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324章 亭子棚
    林欣儿的红四团跟在师部后面,要穿过敌第1军团和敌第2路进击军之间仅十公里的间隙,跳出敌人的合围圈。

    这比半月前从高兴圩跳出敌人的合围圈还要惊险。据后来华卓然告诉她,当时他们特务旅被毛总政委布置在距离崇贤约五华里的地方,监视着崇贤的敌人。

    这次他们整个师就被总部布置在靠近敌第1军团的地方,目的也是看住敌第1军团。

    如果红军西进的行动为敌所察觉,他们师就要挡住敌人的第1军团,保证红军大部队脱离险境。

    夜,静静的夜。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几千人的部队,就隐在这黑夜里,静静地待着。

    风,阵阵的山风,不时掠过冈峦,掠过丛林,掠过战士们的头顶。

    黑夜里只有那些虫儿们在草棵里打着滚,鸣叫着……远处松涛阵阵,近处溪水潺潺。

    林欣儿和黄金挨着伏在草丛中。黄金轻声说:“姐,山那边就是敌人,他们在做些什么呢?”

    林欣儿说:“做什么?做春秋大梦呗!做消灭我们红军的春秋大梦呗!”

    听了林欣儿的话,黄金就无声地笑了笑。

    从第一次反“围剿”到现在已是第三次了。国民党蒋介石一次比一次下血本,“围剿”一次比一次的规模大,红军一次比一次经历着凶险。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姐,我们可有好长时间没去见老夫人了,不知她老人家怎么样了?”伏在草丛中憋得慌,黄金就想说说话。

    可是林欣儿制止住了他。林欣儿说:“黄金,不要说话,遵守纪律。现在不是想那事的时候。”

    黄金就不说话了。他把双枪往身后掰掰,好让自已伏着在地上舒服些。他背上的那把大片刀刀把儿上系着的红绸子恰好遮住了他的脸,他就舒服地闭着眼,真的不去想什么了。

    然而不想是假的。他在跟林欣儿说老夫人时,其实却在想他的小莺。

    他和小莺从小就到了林家,他们都是各自的父母亲托孤到林家的。他是如此,小莺也是如此。

    小莺的父亲是老爷的贴身保镖,在一次与仇家的战斗中不幸身亡。临死前小莺的父亲把小莺娘俩托付给老爷。

    从此小莺和母亲就住到林家大寨里来了。

    从这个时候起,黄金和小莺就在一起长大。

    后来,黄金和小莺的母亲相继去世了,他们就与林老夫人和欣儿姐姐相依为命了。

    黄金比小莺大一岁零一个月。老爷在的时候,他们就和小姐林欣儿一样,学文化,学武艺。

    后来老爷不幸逝世,他们俩人,一人做了老夫人的贴身丫环,一人做了小姐的贴身保镖。

    他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彼此在心里都想着对方,爱着对方。

    但是,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却有限。记得那一年在雷公殿,应是他们在一起呆的时间最多的时候了。

    可是后来小姐被乔布克送去武汉读书,他就去了桥下镇镇公所,他和小莺就又分开了。

    不过,那时候,乔布克允许他以送东西的名义去雷公庵与老夫人和小莺见面。他和小莺还是能经常在一起的。

    一年后,小姐回来了,他又跟着小姐了。

    从此,他就很少与小莺见面了。

    当然,小姐也很难见到自已的母亲了。

    现在,小莺跟着老夫人是住在罗山猎户秦大爷那儿,不知过得怎样。黄金想念小莺,也想念老夫人和何郎中。

    一夜无事,红一方面军主力两万余人跳出了敌人精心设下的合围圈,顺利地到达兴国东北的白石和枫边地区。

    黎明时分,红四团接到师部命令,撤出监视,部队紧跟主力部队西进。

    林欣儿让黄金去通知三个营长,动作要轻,要快!她自已带着黄金的警卫连断后。

    总部在白石和枫边地区,与早已到达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会合。

    到了白石和枫边地区,林欣儿团驻扎在一个叫神前垅的小山村里。

    这个村子颇似罗山的前村,村前也有几棵百年古樟。有一条石板道自山外迤逦而来,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上有一座石拱桥。

    村子里有三四十户人家,俱姓杨。但是现在村子里除了老人就是小孩,中青年人,不管男女都参加红军或赤卫军去了。

    林欣儿让伤病员和团部机关驻进村子里,其余人员一律驻在村外,令各营以班为单位搭一些简易草棚。

    这简易草棚很好搭,小山村多的是这样的材料。譬如用杉木扎成两个三角架,用一根粗木横搁在三角架上。

    再用小的杉木靠在木架上,靠密点。再在木架上扎上茅草,用竹片将茅草夹紧,一幢简易的草棚就搭成了。

    一个草棚住上上十个人不成问题。现在天气尚热,草棚不禁可以遮雨挡风,还可以把蚊子挡在草棚之外。

    傍晚的时候,林欣儿就和蔡坤、林凯之去检查各营搭草棚的情况。

    林欣儿他们来到易云珍的三营。

    三营驻扎在小山村的东南角,这里有一些不算很大的晒场①,每个晒场可以搭两到三个草棚。

    林欣儿带着团部的几个人在易云珍的陪同下逐一检查过去。查到一个晒场上,却发现其中有一个草棚搭得很特别。

    林欣儿他们看去,原来这个草棚不是人字形,而是亭子形。搭建草棚的材料还是原来的那些,但用途不一样。

    林欣儿颇感兴趣,便仔细地观察了一遍。

    林欣儿发现,整个草棚高约一丈左右,草棚中间竖着一根两尺②来粗的杉木。旁边又竖了三根小一点的杉木。

    然后用三根横木将它们连接起来,上面搭上茅草。又在靠近地面约三尺高的地方,同样扎上木架,木架上铺上厚厚的茅草。

    林欣儿用手按了按,木架很扎实,一点都不摇晃。茅草很厚实,很酥软,很舒适。

    ”这是给谁准备的?你吗?”林欣儿严肃地问易云珍。

    易云珍“嘎”的一笑,说:“团长,我哪有这福气。这是教导员给她们那十几个女兵准备的。她说女孩子受不得潮,受了潮会落下妇科病。”

    “唔,考虑得真周到。”林欣儿肯定地说,“不过,这很复杂吧?”她指着亭子形草棚说。

    “整个工序是复杂点,但所用材料差不多。”易云珍说,“不过这种亭子棚优点很明显,就是通风、隔潮。”

    “唔,很好!以后如果条件允许,都可以扎这种亭子棚。”林欣儿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晒场:山里人家晾晒谷物、茶籽等的场地。

    ②二尺:专指杉木丈量的一种方法。用米尺量杉木圆周围,再折合成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