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454章 有这样的一个谜
    在中国工农红军刚开始长征的时候,存在这样一个谜:红军为什么会几乎“兵不血刃”地顺利突破蒋介石的粤北第一、二、三道封锁线?

    陈济棠为何会心甘情愿地为在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敌人”“让道”,并悄悄送给“敌人”大量军火?

    这还得从陈济棠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上说起。

    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主力已经完全丧失在根据地内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可能性,准备进行战略转移。

    但是从哪个方向突围呢?中央红军再一次把目光放在了粤北。

    当时主政广东的是军阀陈济棠。第五次“围剿”红军时期,陈济棠任南路军总司令,授一级陆军上将。

    他经过长期的苦心经营,把广东变成了他的天下,被人称为“南天王”。

    这位粤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南天王”,却绝非蒋介石可以轻易驯服的走卒。

    在1931年的“宁粤分裂”事件中,蒋介石被弹劾下野,陈济棠就“功不可没”。

    后来陈济棠索性与蒋介石“均权分治”,使广东处于半独立状态。蒋介石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机会收拾他。

    第五次“围剿”一开始,蒋介石就在兵力部署上北重南轻,想把红军逼进广东境内,借刀杀人,以收“一石二鸟”的功效。

    陈济棠对蒋介石利用战场消灭异己的做法早有领教,对薛岳在红军北面追追停停的目的自然也是洞若观火。

    因此,他在接连接到蒋介石防堵红军的电令后,忧心忡忡地对部下们说:“咱们与红军的这场战是输不得也赢不得。若输了,共军进广东,老蒋说,我来替你剿,广东就是老蒋的了。若赢了,共军覆灭,广东已疲惫不堪,老蒋说,我来替你善后,广东还是老蒋的。”

    陈济棠当然不甘心丧失自己经营十载之久的半壁江山,经过左思右想,他终于找到了一条妙计:“送客”。

    他召集心腹将领开会,安排他们依计而行:

    “咱一面慢吞吞地在红军的必经之地修造工事,以免被蒋介石抓住把柄;一面又不完成碉堡封锁线,开放一条让红军西进的道路,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专门从红军后卫部队身上作文章,以‘送客早走’。”

    他希望此举也能收到“一举两得”之效:既防红军入粤也防蒋介石把自己的手伸进广东,以达到最终保住广东地盘的目的。

    陈济棠虽然对自己的“送客”妙计颇为自得,但还有一个心事令他寝食难安。

    什么心事呢?那就是:红军要真的乘虚攻击,在他的家门口或家中大打出手怎么办?

    因此,怎么能让红军知道他的一片“好意”呢?

    陈济棠思来想去,都觉得很不妥。

    有一天,他去万盛酒楼找胡正太,希望胡正太能为他出出点子。

    事也凑巧,恰好何翠姑也接到上级的指示,让她做做陈济棠的工作,在红军西征路上行个方便。

    何翠姑就把这层意思与丈夫胡正太说了。

    胡正太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同情共产党,愿意为共产党做一点事。

    此时,他听了陈济棠的来意,就说:

    “大哥,你的意思我明白,而且我觉得你这是明智之举。红军离了江西之后,我们就可清净了,何乐而不为呢!”

    陈济棠说:“老弟,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才主张给红军让道。但是怎样才能让红军晓得我意呢?”

    胡正太说:“大哥,这还不好说,派人去那边谈谈呗!”

    陈济棠故意沉吟着说:“看来有必要同红军进行一次谈判。”

    不过他又说,谈判之前,必须找个中间人先给红军“通融”一下,摸摸红军的“底牌”。老弟,你能不能帮我物色一个呢?

    胡正太答应了帮陈济棠找中间人的请求。陈济棠走后,他就赶到茶楼与夫人说了此事。

    何翠姑一听非常高兴,立即与组织联系。组织上指示,最好这个中间人就是胡经理。

    何翠姑把组织的意思转告丈夫,胡正太沉吟一下说:“行,我来当这个中间人。搁别人身上还不放心呐!”

    于是他编了一个理由对陈济棠说:“大哥,我思来想去,你这事找别人还不行,只有我出马了。我认识红军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的内弟,他此时正在广东做生意,我想同他同到苏区传话。”

    陈济棠一听,非常高兴,立即给红军领导人周恩来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准备派总参谋长杨幼敏和黄质文、黄任寰三人为谈判代表,你们最好派你们的粤赣省军区司令员何长工为总代表,进行谈判。”

    胡正太在何翠姑的先遣队里找了向小飞,让他冒充罗炳辉的内弟。因为向小飞从来没到过万盛酒楼。

    胡正太和向小飞到了陈济棠的大帅府后,陈济棠亲自单独召见他们,当面交代任务,并反复叮嘱:“途中千万小心,人在信在,不可有丝毫闪失。信一定要当面交给周恩来,速去速回。

    1934年9月,胡正太和向小飞来到了瑞金。胡正太先找到自已当军团长的姐夫,并由姐夫陪同,很快就找到了红军保卫局局长李克农。

    在李克农的亲自陪同下,胡正太与周恩来、朱德进行了极其秘密的会晤,并将陈济棠的密函当面交给了周恩来。

    信的内容,正合周恩来所想。这些天来,周恩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陈济棠和蒋介石的矛盾在南线找到突破口这个问题。

    至于要不要与陈济棠谈判,因为当时党内最高权力和军权分别掌握在博古和李德手中,周恩来、朱德也做不了主。

    于是,周恩来和朱德立即找博古和李德商议此事。

    经过周恩来、朱德固执地反复劝说,最后,博古授权周恩来和朱德全权处理谈判事宜。

    送走了胡正太后,李克农提议让封天宇的特遣队回瑞金。

    周恩来指示说,何翠姑同志那里的工作任务重,特遣队不可全部调来,以精干为好。

    何长工、潘汉年被确定为红军方面全权谈判代表。

    何长工当时担任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粤赣省委常委。粤赣军区是与粤军最近的红军防区,其最高军事长官何长工自然是与粤军谈判的最佳人选。

    潘汉年时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潘汉年、何长工郑重地接受了任务,与周恩来握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