营营长,四营的教导员就要一连的指导员张抗来做。”华卓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