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397章 诱饵
    胡杏儿去护送琼崖的代表,何翠姑有点不放心;而她的丈夫胡正太更是不放心。胡正太说,杏儿才十五岁,她怎么能担负起如此重大的任务呢?

    胡正太还对何翠姑说,杏儿虽说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但她“爸爸、爸爸”已叫了这么久了,我应该为她有所担当。他让妻子赶紧换人。

    后来何翠姑把正太的意见报告给党组织,组织上指示何翠姑从特遣队里物色人代替胡杏儿。

    可是胡杏儿却不肯,她一定要亲自去送,谁的话都不听。结果,最后何翠姑搞了个折衷的办法:胡杏儿带着向小飞一起去。

    有了一个伴跟着胡杏儿,胡正太才不说什么了。于是在封天宇坐上火车往北走的时候,胡杏儿一行三人坐汽车从广州出发到香港,准备从香港走水路去海口。

    当时研究行动路线的时候是走陆路,就是从广州坐汽车到湛江,再从湛江走到雷州半岛,最后,坐船经过琼洲海峡至海南岛。

    但是考虑到陆路很不安全,而且速度慢;速度慢,相对来讲就是时间长。如此,他们最后还是选择走了水路。

    从水路走,陆路就剩下了两头,即广州至香港,海口至红色根据地。

    从广州至香港是坐汽车,应该没什么问题。虽然香港已经沦为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但是那里暂时没有硝烟,安全应该有保障。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从海口下船后至根据地。据那位女代表说,国民党军对根据地封锁得极严。她们参加“一苏大”本来有三位代表,另两位在过封锁线时被反动派杀害。她因为是本地人,又是女的,才混了出来。

    胡杏儿才不怕呢!她说越是艰难越能体现英雄本色!她希望有这么一次机会。

    胡正太亲自安排汽车,亲自把女儿送上汽车。汽车临开动时,他对向小飞说,好好照顾杏儿,做好了,回来奖赏你。

    “爸爸您就放心吧!女儿没事的!”胡杏儿撒着娇说。

    汽车开动了,汽车也带走了一颗牵挂的心!

    胡正太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同情共产党,同情共产党的革命事业。

    据说他的这种思想的由来,完全来自他的亲姐夫一一他的亲姐夫在红军里身居高位。

    “正太,你也不必担心,杏儿也不是第一次出去执行任务!”何翠姑这样地宽慰丈夫。

    却说胡杏儿仨人在广州下了汽车,是由胡正太安排的人送过境的。广州是陈济棠的地盘,而胡杏儿是以万盛集团总裁女儿的身份出现。谁敢拦她?

    到了香港,胡杏儿住进了胡正太朋友的酒店。胡正太早就给香港的这位朋友打了电报。所以在香港,他们仨人无须自已动手,衣食住行都有人张罗。

    直到坐上了去海口的轮船。

    这自然是一艘英国轮船,叫亚历山大号。胡杏儿第一次坐船。不仅是她,那位代表,还有向小飞都是第一次坐船。

    胡杏儿和向小飞还是第一次看到大海。他们都很希奇。胡杏儿兴奋地站在船舷边,眼望着万顷碧波滾滚而来,又滚滚而去,心里总是激情澎湃。

    在阳光下,大海呈现出七彩的光晕,赤橙黄绿青蓝紫,太美啦!那位代表是纯粹的万泉河边人,她说以前她经常会跟着爸爸去海边。

    爸爸虽然不是渔民,但会去海边贩海鲜。他贩海鲜就会带上她,帮他看着购买好的海鲜。

    所以说,三人里面,她是看海最多的人。

    但是她虽然看海最多,却对海的了解不多。当时他们都站在甲板上,眼望着美丽的海面遐想着。

    突然向小飞指着海中的一排小动物,惊讶地问道:“胡队长,你看,那是什么?”

    其实胡杏儿早就看到,己经盯视了好一会了。

    原来,就在“亚历山大”号的边上,海面上有一群似马非马的动物在水中游动,它们的方向恰是与轮船航行的方向一致。

    他们观察了很久。对这些浑身光溜溜的家伙,极感兴趣!

    但是他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这时有知道的人就说,这是海马。有人解释,说凡是陆地上有的动物,海中都有一一什么海猪海豹什么的。

    胡杏儿听后颇觉新鲜,却在想,它们是属于鱼类,还是属于像鲸一样的哺乳动物呢?

    经过几个小时的航行,轮船到达海口港。他们坐的是头等舱,条件好,保密系数也高。此时他们三人都换了装。

    胡杏儿是一个二十七八岁阔太太的装束,衣着华贵,举止文雅。向小飞是保镖的身份。而那位代表则是服侍阔太太的女佣。

    海口是个开放城市,在当时,可以说是中国最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各种观光、度假的上流社会人物云集,尤以香港的英国人,还有南洋的华侨巨商为多。

    胡杏儿融入这样的城市,并不很招摇。人们除了惊艳她的美貌之外,并不会联想到其他的什么,尤其是不会联想到她与红色根据地的关系。

    天色向晚,他们一行三人在海口最大的酒店落下歇来。

    第二天他们没有行动,只是由向小飞化装成叫化子在外面活动。

    其实他们的行动是很微妙的。他们进入根据地必须过两关:一是国民党军封锁的这一关。二是进根据地自已人审查的这一关。

    为什么还要过自已人审查的这一关呢?

    因为出席“一苏大”,琼崖红军派出的代表三位中已经牺牲了两位。还有一位却去向不明,是去江西瑞金参加“一苏大”了?还是失踪了?还是……

    所以活着的这位代表,其身份就得严查了。这也是当时恶劣的斗争环境造成的。大家都能理解。何况还有胡杏儿和向小飞这样的陌生人呢!

    如果仅仅是胡杏儿和向小飞,他们可以不必进入根据地。但是为了证明代表的身份和完成使命的情况,胡杏儿和向小飞又必须进入根据地。因为他俩是最好的证明。

    向小飞就是这样在外面跑,按照代表提的接头地点与地下党接头。

    也就是在琼崖代表出席“一苏大”的期间,地下组织又遭有损失。代表提的接头地点显然没用了。因为在那里,向小飞见着有形迹可疑的人。

    胡杏儿明白,她们面对的形势己然相当严峻了。

    接头地点被破坏,没有人领着进入根据地,只能由自已想办法了。

    胡杏儿问代表,你认识去根据地的路吗?

    代表说:“我是在那里生那里长的本地人,我当然认识路了。只是没有通过地下组织的引领,认识路也白搭。”

    胡杏儿明白了,根据地只认组织不认人。

    这可怎么办呢?

    胡杏儿想,还得从那个接头地点想办法:通过敌人来知道地下党的情况。

    胡杏儿亲自出面了。她要代表当一回诱饵,把敌人诱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