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434章 双水镇
    这一时期来,红军为了保卫根据地,与敌人展开了频繁而又壮烈的激战。

    独立支队减员很大,己由过去的三个满编团,锐减到现在一千三百余人(其中三团划归红17师)。

    在国民党优势兵力的连续攻击下,红军阵地全部丢失。

    七月四日,红六军团转移到永新东南的牛田、津涧地区,准备恢复和依托井冈山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

    湘赣独立支队则北移至武功山地区,准备恢复和依托武功山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

    八月七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发布命令,红六军团①退出湘赣苏区,向湖南中部转移。

    湘赣军区率独立支队、教导师等部队以及地方武装继续在湘赣地区坚持斗争。

    这一天,湘赣军区召集各部开会,就目前形势和任务与大家商量讨论。

    鉴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形势严峻,中共中央已有离开中央苏区转移的打算。红六军团退出湘赣苏区,就是作为红军长途转移的先锋队。

    红六军团奉命转移,其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

    当时,中央任命肖克同志为红六军团军团长,任命原湘赣军区司令员王震同志为政治委员,李达为参谋长,张子意为政治部主任。

    红十七师师长和政委分别由肖克和王震兼任;红十八师师长由龙云担任,政委是甘泗琪,参谋长是谭家述。

    同时决定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同志为中央代表,随军行动。相继组成了红六军团最高领导机关军政委员会,由任弼时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肖克、王震、张子意为委员。

    其实这个时候,参加会议的人们并没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以为红六军团离开湘赣苏区只是暂时的,就像以往各次一样,在外打了一个圈又会回来的。因为这里毕竟是自已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根据地呀!

    实际上,当时的中共中央在命令红六军团西征以前,就已经命令红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②的名义北上。而这一切的行动,都是为了调动和牵制敌人,为中央红军转移作准备。

    红六军团成立于1933年6月,当时拟以三个师组成,即红十六师、红十七师、红十八师。其中红十七师由当时湘赣苏区红八军改编,红十八师由中央苏区调入的红十八军改编,而红十六师则由湘鄂赣苏区的红十六军改编。

    由于红十六师遭遇“六七月事件”③,最终没能加入红六军团西征。红六军团的红十六师则是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开辟了湘鄂川黔苏区组建的队伍,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接到中革军委的电报后,红六军团进行了积极准备和动员。为了迷惑和牵制敌军,八月初还以独立支队伪装成军团主力,在牛田、津洞、万安一带佯动。

    八月七日,准备工作完成之后,红六军团开始突围。

    为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红六军团首先向南攻击,其后占左安,出寒口。

    八月十一日,占领桂东赛前圩,突破了敌人的战术包围。

    十二日,红六军团在赛前圩召开了西征誓师大会。并正式宣布红六军团和军政委员会的成立。

    此后,红六军团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迭克新田、零陵,上阳明山,下白果市,占嘉禾,过潇水、渡湘江。

    九月十七日,红军攻占通道,前锋直指贵州。

    独立支队在林欣儿指挥下,胜利地完成了佯动牵制任务,为红六军团顺利突围创造了条件。

    这个时候,湘赣苏区的形势特别严峻。敌西路军因为红六军团的突围,派去大批部队对其进行围追堵截,但敌人留在湘赣苏区的兵力仍不少。

    独立支队完成了佯动牵制任务后,部队仍然回到武功山地区。由于红军主力撤出了苏区,敌人疯狂地在苏区各处清剿。独立支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八月中旬,独立支队接到命令,三日内赶到袁水流域,牵制国民党军第九军对红二军团的进攻,掩护红二军团西征。

    其时独立支队已不足千人。但林欣儿接到命令后没有迟疑,率领部队马不停蹄隐蔽前行,于八月二十日赶到妙音山。

    妙音山曾经为林欣儿红四团打游击的地方,林欣儿的部队对这一带非常熟悉。妙音山离双水镇不远,顶多二十来里路。

    此时独立支队尚有电台,江春来用电台呼叫她,告诉她高霆率第九军军部和汤铁柱特务旅进驻了双水镇。

    林欣儿赶紧把这一情报上报了指挥部。指挥部决定由林欣儿全权负责此次行动,并命令独立支队和红二军团一部协助汤铁柱的特务旅完成起义,活捉高霆。

    八月二十一日,林欣儿与汤铁柱取得了联系,决定由汤铁柱的特务旅于该日晚八时在双水镇举行起义,控制高霆。独立支队和红二军团一部负责肃清双水镇外围的敌人,并阻敌增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1934年6月,红六军团初步组成,但未组建领导机关。下辖部队有第十六师、第十七师、第十八师。第十六师(由红十六军改编):师长高咏生,政治委员温锦惠,参谋长李鄂;第十七师(由红八军改编):师长肖克,政治委员蔡会文,参谋长李达;第十八师(由红十八军改编):师长严图阁,政治委员徐洪刚,参谋长谭家述。军政委员会为军团最高领导机关,由任弼时、肖克、王震三人组成。任弼时为主席,肖克、王震为委员。全军团约9000余人。

    注②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5日,中共中央为推动抗日救国民族运动,牵制和分散国民党军,减轻敌人对中央根据地的压力,决定以红军第七军团(军团长寻维舟、政治委员乐少华),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

    注③“六七月事件”:1934年5月,为掩护湘鄂赣苏区机关转移,红十六师遭到湘军三个师的合围。在突围战斗中,师长高咏生不幸被敌人俘获。虽然他在押解路上机智脱逃,但由于夜晚天黑,他不幸掉入水池中光荣牺牲。高咏生牺牲后,由徐颜刚接任师长。7月,红十六师再次遭到敌人合围,部队被打散,仅师长徐颜刚率几十人突围。这两次惨痛的失利合称“六七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