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268章 张辉瓒的下场③
    12月30日凌晨,天开始下起了牛毛细雨,山坳为浓雾笼罩,能见度极差。毛泽东和朱德带着参谋人员往刚刚建好的小别山的黄竹岭前线指挥所走去。

    毛泽东边走边风趣地说:“当年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曹兵,今日红军乘晨雾全歼张辉瓒。”

    上午十时左右,浓雾稍散,张辉瓒指挥18师以52旅为先头,师部和53师随后,由龙冈向五门岭推进。

    龙冈千嶂,山势险峻,大雾刚散,山路湿滑,正面高地上突然响起了排子枪声,接着手榴弹也砸了下来。

    张辉瓒被红军的小股部队骚扰怕了,以为又是红军的小部队所为。后来才知道是黄公略的红三军先头部队红七师。

    张辉瓒不仅没有害怕,反倒有些高兴。因为一则是自已终于抓住了红军主力;二则他知道红军内部正在搞肃反,抓“AB团”,红三军已经折损了不少人马;三则据侦察得到的消息,朱、毛、彭、黄虽号称五个军,实际上只有三万人。

    朱、毛在赣东闽西一带活动,留在老巢的只有一个红三军。而这个红三军是以地方上两个团组编而来,武器也差得远,实则是乌合之众。

    于是,他自恃兵力武器占优势,就疯狂地向红军阵地反扑。

    战至中午,红三军全部加入战斗。敌人也展开两个团猛攻。下午三时许,张辉瓒率四个团拼命反扑,又被红军击退。

    战斗十分激烈,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双方伤亡都比较大。到下午四点左右,红军切断了敌人与东固之间的联系,封锁了所有道路,完成了对敌人的合围。

    随即,红军各部队发动了对敌人的进攻,战士们勇敢地向敌人冲去,到处是枪声,到处有人影。

    到下午六时左右,红军全歼了敌人。

    这个张辉瓒,就这样落到一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是役,红军全歼了张辉瓒18师一个师部又两个旅(五十二、五十三)9000余人,活捉了张辉瓒,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子弹一百万发,无线电台一部。

    生俘张辉瓒,在国共之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共产党而言,自从国共分裂成为两个敌对的党之后,两党之间的争斗一直是你死我活的。而这个张辉瓒,则是被红军活捉的最大的一个国民党军官。

    但是毛泽东在一开始态度就很明朗:杀一个张辉瓒没一点用处。而应该让张辉瓒为红军服务,为苏区服务。一一这是一个共产党领袖的自信:即或是十恶不赦的敌人,共产党人也能改造他成为对革命事业有用的人①。

    毛泽东一直有个夙愿,就是在苏区办一所黄埔式的军校。他说过,国共合作时办了个黄埔,我们应该办一个“红埔”。而张辉瓒不仅在国内的多家军校学习过,还到过日本、德国深造过,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毛泽东的本意是让张辉瓒到红区的军校里去当一个教官②。

    即或是当时的国共双方的高层通过谈判需要释放张辉瓒,毛泽东和苏区的将领们也会坚决执行。

    但是,事以愿违,后来出现的事,使整个事件发生逆转,也为毛泽东这一代伟人扼腕叹息!

    那是1931年的1月28日,东固区苏维埃政府在吉安县东固召开了庆祝反“围剿”胜利的群众祝捷大会。国共双方的高层领导当时谁也没有料到,就是这个大会,使事情陡然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也正是这个大会,使国共双方围绕张辉瓒留放而展开的谈判就此流产。

    由于当时通讯落后,交通不便,党中央的指示还没送到中央苏区。东固的群众祝捷大会提出要公审张辉瓒。军长何长工得悉后拿不定主意,便急忙跑到红军总部请示毛泽东。

    毛泽东皱着眉头在想:这个张辉瓒,在东固一带曾纵兵大肆烧杀抢掠,群众对其恨之入骨。这股愤怒情绪如果控制不好便会出意外。但是苏区在东固开这么大的群众集会,不让公审张辉瓒又显然说不过去。

    思来想去,毛泽东最后决定,让何长工多带些红军战士到会场去,对张辉瓒施以保护。

    这天上午,东固十里八乡的老乡们纷纷向会场涌来,他们都是冲着公审张辉瓒来的。就在不久前,这个张辉瓒带着队伍在这里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此刻,群众把对国民党军队的仇恨都集中到张辉瓒的身上。“剥皮!”“抽筋!”“点天灯!”的怒吼声此起彼伏。情绪激动的人民群众纷纷向主席台涌去。何长工命令红军战士筑起人墙,阻止群众接近张辉瓒。

    但是,局势完全失控了。青壮赤卫队员和愤怒的群众将红军战士挤开,硬是抢走了张辉瓒。他们将张辉瓒拖到附近的田头立即处死。随后又将其头砍下,装进一只竹笼,扔到江里任其漂流③。

    2月2日,国民党兵在吉安的神冈山附近发现了这只竹笼并打捞上来。有人依稀辨认出这是张辉瓒的人头。消息传到南昌,鲁涤平于3日下午就赶到了吉安。

    翌日,鲁涤平一面将这个消息报告给南京的蒋介石,一面派人做了个楠木的假身并配以衣冠入棺。至2月7日才公布消息,刊登在报纸上。

    而蒋介石和他的国民政府围绕着张辉瓒的被捉、被砍做尽了文章。共产党人、工农红军被描写成杀人不眨眼的赤匪、魔鬼,全民必须共讨之,张辉瓒是为民除害舍身成仁的英雄,党国必须共效之!

    张辉瓒的被杀,给共产党、给红军上层带来了麻烦,也带来了深刻教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和红军领导人认真地记取总结了这次教训,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不虐待俘虏”、“缴枪不杀”、“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等条款逐渐明晰,并被制度化,最后收进了伴随共产党军队日益发展壮大的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中。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①毛泽东一直在践行自已的信念。新中国诞生后,他对在战争中生擒的那些战犯集中关押,施于教育、改造,以后逐批特赦;甚至连末代皇帝溥仪这样的人,最后都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②18军无线电台主任王诤,译电员刘寅等后来都参加了红军。毛泽东把他们当成宝,以他们为骨干,成立了红一方面军无线电队。不久,红军通信学校也成立了。他们为红军培养了大批的通讯人才。

    ③这是民间的一种说法,人死后,如果头与身子脱离,即难得投胎。当时群众的做法,可能是让张辉瓒的人头远远地漂去,永远不得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