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541章 依计而行
    10月12日起,天上有飞机投弹、地面有炮火轰击的敌人,向郑家坊、霞溪几处阵地发起猛攻。

    10月13日这天,独立第五团就打退了敌人的3次冲锋。

    由省苏维埃政府组织的“难民抢修队”,点着松明火把连夜抢修壕沟工事,设置檑木滚石。

    独立第五团坚持到14日中午,绝大部分壕沟工事已被炸塌,耗费了大量人力修起来的十几座碉堡,也被敌人炮弹炸掉,各处阵地的红军都是死伤惨重,所剩的弹药也不多了。

    彭辉明对这种完全与优势敌人拼消耗的战斗大为恼火,一个劲地骂“打什么蠢仗、瞎仗”!

    在没有经过陈洪时同意的情况下,彭辉明传令各防守部队撤出战斗。

    陈洪时对军区总指挥的“违令”感到无可奈何。他曾两次到火线上视察,亲眼所见红军在防御阵地上的劣势,目睹了部队付出的惨重代价,明白为避免红军在阵地上覆灭,撤出战斗是必然的。

    10月15日,湘赣省委决定放弃牛田、津洞被敌人围困的区域,将剩余主力和全部机关转入山区。

    在独立四团、五团等武装的掩护下,湘赣省委于10月31日进入武功山的长源头、芦台村。

    由原湘赣独立支队改编的独立四团,在掩护省委进入武功山之后,回到宝峰山地区去坚持武装斗争。

    但是独立四团同样遭受了很大损失,仅有的一部电台也被打坏了。

    湘赣省委进入武功山不到半个月,国民党军就侦知了湘赣省委、省苏机关的所在位置。

    国民党军遂派第五十三师两个旅在莲花、安福保安团配合下,从几个方向对长源头、芦台村实行围攻。

    经过半天极为激烈的战斗,红军的工事全部被摧毁,前沿阵地的部队伤亡过半。

    又是彭辉明对陈洪时板着脸说道:“再不撤就全部完了!”陈洪时这才点头“嗯”了一声。

    1935年春节后几天,陈洪时、彭辉明带着只剩下2000多人的部队,从武功山的双园坪来到莲花北陲的五里山,在虎头岭一带停驻下来。

    湘赣苏区的红军驻于五里山,不久被莲花保安团侦知,他们联合萍乡保安第四团共1800余人,于2月17日向五里山袭来。

    由于红军早就占据了虎头岭的制高点,这场反击战,红军以大大少于敌人的伤亡代价,歼灭来犯之敌400多人,缴获了一批弹药钱粮。

    可是令所有的红军官兵感到万分悲痛的是,彭辉明在这场战斗中英勇地牺牲了。

    失去这样一位优秀军事指挥员,是湘赣边的重大损失。

    而虎头岭一战也暴露了红军的驻地。

    担负武功山“清剿”的国民党军罗霖第七十七师,急调其胡良玉旅,于3月6日在塘坑围住了湘赣苏区的红军。

    独立第五团、第三团奋勇阻击,掩护省委、省苏机关的撤退。

    这次战斗又使红军减员数百,特别是仅有的一部电台也在战斗中损毁了,从此中断了湘赣苏区与中央、中央分局和红六军团等的联系。

    湘赣红军在进入莲花北部山区隐藏下来的日子里,陈洪时才对以前一套与敌人硬拼的战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有所反省,意识到必须实行缩小目标、分散行动的游击战。

    4月初,省委决定由仍有千人的独立第五团挺进湘南,寻找中央红军蔡会文的部队。同时组织挺进队到攸县、茶陵一带筹集钱粮。

    独立第五团与挺进队出发后,陈洪时带着精简后的省委、省苏机关300多人转入萍乡境内的太平山。

    封天宇知道湘赣省委己转入萍乡境内,遂日夜趱程赶到了太平山。

    这样,在离开赣粤边一个多月后,封天宇终于找到了湘赣省委,见到了省委书记陈洪时。

    封天宇把苏区中央分局的信交给陈洪时的时候,封天宇并没见陈洪时有多少激动。他只是礼貌性地对封天宇说了句:

    “辛苦你了!”

    封天宇把信送到湘赣省委即离开了太平山。他想还是循原路返回赣粤边去。这条路虽然弯远了些,却比较安全。

    而更为主要的是,他可以将湘赣省委的情况顺便告诉已与省委失联的表姐林欣儿。

    却说林欣儿看见封天宇走后,即带着黄金和袁尚漏夜钻进了玉华山。

    在没进玉华山之前,林欣儿担心林凯之为了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把部队分别布置在升华山和玉华山。

    要是那样,今晚就不可能全部突出敌人的包围圈,毕竟两部集合起来要费时间。

    可是见到林凯之和易云珍后,她放心了。

    原来,林凯之和易云珍在敌人还没完全合围的时候,就将部队由林闯和范中骏带着分散突围。

    然而突围没有成功。敌人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升华山和玉华山外围,竟围得水泄不通。

    林凯之和易云珍只得把部队撤了回来,另想办法。

    突然易云珍想起了当年剿灭玉华山的土匪时,为了防止土匪逃跑,易云珍用炸药包炸毁了那个秘道洞口。

    他向林凯之和林闯范中骏提了出来,想法把那个洞口清理出来,不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敌人的包围圈吗?

    林凯之他们一听,非常高兴。他们决定依计而行。

    考虑到那个洞口确实难清理,恐怕会费时间,林凯之布置一部分兵力据守升华山,一部分兵力守住玉华山。

    易云珍亲自带人去清理洞口。果然到那里一看,那个洞口完全塌了。易云珍仔细观察后,决定从塌了的洞口傍边掘一个口子进去,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由于挖掘现场容不下太多的人,易云珍将人分成三班倒。每班工作八小时。这下挖了三天三夜,那条暗道被疏通了。

    暗道疏通后,易云珍带人顺暗道搜索前进,一直到位于玉华山东麓的出口。

    这个出口很隐蔽,是在一条山沟的裂缝里,周围乱石林立,草木蔽日。

    易云珍伏在洞口观察,发现四周没有敌人。但他很不放心。按照推理,这个洞口不可能是在敌人的封锁线之外。

    他悄悄地往外侦察前进,果然在两里远近,发现了敌人组成的封锁线。

    易云珍让一排长带人守住洞口,自已循原路返回到玉华山大殿。

    他向林凯之汇报了具体情况,建议将升华山的那个营撤至玉华山。部队从暗道出山,出其不意改击敌人的封锁线,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林凯之完全同意。他派人将升华山的林闯秘密召回,又将玉华山的防卫往里缩。

    就在此时,林欣儿来到了玉华山。

    部队上下见林欣儿来了,群情为之一振。他们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许多人流下了热泪。

    林欣儿了解了情况后,即随易云珍通过暗道来到了玉华山东麓,仔细观察了敌人的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