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铁马金戈 > 第703章 铁瓦寺
    史玉清在路上给封天宇和特遣队讲了那次的窑沟之行。

    她还告诉他们说,在金刚台上的三年里,在一无医、二无药、三没有治疗伤病员的经验的情况下,妇女排先后收容和护理了红二十八军及便衣队的伤员数十人。

    也是在夏季的一天,史玉清和同志们清早上山挖野菜。回到宿营地时,县委张书记对史玉清说:“小史,你回来得正好,有一个重要任务交给你们。”

    原来是便衣队在一次行动中遭到了敌人的突然袭击,便衣队员小邢受伤后失踪了,一连找了好几天,也没找着。

    张书记严肃地看着史玉清说:“小史,你是懂得的,我们每一个同志都是党的宝贵财富。现在,这个同志也许正忍着伤口疼痛,在寻找我们。你领两个人,想办法把他找回来。”

    接受了任务,史玉清就领着两个同志出发了。

    他们沿着便衣队员失踪的地方,一山一山地听动静,一处一处地查痕迹。一连找了十多天,连这个便衣队员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有一天,史玉清他们隐藏在一个山包上,分别向山洼里观察动静。一个同志忽然拉起史玉清的胳膊说:“玉清姐,你来看。”

    史玉清顺着她的手指往前看,只见对面山沟里有个人,艰难地用手拨开草丛,一下一下往前爬,爬到沟边时,就坐了起来,扬起脸向四周观望。

    “找到了!”史玉清他们兴奋地叫起来。他们连忙跑过去,一看,果然是便衣队的小邢。

    原来,小邢的脚扭伤以后,不能行走,就坚持用手掌和膝盖爬着寻找部队。

    此时,他的手掌和膝盖上的血茧结得象马蹄掌一样厚,受伤的那条腿,肿得象小水桶一般粗,伤口里生蛆,浓水流个不断,臭气难闻。

    他浑身破烂不堪,脸上的皮紧紧包着骨头,没有一点血色。

    这么多天,他是怎样熬过来的?他一见到史玉清他们,简直就象见到救星。

    他流着泪说:“我总算找到你们了。再见不着你们,我就要完了。”

    史玉清他们谁也顾不得脏啊臭的,立即轮换着把他背回来。大家被小邢的顽强精神所感动,齐声称赞他是好样的!

    小邢由于受伤后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又加上天气炎热,伤势十分严重,必须赶快抢救。

    可是,妇女排一无药品、二无手术工具,护理知识也只粗略懂得一点。往日治疗伤病员都是“开水洗伤口,旧絮当棉球”。

    可往日的伤病员都是受伤不久,抵抗力还强,所以能够治好。眼下这个伤员,用老方法能行吗?谁心里也没底。

    大家都为小邢犯愁。商量的结果,大家一致推荐曾当过护士的彭玉兰负责护理小邢。

    决定一下来,她们就立刻行动。先熬一碗米汤,给伤员喂下去,算是打了“强心针”。

    然后,史玉清和小彭小心翼翼地给伤员轻轻地挤尽脓血,拔出腿里的蛆,用凉开水将伤口洗干净,涂上猪油,找块破白布包扎了伤口。

    几天后,揭开看看,伤口竟也好些了。大家都感到很高兴。往后,史玉清她们每隔两天,就给他治疗一次。

    为了使伤病员早日恢复健康,史玉清她们中年轻力壮的同志就多吃野菜、野果,把便衣队送来的少量粮食节省下来,尽量多给小邢做些饭吃。

    逢到下雨天,他们就想方设法给小邢找山洞住,外面派上了望哨。敌人搜山时,他们就轮换着背小邢转移。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护理和治疗,小邢的伤口终于慢慢愈合了。

    他归队以后,每逢见到史玉清她们,总是流着热泪说:“多亏你们这些女同志救了我的命。我打心眼里感激你们!”

    封天宇不知为什么,总很喜欢听史玉清讲她们的故事。他觉得她们和在南方打游击的同志一样,都是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战斗着,他们都有着同样伟大的精神。

    傍晚时分,史玉清和特遣队来到了黄土岗敌人的炮楼前。

    在苍茫的暮色中,高耸在半空中的炮楼,有一半多浮在浑濛的暮靄里,就如一只巨兽在蹲着。

    史玉清对封天宇说,为了不惊动敌人,我们还是绕着走吧!

    封天宇问道:“史玉清同志,绕着走会多用几多时间?”

    史玉清说:“封天宇同志,那可说不准,有时遇到敌人,可能多走半天呐!”

    “那我们就不绕了。”封天宇说。

    “不绕?直接从炮楼下过?”史玉清吃惊地说。

    “对!直接从炮楼下过。”封天宇肯定地说。

    封天宇吩咐蓝求美:“求哥,你照顾好史委员。”

    “是。”身后的蓝求美答应着。

    来到炮楼下,见炮楼黑魆魆地杵在大道边。大道上有鹿柴、木马拦着,旁边的岗亭上还亮着一盏马灯。

    封天宇对向小飞说:“飞哥,你带上金水去把岗哨解决了。”

    向小飞答应着,和金水向岗亭摸去。

    夜色中,史玉清瞪大眼睛望着向小飞他们远去的身影。

    大约抽一袋烟的功夫,黑暗中传来几声蝈蝈的叫声。

    封天宇听后,对大家说了一个字:“走!”抬脚就朝大道走去。

    他们很顺利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

    在过封锁线时,史玉清的心一直是往上提着的。以往她和她的同志们从来没有这样通过封锁线。

    天亮后,史玉清带着特遣队来到了铁瓦寺。

    铁瓦寺不是一座寺,它是一个地名,严格地说,它是几个村庄的总名称。比如说“铁瓦寺张家”、“铁瓦寺汤家”等等。

    自从她们几十个姐妹几年前就上了金刚台,但史玉清却很少到过这铁瓦寺。屈指算来,也只有四五次,而且基本上都是夜晚,行色匆匆。

    他们一行人在朝阳升起的时候,走进了一个大村庄。

    这个大村庄非常特别。村庄前一座奇特的山,山上寸草不生,一律的黄石砬子。

    大道伸进村庄,要从这座山头前过。而那山头更是奇特,它是一座断崖。

    史玉清他们从断崖下过,抬头望,断崖嵯峨,森然阴郁,乍看令人心惊肉跳,总担心那崖壁会突然间倒坍下来。

    因为这是红军便衣队活动的地方,敌人没有驻扎兵力;但敌人不时会来,所以也很难找到便衣队。

    不过史玉清有办法,她将封天宇和特遣队隐蔽在一个山凹里,自已进了村庄敲开了一家的大门。

    “史委员,怎么是您?”主人见了史玉清孤身一人,吃惊地问道。

    “汤伯,我们要见便衣队卢队长。”史玉清直截了当地说。

    “要见便衣队?好,我带着你去。”主人爽快地答应了。